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1976-2006年间的当代中国美术风潮:伤痕美术评析

1976-2006年间的当代中国美术风潮:伤痕美术评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整个伤痕美术风潮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展开简要的评析。伤痕美术风潮从还原历史的真实场景开始,向现实主义的求真精神回归,塑造了一系列感人的艺术形象。与之前的宣传化的美术作品相比,伤痕美术风潮中作品在构图、色调、造型、笔触方面都具有鲜活性,能以图像语言说话。

学者王洪义在《〈伤痕〉〈枫〉〈张志新〉的艺术手法及有关问题》一文中,从“冲破文艺禁区、还原真实性、成功塑造人物形象、视觉效果好”四个方面对伤痕美术风潮中代表作品所具有的特色予以概括和总结[81]。整个伤痕美术风潮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展开简要的评析。

冲破文艺禁区。伤痕美术风潮首先突破了题材上的文艺禁区:连环画《枫》中涉及林、江的形象没有按照“倒台人物必须漫画化、讽刺化”的惯常做法;《农机专家之死》塑造了知识分子在干校中的苦难遭遇;张志新这一“新英雄形象”对革命英雄谱系的拓展等。其次是突破了表现手法上的禁区:闫振铎的《潮》在表现“四五运动”这一题材所采用的象征主义方法;邵飞在《变形》中表现红卫兵武斗这一题材所采取的现代主义手法;张红年在《发人深思》《在命运的列车上》中所采用的意识流蒙太奇手法;唐大禧在《猛士——献给为真理而斗争的人》中对新英雄形象的塑造中所采用的裸体语言等。虽然总体上是采用写实手法,但在表现手法上对教条现实主义禁区的突破中,以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段进一步丰富了现实主义创作的面貌。最后,伤痕美术风潮突破了文艺观念上的禁区,主要表现为对文艺必须遵循“三突出”“红光亮”与“高大全”等艺术教条的突破,可以表现包括英雄人物的悲剧与普通人物的悲情。

还原真实性。连环画《枫》中描绘的政治标语和大字报以及林、江形象,以既不粉饰也不讽刺的方式还原了发生在特殊年代的真实历史场景。《为什么?》《1968年X月X日·雪》等还原了武斗间歇或结束的真实场景,并展开对这些已成为“历史事件”的质疑与反思。《送别》《万众心相随》等还原了人民群众自发送别总理灵车的悼念场景,《雨》《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寒凝大地发春华》等还原了举国悼念总理的感人场景。《那时我们真年轻》还原了知青生活的真实场景。真实性是现实主义艺术的精神基座,任何粉饰现实或歪曲真实的行为都与现实主义精神扞格不通。伤痕美术风潮从还原历史的真实场景开始,向现实主义的求真精神回归,塑造了一系列感人的艺术形象。

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形象的塑造感人至深。连环画《枫》中对女主角卢丹枫的刻画最为成功,因其斜倚树身的少女背影,展现了当时美术作品中罕见的温情而让人印象深刻。卢丹枫静静躺在一层战火摧落的枫叶上,让无数观者为之落泪。《变形》中的年轻女红卫兵,站在满是裂痕的一面镜子之前审视自己与身后影影绰绰的队伍,这一反省着时代并自我反省着的人物形象促人深思。《1968年×月×日·雪》中头发被剪、衣服破碎、赤脚立在雪地的女学生,虽然其秉持的坚定“信念”实乃荒唐,但其作为这幅作品成功塑造的主体人物形象让人心碎。画面右上角围观武斗的人群中,有一位停帚而立的老年女性知识分子,对卷入武斗行为的年轻学子们充满了困惑、无奈与担忧之情,其作为武斗这一事件的潜在质疑者与评判者的形象跃然画中。《送别》中扎着红围巾、推着自行车的青年妇女,《雨》中胸前戴着白花的中年妇女,《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幅作品中的小女孩背影等,画面中年岁不同的女性构成了举国哀悼周恩来的一个缩影,塑造的悲情女性形象催人泪下。《保卫》《千秋功罪》《真理的道路》《忠魂曲》中塑造的无名女青年形象,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保卫悼念总理的花圈,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这一系列捍卫真理的女性英雄形象深入人心。连环画《张志新》与《大地的女儿——张志新烈士》等作品中塑造的张志新烈士这一新英雄形象,体现了悲剧、崇高与壮美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震撼心灵之力。《在命运的列车上》中刻画的趴在桌上打瞌睡的无名女知青,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恍惚感,一种朦胧的爱情意味使人留恋。《春》中站在屋檐下倚墙而立的女知青形象惹人爱怜。《青春》中处于冷漠与严峻氛围中的无名女知青,她带有烙印的着装颠覆了柔和的青春,其广义的象征意味让人浮想联翩。总之,伤痕美术风潮中对人物形象特别是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用女性所具有的柔和、温情、悲情、悲剧甚至包含英雄主义的新美学形式,消解并代替了之前旧英雄主义中惯有的男权话语与强力美学模式。

