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课程体系设计: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

高校课程体系设计: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正成为目前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共识。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将创新教育渗透到第二课堂等课外活动中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有一些高校,为了增加创新教育的效果,单独设置创新教育课程,并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也有一些高校设置一系列创新教育活动模块,作为学程,独立于专业课程体系之外。

高校课程体系设计: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

现实中,高校课程体系设计的合理性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课程体系模块设计和课程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体现不充分,这不仅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而且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因此,需要对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依据、结构以及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设计。

1.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

(1)学生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课程体系设计首先需要以一定理念为指导。由于课程体系是由一组课程或教学活动组合在一起的系统,因此,厘清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之间的关系、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变得十分重要。鲁道夫·魏格特纳(Rudolph Weingartner)在《本科教学:目标和方式》(1993)中提出:连续的课程体系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能使学生理解那些把体系中多门独立课程串联起来的主题连接点。“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正成为目前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共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课程设置将为学生毕业后若干年的全面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学习成果不仅成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课程体系设计的重要依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更需要以学习成果为导向进行设计;持续改进的理念一方面体现在课程体系设置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体现在教与学过程的不断改进。

(2)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平衡。首先,专业课程体系要体现专业的特点,将专业的核心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以利于培养学生适应今后专业工作岗位和进一步深造的要求。其次,通识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培养学生毕业要求中的非技术能力。专业教育大多反映了教育的工具性目的,而通识教育更多地反映了教育的本质性目的,两者之间做到平衡非常重要。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平衡应与高校的定位和特色相联系。一般而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更强调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通才教育为主导,通识教育课程占有一定比例。对于应用型大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更为强调专业性,以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以专才教育为主导,通识教育课程占比较小。通识教育通常与专业教育形成互补,如工科学生可以选修一些人文艺术类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3)创新教育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从知识掌握到能力培养,教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能力培养要求具体落实在课程等各教学环节中。专业能力培养既包括技术能力,如专业知识理解、应用、评价、创新能力,也包括非技术能力,如团队合作、沟通、终身学习、批判性思维等能力。由于创新教育与能力培养是密不可分,是通过课程、项目和实践环节等实现的,因此,创新教育也需要融入到各教学环节中。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将创新教育渗透到第二课堂课外活动中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有一些高校,为了增加创新教育的效果,单独设置创新教育课程,并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也有一些高校设置一系列创新教育活动模块,作为学程,独立于专业课程体系之外。不管创新教育形式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本科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4)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因不同学科专业领域而异。工科学生的基础教育需要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需要有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方法论,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随着本研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开发,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更强调专业基础的重要性,而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体系更强调某一专业领域的专业性。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本研一体化课程体系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另外,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也能更方便学生学习理解相关知识。高校本科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强调“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将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不同学校对待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比例会有所不同。就研究型大学而言,基础课程(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比例相对高一些。

(5)专业课程与学科交叉课程的有机融合。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交叉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将得到重视。特别是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的建设,把学科交叉课程列入重要的建设内容。如有的学校要求专业课程体系中必须设置一门学科交叉课程,也有的学校要求在专业课程中体现学科交叉的内容。无论哪一种形式,学科交叉、跨学科课程的设置日益成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新趋势。另外,以任务导向或项目导向的课程体系更是以跨学科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为了完成共同的项目,组成项目团队进行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因此,专业课程与学科交叉课程的有机融合也是课程体系设置过程应该考虑的因素。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今后更能适应全球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更能具有应变能力。当然,交叉课程的设置需要根据培养目标而定,与毕业要求相契合。

2.课程体系的设计依据

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要求反向设计,才能保证课程体系能够支撑毕业要求所要求达到的专业能力,最终满足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须有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予以支持,这些师资和环境条件是课程体系实现的基本保证。

(1)培养目标是建立课程体系的出发点

培养目标是指毕业生在毕业后五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培养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以下三方面:

