高效的课程体系保障机制是实施教学管理、提高执行有效性的基础。围绕课程体系运行和课程教学,需要建立“目标、课程、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机制、基于大数据的课程教学过程质量常态监测机制、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以及教学督导、专项评价和数据监测联动机制。
1.“目标、课程、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机制
首先,高校要提出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目标,在学校使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程教学等方面的目标与标准要清晰,并建立明确的质量评价要求。将质量目标、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有机联系起来。通过“质量目标—管理职责—资源管理—过程管理—监控分析和改进”的外循环,建立高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和教学条件—持续改进”的中循环,建立课程体系的质量保证;通过“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课程考核评价—教学改进”的内循环,建立课程的质量保证。
其次,在“目标、课程、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过程中,要体现系统论思想和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建立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之间的矩阵关系,同时,协调和处理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和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确保他们对专业质量的责任心。在确保质量前提下,设置的必修课程应尽可能少,避免内容重复,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要明确每门课程的贡献与责任;明确各门课程之间的配合关系;课程必须覆盖到专业的所有毕业要求。只有建立一体化设计机制,才能保证课程体系质量和课程质量。
2.基于大数据的课程教学过程质量常态监测机制
首先,课程教学大纲应提出明确的学习成果及衡量评价方式。各个环节,用什么方法教学,用什么途径和什么方法进行成效检验,以保证教学目标与学习成效的对应关系。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形成性评价由哪几部分组成? 每种形成性评价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对应评价学生的哪些能力? 这些都是教师在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时应予以考虑的问题。
其次,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建立基于大数据的质量常态监测机制。数据的产生、收集、分析和反馈须由一套机制予以确立。数据来源一是由课程教学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数据,二是由问卷调查、访谈所得到的间接数据。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反映数据收集情况,根据需求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并将结果通过不同渠道反馈给教师、学生和管理者。通过常态监测机制的建立,帮助教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为学生提供预警、学习支持等服务,帮助管理者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
3.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www.daowen.com)
首先,以“学”为中心体现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师生互动,使学生获得学习成果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养。通过课程教学过程质量常态监测的数据分析结果不断改进课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定期开展课程评价,确定课程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其次,以“学”为中心体现在以学生学习成果为中心。通过学生的学习以及对学生学习成果评价,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提升素养的程度。通过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帮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以“学”为中心体现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伦理道德、终身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国际视野,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育人的元素,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课程质量的持续改进也应包含对学生非技术性毕业要求方面。
4.教学督导、专项评价、数据监测联动机制
首先,高校要明确各级管理主体以及相应的责权利,并且要明确相应的绩效要求或是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只有采用适当的工作机制,才能确保质量保证体系能自行发挥作用。这种工作机制应与教学督导、专项评价和数据监测联动机制相协调。教学督导的作用从“督”转向“导”,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专项评价的重心从院校评估转到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估。数据监测的重点也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和结果。因此,督导、评价、监测三者的联动是建立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并且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其次,教学督导、专项评价、数据监测联动机制还应体现全员参与的特点。教学督导工作要覆盖全体教师和所有课程;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估等专项评价工作应在一定周期内覆盖到所有专业和课程;数据监测应覆盖到所有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督导、评价、监测三者之间不能脱节,数据要能相互印证,整体相互关联,从而保证课程体系、课程的正常运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