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明[34]进入行为艺术领域的探索,最早可以溯源至1988年在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求学期间,他在老师魏光庆实施的《关于“一”的自杀计划模拟体验NO.5, NO.3 & NO.4》中表演被包裹的人,参与表演行为作品,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正式开始独立实施行为艺术,是1989年在湖北美术学院实施的“个人状态”系列,继续沿用当时流行的包裹方式在画室模特台上做出各种动作。他当时对油画的学习在老师方少华的影响下主要汲取马克斯·贝克曼(Max Beckmann)的德国表现主义风格,在毕业创作《484个充实的和一个虚无的》中又受到了王广义在湖北引领的波普艺术风潮的启发。
为马六明带来声名的最早行为艺术作品是1993年他在北京东村实施的《与Gilbert和George的对话》,在这件作品中,马六明将大学期间曾经参与以及独立实施的行为艺术积淀在潜意识中的创作情绪第一次直接、明晰地疏泄出来,用手指将藏在天花板中的红色颜料捅破,像鲜血一样地流淌下来,营造一种视觉情境中的血色刺激。标志马六明个人特色的行为作品是在《与Gilbert和George的对话》取得关注的激励之后继续创作出来的《芬·马六明》系列,在一个来自中国香港的学生的照相纪录中,马六明男扮女装的形象成为他个人独特的标志性符号,最终也成为中国行为艺术领域的重要标识性符号之一。
《芬·马六明》(图6-16)一鸣惊人,马六明以自己的身体为媒介,以性别转换的方式,一下子命中了行为艺术模糊性别角色的靶心,这被视作马六明独立实施行为艺术走向成熟与完善的开始。马六明便以女性妆容与男性躯体相结合的形象来体会各种不同的经历,让“芬·马六明”介入各类不同的场景而成为一个跨度长达十年的系列形象。
图6-16 马六明:《芬·马六明》系列之一,行为艺术,1993年
关于作品标题中的“芬”,最直接的来源是马六明在大学期间的初恋女友的名字,同时衍生出两种隐喻含义:一是代表中国传统中作为女性常用名所带有的“芬芳”“美好”以及“弱小”之意;二是表示一种矛盾对立,“芬”与“分”同音,在女性脸、女性装扮与男性身体的奇异“统一”中生发出性别分离、分开的矛盾。另外,马六明由于曾经受到过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的影响,这种命名方式也是有意模仿德国人的人名结构,德国人常用的名字里有与“芬”或“冯”相接近的发音。
艺术家塑造出“芬·马六明”这一形象,根据批评家吕澎做出的解读,“艺术家显然要告诫人们:作为艺术家的主体与他创造的角色之间、女性的面貌与男性的身体之间、表面的气质与内在的欲望之间,经验直觉与理性判断之间,存在着距离,然而,这个距离是如此诡异,因为只要理性表现出懒惰,我们将很难区分或者看出这样的距离。在这里,最为重要不是让观众朝着‘第三性’的方向理解,相反,正是艺术家作为男性的理性的设计,使得关于‘真实’的概念有了艺术的逻辑。”[35]显然,“芬·马六明”这一经典形象并非性别转换的最终产品,而是一直在两种性别之间游移不定的缥缈角色,拷问着艺术维度的“真实”逻辑。
图6-17 马六明:《芬·马六明在里斯本》,行为艺术,2001
起先,《芬·马六明的午餐系列》(1994)在北京东村开始备受关注。接着,《芬·马六明在东京》系列(1996)是马六明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进行行为艺术表演。然后,《芬·马六明在里斯本》(2001,图6-17)中,马六明开始借用安眠药来降低身体的主观性,在入眠状态中等着观众前来合影。在中国、日本、荷兰、加拿大、美国、德国与瑞士等实施《芬·马六明在XXX》系列行为艺术表演的过程中,“马六明以其异化的身体对认识论中的普遍现象——即表象与本质的背离,抑或假象对真实的遮蔽——进行了艺术的表达,也对人生的荒诞、困惑和不确定性进行了深刻的揭示”。[36]直到2004年,艺术家完成了“芬·马六明”系列的最后一件作品《长城2004》,其将裸体和日常的自己最终叠加在一起。之后,马六明便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在绘画创作之中。但因“芬·马六明”的行为表演太过瞩目,其在架上绘画领域的不懈探索屡遭忽视。[37]
1989年底到1993年期间,朱发东[38]受在海南随处可见的寻人启事招贴的启发:一方面,创作油画《寻人启事》参加了1992年的“广州双年展”;另一方面,在1993年元月以到处张贴寻人启事“大名片”的方式寻找“丢失”的自己(图6-18)。“大名片”上印有艺术家本人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方赫然写着“寻人启事”四个大字。照片中的艺术家一头披肩长发,头戴一顶蓝色解放帽。照片下面是当时艺术家在昆明的家庭地址与联系方式。这次“寻人启事”的行为迅速引起了包括《当代艺术》等在内的诸种艺术媒体的关注,是艺术家朱发东的成名之作。这既是以文化寓言的方式对一个已经降临的消费主义时代所做出的观念艺术回应,也是艺术家们在一个商业社会到来的迷失中关注自我、思考自我、寻找自我在社会中的确切位置的起始标志,是艺术家回避20世纪80年代艺术的集体运动而作出个人化探索并寻找个人艺术新方向的努力。这件作品生发的追问至今仍然逼人思考:每一个体的人何处安在?如果能够找回的是人的有形肉身,那么人的精神或灵魂的缺失又如何找寻?