一是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教育政策。教育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瞄准国家发展战略并且符合教育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大政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课程体系设计中要把育人放在首位,不仅需要设置一定比例的思政课程,而且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融入每门课程的教学中,促进形成“课程思政”。

二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校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课程体系的设计合理与否将关系到学生毕业就业岗位的适应性。虽然,专业人才培养不单纯以就业为目的,但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一定会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需要将科技发展、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融入到课程中,需要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学生在本科毕业时,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的变化,主动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本科阶段是人的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的阶段。这就需要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设置不仅体现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融育人于教学活动中。同时,课程教学不仅需要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通过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设计,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伦理道德,帮助学生具备适应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和潜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

(2)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和对接课程体系

毕业要求是学生在毕业时应具备的职业准备能力,是形成未来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基础。对于不同的学科专业、不同学校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有着不同的表述。毕业要求的制订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毕业要求要支撑培养目标。把专业的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毕业时明确、公开和可衡量的具体的能力要求,并且毕业要求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具体的能力要求包括技术性要求和非技术性要求。比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技术性要求包括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研究、使用现代工具等能力要求,非技术性要求包括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能力要求。毕业要求的设计要围绕培养目标。二是毕业要求能对接课程体系。毕业要求为课程体系的设计提供依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体系的设计需要根据毕业要求具体落实到各门课程或教学活动中,并且在课程教学目标中反映出来。为使课程目标与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更为明确,可以将某一毕业要求细化为若干指标点。

(3)体现专业特色并考虑约束条件

每个学校在制订专业课程体系时,必须体现其专业特色。专业特色应在学校办学过程中得到传承和创新。一方面,由于各个学校的办学定位不同,办学传统和学科优势不同,因而同一专业其课程体系设置不尽相同,同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有差异;另一方面,各学校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配置也有明显区别,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须考虑其影响专业发展的约束条件,既保证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又保证其可行性。实事上,高校开设新专业或是改造传统专业,都应该满足专业设置的基本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改善资源条件,做精做强,努力体现专业特色。只有体现了专业特色,才能保持学校的学科优势。

3.课程体系的结构设计及分类

课程体系结构反映了各类课程(实践环节)的设置内容、比例,以及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一个完整、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是实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基本保证。在课程体系设计阶段,可以借用课程图谱使课程体系可视化,形象地表示各课程体系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内容和顺序。设计课程体系结构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聚焦学习成果,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到课程体系的反向设计,形成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并且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考核评价标准都要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达成。②整合约束条件,包括学制、总学分、学时、理论和实践环节比例、必修与选修比例、专业方向课程群、师资队伍、实验实习等教学条件等。特别是要明确所有必修环节。③制订教学大纲,设计具体课程的各教学活动,包括讨论、作业、测试、考核等的安排,形成性和终结性考核评价。并且考虑生源质量、学习基础,安排好补修环节、免修环节等。

在课程体系结构设计前,需要收集专业层面的基本信息,包括学科知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态度、社会需求发展等。也要收集操作层面的信息,一方面是外部评估要求、学分限制、经费和人员限制,以及现行课程体系的有效性问题、来自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反馈;另一方面收集来自专业培养方案自身的信息,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可利用的时间和资源、学生因素、相关研究等。

根据课程体系中不同课程类型的结构布局,可以将课程体系结构主要分为金字塔型结构、多柱状结构、嵌入式结构等。

(1)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形课程体系的结构底部宽、上部窄,课程类型自底而上依次分为基础课(含通识基础、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图5-1)。这种结构的课程体系稳定,通识基础和公共基础课比例较大,专业基础课的安排也占了较多的学分,专业课比重较小,因此,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如果金字塔形结构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相当,该结构就演变成方形结构。当专业课比重过重时,将变成哑铃形结构或梯形结构。一般而言,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的金字塔形结构较普遍,而应用型大学则专业课比例偏高。

