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教育评估理论研究迅速开展起来。在课程体系评价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课程体系评价内容研究聚焦具体学科专业领域的课程体系设计
国内学者在课程体系评价内容研究方面,涉及课程体系设计研究、聚焦具体学科专业领域、课程评价以及评价机制研究上,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课程体系设计注重反馈控制。胡弼成(2004)对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理念、基点、动力、要素、实施、特征等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树状模式、板式模式和球体模式。徐斌(2010)对创新型工程人才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引入系统工程理论,提出创新型工程人才本科课程体系的“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和基于该模型二维截面图的形象化课程设计与管理,建立具有三级反馈路径和两个控制节点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优化控制机制。曹小琴(2013)从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视角,依托教育学课程研究的相关理念,遵循“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思路,构建了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及评价的思路和方法。张雨(2018)提出成果导向本科课程建立过程中所要遵循的评价理念、评价目标以及程序,以此对本科课程评价标准体系进行建构。二是课程体系评价研究主要聚焦具体学科专业领域。张汝梁(1999)在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远距离教育的评价理论体系,并通过实践证明,有使用价值的评价方案、指标体系、评价标准、教学模型以及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案。梁兴敏(2013)归纳和分析了管理类学科课程体系,对经筛查过的各个指标赋予权重,构建管理类学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评价体系。朱平(2013)从课程体系的实施目标、实施过程、实施效果三个方面构建高职课程体系评价指标,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模糊评价。孔琳(2015)在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设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评价研究中,提出对课程设置方案进行评价的建议。(www.daowen.com)
2.课程体系评价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等多种评价方法
国内学者在课程体系评价方法研究方面,多采用定量或定性优化方法,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从评价方法看,各有特点:一是涉及课程体系评价的定量优化方法主要有系统方法、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可变模糊集评价模型、云模型、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孙根年(2002)研究了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提出了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结构模式,从“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实现递阶控制及3级优化的思路。朱捷(2009)以软件工程专业作为切入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种指标赋予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与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宋向群等人(2013)采用非结构性决策模糊集分析单元系统理论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应用基于可变模糊集评价模型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肖丽萍等人(2016)建立了一种基于改进AHP和云模型的课程体系评价模型。董再田等人(2018)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煤矿安全培训课程设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与评价;二是涉及课程体系评价的定性研究方法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有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李世讴(2010)认为,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评价首先要明确其价值取向及其基本理念,同时满足时代要求和现实教育教学需求。在比较和借鉴美国、英国、新加坡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等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教育硕士课程体系应突出专业性课程、加强研究方法课程以及开设大量选修课。林萍(2006)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评价的研究,从分析其特点出发,通过专家访谈,从课程体系的总体构想、教学内容的组织、课程体系的结构、课程建设、课程体系的实现度五个方面评判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细化出次级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