视觉效果好。与之前的宣传化的美术作品相比,伤痕美术风潮中作品在构图、色调、造型、笔触方面都具有鲜活性,能以图像语言说话。《送别》中采用宽银幕画面的构图方式,以相对平民化的视角,突出自发参加送别总理灵车的人群的“赶”“挤”“恸”,克服了这类题材惯有的整齐划一的宣传画程式。《雨》中只是截取了驶过长安街的一辆公共汽车的近景,通过对车中乘客的表情的刻画呈现了悼念总理的时代悲恸之情,构图、立意与表现手法不落俗套。《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中借助玻璃橱窗的映照与分割,通过三个层次空间的表现,潜在而又贴切地表达了“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主题,在构图的空间构思上更具探索精神。《忠魂曲》采用仰视构图与超现实主义方法,汲取西方艺术“耶稣受难—下十字架”的图式传统,彰显出受难者的神圣精神以及画家对他们的崇敬与哀悼之情,在视觉效果上颇显新意。《潮》采取象征主义手法,将受难者的女性形象与海边的岩石统一起来,其牺牲激起的“血海的怒涛”震撼人心。“悼念周恩来热潮”中产生的上述伤痕美术作品在构图、色调、造型与笔触诸方面对美术作品的宣传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突破。连环画《张志新》中将历史照片和画像相结合,这种类似波普艺术中的拼贴手法,视觉效果更为新颖。《发人深思》中采取的“意识流”性质的画法所形成的绘画蒙太奇的特殊效果,是国内首次打破油画传统的时空同一律的作品。《大地的女儿——纪念张志新烈士》中运用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呈现了张志新烈士的单纯与正直的人格。这一系列歌颂张志新烈士的作品通过新颖而感人至深的视觉形象,营造了崇高、悲壮、力度与优美相融的视觉效果。连环画《枫》采用的新颖现实主义形式,《为什么?》弥漫在铅灰色调中的一次武斗间歇场景,《1968年X月X日·雪》对巡回画派画家苏里科夫《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的成功借鉴等,这种批判现实主义的质疑与反思是通过强烈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凸显而出。《春》通过几个小细节的简单组合营造了一个充满着对青春往事的感叹与回忆的心理空间,立于雨中屋檐下的无名女知青笼罩在一篇青灰色调之中。《再见吧,小路!》在一大片暖色与冷色的强烈对比中,呈现了无名女知青告别插队生活的苦涩与眷念。《那时我们正年轻》既有伦勃朗式的光影摇曳,又有意识流般的时空穿越,运用昏黄灰暗的色调表现狭促逼仄的生存空间,呈现了知青们在劳动农场的晚间生活。《在命运的列车上》运用娴熟的意识流手法,将无名男知青与女知青的短暂相逢又即刻分离场景营造得朦胧恍惚。真实呈现知青实际生活处境的这一类伤痕美术作品在构图、色调与造型等方面均为现实主义美术视觉图像谱系增添了更为丰富多样的例证。

伤痕文学风潮因为感伤的、悲怨性的情感基调以及揭露性、控诉性的取材趋向而在当时遭遇部分评论者的激烈批评;因其有太多的自恋倾向,并采用了浓厚的戏剧化、主题化的艺术手法而受到后世评论者的普遍诟病;因其发泄过多的情绪与重新寻找“救世主”的倒退倾向、因未深入文化性层面和人的正常性层面以及放在世界文学名作的参照中而显得肤浅等,受到后世研究者的普遍奚落。伤痕美术风潮自然也逃避不了与之联系紧密的文学风潮所具有的历史局限性,但作为“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在文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冲破文学禁区、还原真实性、成功塑造人物形象与视觉效果好”四个方面取得的实绩,丰富和拓展了现实主义美术的多元面相,为中国当代美术风潮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历史发展的创作基础。