在《寻人启事》之后,朱发东以行为艺术的方式实施了《此人出售》(图6-19),这一作品是艺术家在即将离开云南而奔赴北京期间酝酿而成。其将“此人出售”写在一块布上,缝在自己的深蓝色中山装后背。这种方式与《寻人启事》中艺术家本人隐藏在作品后面截然不同,而是勇敢地走到前台向所有人表明自己的位置和状态,同时艺术家也通过这一特殊的着装提示观者,一个特定的民族和区域正在经历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时代以商业化为特征,以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纳入全球化为实质,“出售”是这一时代变局带来的必然结果。自1995年5月下旬开始,朱发东在北京从广场到街头巷尾中穿行,在实施这一行为艺术的过程中,吸引了各种各样的观众跟在后面,与各色人等交谈出售的原因或雇佣的价格,在迈向艺术成为生存的这一努力中,艺术家本人产生一种英雄主义式的自豪感。在看似真实但难掩戏谑与仿拟性质的“出售”过程中激发出关于身份与自我的思考,“迷失”的不仅是艺术家主体,也是整个充满偶在迷思与不确定性未来的社会发展进程。尽管上述两件作品在从构思到实施的过程中,艺术家本人并未明确针对特别是关于“身份”问题而进行创作设计,但是艺术家以自己单薄的肉身作为唯一的行为艺术活动媒介,亲身直接参与并渗透到无边的公众之中,将自我反省和批判在当代文化与社会语境中推至极境。
图6-18 朱发东:《寻人启事》,行为艺术,1993年
在反思《寻人启事》与《此人出售》这两项赢得声名的作品依然存在的诸种不足之后,艺术家认为应该在观念艺术中探索更具备操作性的实施方式,作为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可以将艺术创作的目的与作品的实际效果协调起来,艺术家开始几乎计划实施包括出卖劳动与收取报酬作为组成部分的“打工”艺术。从1997年3月14日开始,艺术家正式实施历时100天的行为艺术活动——“生活方式”,以100元一小时为起点,主要以处理家政的钟点工的方式受雇于政府机关、公司等各类单位以及包括朋友、陌生人在内的家庭或个人。这种与每位雇主建立起来的交换关系道出了商业化时代生活方式的实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界定。朱发东实施的这一与日常行为难以区分的行为艺术活动,迫使人们对当代生活的核心问题以及自我与他人关系的问题作更为深刻的思考。[39]
图6-19 朱发东:《此人出售》,行为艺术,1995年
本章注释与参考文献:
[1]参阅邱志杰《吴山专的话题和结构》,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535012/。
[2]黄永砯(1954—2019),生于福建。当代艺术家,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为厦门“达达”群体的领军人物,后旅居法国巴黎。
[3]《艺术家黄永砯:美术馆是坟墓展品都是僵尸》,http://art.china.cn/voice/2012-02/24/content_4833091_2.htm。
[4]徐冰(1955—),祖籍浙江温岭,生于重庆,当代艺术家。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5]唐子韬:《徐冰:艺术背后的现实语言》,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110723/011710195120.shtml。
[6]参阅本书第三章第三节。
[7]高氏兄弟:哥哥高兟(1956—),弟弟高强(1962—),生于山东济南。当代艺术家组合,1985年起合作从事绘画、装置、行为等艺术活动。
[8]参阅张羿《行走在渎神边缘的当代基督教艺术》,http://bbs.caame.com/thread-9705-1-1.html。
[9]吕胜中(1952—),生于山东平度。当代艺术家,197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1987年中央美术学院年画专业研究生毕业,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10]参阅吕胜中《1990 ——招魂堂》,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b5af 7010008gg.html。
[11]王功新(1960 —),生于北京。当代艺术家,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影像艺术(新媒体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www.daowen.com)
[12]《王功新:从布鲁克林的天空说起》,https://news.artron.net/20161025/n878138.html。
[13]熊晓翊:《王功新:从“布鲁克林的天空”到二十年后的现实主义回望》,https://m-news.artron.net/20150319/n722760.html。
[14]林天苗(1961—),生于山西太原。当代艺术家、布艺设计师。1984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1989年毕业于纽约艺术家联盟学院。
