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课程体系预评价机制研究:CIPP模式的应用与效果

高校课程体系预评价机制研究:CIPP模式的应用与效果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CIPP模式以决策和改进为导向,具有目的性、过程性和反馈性的特点,突出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整合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CIPP 评价模式既可以在方案实施前使用,也可以在方案实施中使用;可以实施一种评价,也可以实施多种评价。CIPP模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和应用。CIPP模式不仅注重目标,而且也注重过程和结果;不仅注重输入,而且也注重输出。

高校课程体系预评价机制研究:CIPP模式的应用与效果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Daniel L.Stufflebeam)等人批判地吸收了泰勒教育评价理论的行为目标模式,以现代系统论为基础,提出了CIPP教育评价模式。CIPP模式从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和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等四个方面,为评价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斯塔弗尔比姆认为,教育评价不应限于教育目标的达到程度,而应该是为教育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价是一种系统工具,为评价人提供有用信息,使得方案更具成效;为做好评价活动,评价设计大纲和实施流程是必要的。通过背景评价,检查教育目标是否与实际需要相协调,重点诊断被评活动和背景材料,了解被评活动的优劣和存在问题;通过输入评价,分析实现目标应当具备的资源和条件以及实现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过程评价,反映实施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和反馈情况,评价实施过程中的执行情况;通过成果评价,对实施教育活动的结果进行目标达成程度的测量和判断,评价其效果。

CIPP模式以决策和改进为导向,具有目的性、过程性和反馈性的特点,突出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整合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CIPP 评价模式既可以在方案实施前使用,也可以在方案实施中使用;可以实施一种评价,也可以实施多种评价。CIPP模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和应用。(www.daowen.com)

CIPP模式不仅注重目标,而且也注重过程和结果;不仅注重输入,而且也注重输出。这种具有较强目的性、过程性和反馈性的评价模式,正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公认的较为全面的评价模式。本书将CIPP模式作为课程体系预评价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涵盖课程体系评价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并可依据CIPP模式的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评价这一完整的评价链开展评价工作;另一方面是CIPP模式强调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已成为课程体系评价、课程评价和学习评价等各类评价中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评价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