本章注释与参考文献

[1]刘心武(1942—),当代作家,红学家,代表作品有《班主任》《钟鼓楼》《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等。

[2]卢新华(1953—),当代作家、画家,伤痕文学风潮代表人物之一。

[3]“新时期”这一术语最初由文学批评理论界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一般将1976—1986年,称之为“新时期文学十年”,这一术语在后来的实际使用中有泛化倾向。

[4]1979年1月陈恭敏在《戏剧艺术》上发表《工具论还是反映论——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同年4月《上海文学》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工具”说》,两文都有力驳斥了文艺纯粹为功用政治附庸的说法,对“伤痕文学”的暴露性描写给予了肯定。

[5]1979年4月,广东文艺界开展了关于文艺“向前看”还是“向后看”的大讨论,讨论中有人把伤痕文学看作是“向后看”的文艺。《河北文艺》1979年第6期发表了李剑的文章《“歌德”与“缺德”》,指斥伤痕文学是应该被辱骂的“缺德”文艺,是“修正主义”作品。

[6]谢晋(1923—2008),当代著名导演,我国第三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执导作品《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等。

[7]虽然伤痕文学与伤痕电影热潮早已沉寂,但余韵未绝,2014年,张艺谋执导的《归来》又掀起被称之为“后伤痕电影”的短暂热潮。

[8]转引自花蜜《“伤痕”电影三十年》,齐鲁网——齐鲁周刊,2013-04-01。

[9]刘宇廉 (1948—1997),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鄞县,与陈宜明、李斌合作的连环画《伤痕》《枫》等,成为“伤痕美术”的发端与代表作。

[10]陈宜明(1950—),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11]李斌(1949—),生于上海,1978年成为职业画家,1987年赴美,2000年定居上海。

[12]连环画中的衣纹线条表现历经三个阶段:刘继卣、钱笑呆、王叔晖等大师极擅衣袂飘飘、长袍大袖、丝带飘曳的古典题材;自20世纪60年代《山乡巨变》一炮而红以来,白描风格的农村题材大量涌现,但都不适合用来表现现代城市题材;20世纪70年代,以顾炳鑫为主创作的《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产生重大影响,城市题材在连环画中受到关注,城市题材连环画找到了适合自身表现的工整、写实的线描风格。江苏人民出版社版《伤痕》可视为城市题材探索期具有典型代表风格的作品。参阅《江苏版连环画〈伤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cfe1001018jvh.html。

[13]郑义(1947—),当代作家,后旅居美国,代表作品有《枫》《老井》等。

[14]何溶(1921—1989),满族,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42年就读上海圣约翰大学,1947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1953年秋参与了创办美术界权威刊物《美术》杂志,曾任《美术》第一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是“新时期”美术风潮的重要推动者。

[15]反对者的主要意见:连环画《枫》第1、14两幅,江青、林彪像描绘得那么庄重。林彪像是彩色的,江青像是照片似的,感到是正面形象,使人看了感情上不能接受。百花齐放,放的是“百花”,即便要描写武斗时的故事,进行艺术创作,也决不能把千人恨、万人骂的林彪、“四人帮”的正面像搬上来!这样将会是宣扬什么呢?见郭宝河(整理):《我们对连环画〈枫〉的意见》,载《美术》1979年第8期,第33页。

[16]针对反对者对连环画《枫》将林彪、江青进行“正面”描绘的斥责,何溶指出:《枫》没有把林彪、江青这些政治上极为丑恶的人物进行变形丑化,而是让人们看他们似乎在生活中的那种自然形态。栗宪庭写道:作者没有把在当时具体历史场合中的林彪、“四人帮”当作概念符号去作表面的丑化,而是力图尊重历史的真实。参阅吕澎:《1979年以来的中国艺术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第27页。

[17]王洪义:《〈伤痕〉〈枫〉〈张志新〉的艺术手法及有关问题》,《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10月第19卷第4期,第35页。

[18]谌容(1936—),生于湖北汉口,当代作家。

[19]参阅谌容《奔向未来》,https://baike.baidu.com/item。

[20]尤劲东(1949—),生于江苏无锡,连环画家,版画家,曾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21]参阅《尤劲东:连环画〈人到中年〉的创作故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2383367223247272&wfr=spider&for=pc。