[15]参阅《林天苗的“缠绕剪开”》,https://m-news.artron.net/20120917/n266036.html。
[16]参阅《林天苗:缠绕的力量》,https://news.artron.net/20160831/n862989.html。
[17]蔡国强(1957—),生于福建泉州。当代艺术家,1985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其艺术表现横跨绘画、装置、录像及表演艺术等。
[18]河清:《艺术的阴谋——透视一种“当代艺术国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页。
[19]参阅朱其《我们对奖都太敏感了!——蔡国强和〈威尼斯收租院〉的版权纠纷》,http://www.artlinkart.com/cn/article/overview/44caAxrl/about_by2/C/f64auxm。
[20]参阅戴丹《艺术批评的另一种理论取向:情境分析——以蔡国强〈草船借箭〉为例》,https://www.sohu.com/a/167643936_670032。
[21]陈丹青:《我看蔡国强的草船与借箭》,http://collection.sina.com.cn/plfx/20150324/1355183156.shtml。
[22]本节参阅鲁虹、孙振华的专著《异化的肉身:中国行为艺术》(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与吕澎《中国当代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以及王端廷《替罪的肉身——中国行为艺术的意义》 、徐婉娟《行为艺术30年:中国的行为艺术有无新的可能性?》、管郁达《是什么“行为”使“艺术”变得如此丑陋?》等文章。
[23]谢德庆(1950 —),生于台湾南州,美籍华裔艺术家,工作并居住于纽约。
[24]转引自《谢德庆〈一年行为表演1978-79(笼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523/15/2285590_118815074.shtml。
[25]转引自熊晓翔《谢德庆与何云昌:两种不一样的极致》,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98743230218452。
[26]张洹(1965—),生于河南安阳,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当代行为艺术家。
[27]朱昱(1970 —),生于四川成都,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当代观念艺术家。
[28]参阅巫鸿《朱昱的“植皮”及其文本》,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de72c80100qd3t.html。
[29]杨志超(1963—),生于甘肃,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职业艺术家。
[30]张静晖《让身体成为思想的中心——行为艺术家杨志超专访》,https://news.artron.net/20070831/n33697_1.html。
[31]参阅《张洹:艺术家做的都是垃圾 放弃“行为”不想重复》,http://finance.sina.com.cn/manage/crz/2019-11-26/doc-iihnzhfz1828382.shtml。
[32]参阅艺术家展览资讯专稿:《朱昱个展“隔离”汇集十年来的四十余幅绘画作品》,http://www.dashi.cc/news_content.aspx?id=933。
[33]参阅《大同大张:一个艺术的殉道者》,https://www.sohu.com/a/291866285_731131。
[34]马六明(1969 —),生于湖北黄石 ,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当代行为艺术家。
[35]吕澎:《芬·马六明的诞生》,http://art.china.cn/voice/2010-12/09/content_3889310.htm。
[36]王端廷:《替罪的肉身——中国行为艺术的意义》,https://news.artron.net/20170801/n948426.html。
[37]参阅雅昌专稿:《马六明:身体露往霜来,灵魂用不安分》,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70326574999342&wfr=spider&for=pc。
[38]朱发东(1960—),生于云南昆明,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当代行为艺术家。
[39]参阅冷林:《朱发东访谈:从“寻人启事”到“身份证”》,http://news.zhuokearts.com/html/20140522/205034.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