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课程体系预评价及利益相关者理论

高校课程体系预评价及利益相关者理论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制定组织战略时,需要评估利益相关者战略,调整利益相关者的优先次序,从而制定符合组织要求的利益相关者战略。“协同治理”“共同体”等都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现实中的实际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不仅为高校内部治理和质量保证过程提供了基础理论,而且也是课程体系预评价工作不可或缺的准则。同时,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其理论的指导意义。

高校课程体系预评价及利益相关者理论

随着管理思想的不断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对组织的战略发展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1982年,美国学者R·爱德华·弗里曼(R.Edward.Freeman)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是任何能够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包括雇主、顾客、供应商股东、政府,以及能够帮助或损害组织的其他团体。在制定组织战略时,需要评估利益相关者战略,调整利益相关者的优先次序,从而制定符合组织要求的利益相关者战略。利益相关者方法衍生出具体分析工具和管理程序,比如“利益相关者图谱”,企业战略制定和价值分析,战略计划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系统等。这些具体分析工具和管理程序为企业战略规划提供了方法,为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组织本身的利益,也要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供方法论指导。

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不仅要考虑组织内部的利益相关者,而且也将与组织有关的外部环境中的利益相关者考虑在内,从而构建了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方法除了应用在工业经济学领域之外,在教育管理等其他领域也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的进程中,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协同治理已成为组织的一项基本战略。组织管理层在制定组织战略的过程中,既要发挥组织本身作为利益主体的作用,又要考虑利益相关者在决策中的作用。“协同治理”“共同体”等都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现实中的实际运用。(www.daowen.com)

高校在内部治理和质量保证过程中,需要与外部和内部利益相关者保持沟通和联系,听取来自外部和内部的不同声音,协同合作开展教育教学和评价工作。就高校而言,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社会、用人单位、校友、产学合作和实践基地等。高校人才培养要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社会需要,倾听用人单位和校友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改进教学,完善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高校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包括教师、学生以及管理人员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答疑解惑。高校管理层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为教师发展提供平台和条件。高校要进一步稳定管理人员队伍,提高质量保证的专业化水平。利益相关者理论不仅为高校内部治理和质量保证过程提供了基础理论,而且也是课程体系预评价工作不可或缺的准则。同时,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其理论的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