(2)多柱状结构

图5-1 金字塔形课程体系结构

多柱状课程体系的结构呈现多个柱状分布,每根柱子代表不同的学科领域课程,柱子的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由此构成的课程体系大多适用于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各根柱子可以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而每根柱子也需要植根于基础课(含通识基础、公共基础课)。因此,多柱状结构的课程体系强调多学科知识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贡献,强调横向的交叉渗透。这种结构多用于“项目中心”的课程体系设计,也可用于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等新兴专业。在专业方向课程群设计过程中,该结构不失为一种可靠的结构(图5-2)。

图5-2 多柱状课程体系结构

(3)嵌入式结构(www.daowen.com)

嵌入式课程体系的结构是将某些课程模块嵌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中,以实现某种特定的教育功能,如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等。嵌入的母体可以是金字塔型结构,也可以是多柱状结构课程体系。嵌入的课程可以是通识课程或公共基础课,也可以是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嵌入的课程之间相对独立,没有紧密的前后顺序关系。嵌入式结构课程占整个课程体系的比重因需而定。一般而言,嵌入式结构依附于金字塔型结构或多柱状结构而存在。

4.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

课程是教学质量保证的核心,是反映学生学习成效的载体。课程体系中的每门课程有机地组合并承担毕业要求所规定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培养的任务。也就是说,课程体系承担的毕业要求通过课程加以落实。课程、课程体系和有计划的课外活动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越有成效。因此,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非常重要,应在课程教学大纲中加以明确表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对应毕业要求。按照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矩阵图,落实好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应可达成。优质教育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需要周详的计划、娴熟的教学,以及能确保每位学生有机会达到所修课程之目标的总体结构安排。通过课程教学目标,指出课程对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贡献。

(2)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要列出学生通过学习课程预期取得的学习成果,列出课程涵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及对应支撑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事实上,由各课程组成的这些预期学习成果共同构成了毕业要求。

(3)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评价方式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效的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它也是构成该门课程总成绩的组成部分。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多样,如作业、作品、小组讨论、演讲等。终结性评价一般通过考试或考查形式完成。课程教学大纲中要明确各考核评价方式之间的比例,以及对应的课程教学目标或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4)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考核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价值判断依据,通常用能力评估量规表(Rubric)表示。根据不同教学活动,如作业、讨论、演讲、实验等,应制订不同的量规表。评价标准应明确教学目标要求,以及不同等级的评价标准。有了评价标准,在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过程中就可以做到有据可依,方便评价者作出判断。

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特别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密切的联系。美国学者罗伯特·M.戴尔蒙德(R.M.Diamond)研究并总结的有关教学方式的重要研究结论如下:

①讲座在传授低层次的事实性材料方面是有效的,但是讨论更加有助于信息的记忆巩固,知识向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转化,以及态度的转变。

②如果在选择教学方式时能够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学就会更加有效。

③大学教育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努力和他们参与课内外活动的积极程度。

④只有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不断强化他们的高级学习能力,学生才能最充分地发展这些能力。

⑤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变化与来自教师的赞许程度、师生之间的交流、同班同学的高级认知性回应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⑥师生课外交流的经常性程度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巩固性程度、他们的社会能力和智力发展呈正相关关系。

另外,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也密不可分。罗伯特·M.戴尔蒙德总结的有关学习的重要研究结论包括:

①积极的学习比消极被动的学习有效。

②学习可以通过几种感官渠道发生,在学习中起作用的感官渠道越多,学习效果也就越好。

③与竞争性或个体学习方式相比,合作式(合作学习)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自尊。

④改正已有的错误比学习新知识还要因维。认清误区,通过积极的讨论以及与其他同学的交流纠正错误是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

⑤新信息只有和已有知识产生有意义的联通系才能被记住,只有被记住,它才有可能被学会。

⑥新的信息只有以适合个人的方式组织起来才有可能得到巩固、掌握和使用。

⑦学习时间与所有的学习成效之间有直接的相关关系。

⑧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往往比智力更有助于学习的成功。

⑨高期望值带动学习成效的提高。

学习动机是可以改变的;它可能因学习任务、学习环境、教师和学习者的不同而相异。

因此,良好的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效果显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