[22]参阅刘永胜《袒露中的人性回归:1970年代末的“伤痕”连环画》,《创意设计源》 ,2013 年第1期,第59页。

[23]何溶:《美术创作的伟大转折》,原载《美术》1979年第9期,转引自贾方舟主编《批评的时代——20世纪末中国美术家批评文萃》第一卷,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29~30页。

[24]张志新作为“革命烈士”的英雄形象在1949—1978年的革命英雄谱系中未曾出现过,故曰“新英雄”。

[25]黄永玉(1924—),生于湖南常德,当代画家。黄永玉在回忆版画《敬爱的周总理》的创作过程中说道:“丙辰年七月‘四人帮’猖狂,白色恐怖遍及全国,革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余刻敬爱的周总理像,如做地下工作,凡有客敲门,随即将木版及工具藏诸桌下,以防‘四人帮’爪牙嗅觉迫害。今‘四人帮’溃降,雄鸡唱白。总理笑慰九天。”在题识中亦言:“敬爱的周总理。赠给健吾、芳美弟纪念。这幅木刻作于‘四人帮’猖狂时,逢人敲门则藏于桌底。中国人民热爱总理,付出生命与血和泪的代价,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余有日本之行,得见健吾、芳美弟于东京。余等曾一齐生活二十余年,共享悲欢。特书数行志意。黄永玉一九七八年于东京于新大谷饭店。”

[26]宗福先(1947—),生于江苏常熟,当代剧作家。

[27]参阅《何多苓解析川美现象:没有压制没有论资排辈》,http://news.cang.com/infos/201204/196411.html。

[28]许芥昱(1922—1982),生于四川成都,旅美华裔学者,毕生从事教育,致力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其《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被认为是最早提出“伤痕文学”(Hurts Generations)的文献。

[29]何溶:《读四川青年美展及其他——再论美术创作的伟大转折》,原载《美术》1980年第12期,转引自贾方舟主编:《批评的时代——20世纪末中国美术家批评文萃》第一卷,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30]江丰对四川美术学院学生画家偏爱并大力提携,也可以视作“伤痕美术风潮”的有力推动者之一。

[31]高名潞(1949—),生于天津,美术理论家,艺术策展人,八五美术风潮重要推动人。

[32]邹跃进(1958—2011),生于湖南隆回,美术史论家,生前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33]参阅吕澎《中国当代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第165~172页。而在吕澎、易丹合著的《中国现代艺术史》一著中,则将反映“四五运动”与纪念张志新的相关作品均视为伤痕美术,并将前者视作最早体现“伤痕”倾向的作品。参阅吕澎、易丹:《中国现代美术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22页。吕澎(1956—),生于重庆,中国当代著名策展人,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奠基者,现为那特艺术学院院长。

[34]张红年(1947—),生于江苏南京,“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大型历史题材油画著称于世,现定居美国。

[35]林岗(1925—),生于山东宁津,曾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36]葛鹏仁 (1941-),生于吉林东辽,1985年参与创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四画室,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37]高潮(1929—),生于河北景县,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38]夏培跃,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曾任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www.daowen.com)

[39]简崇民(1947—),生于广东顺德,四川成都画院画师。

[40]参阅范达明:《新时期绘画在空间构图上的探索》,http://news.artxun.com/hui-480-2398256.shtml。

[41]李天祥(1928—),生于河北景县,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42]赵友萍(1932—),生于黑龙江依兰,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副院长。

[43]艾轩(1947—),艾青之子,生于浙江金华,国家一级美术师。

[44]张谊(1957—),生于北京,“八一湖画派”成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

[45]参阅张文新《张谊和他的艺术》,http://www.sohu.com/a/232881609_332758。

[46]参阅尚辉《反思与启蒙——1980年的〈美术〉》,转引自关山月美术馆编:《开放与传播——改革开放30年中国美术批评论坛文集》,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6页。

[47]沈尧伊(1943—),生于浙江镇海,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市美协副主席。

[48]蔡景楷(1946—),别名蔡可飞,生于浙江温州,曾任海军政治部创作室负责人。

[49]尹国良(1931—),生于山西朔州,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曾任广东油画会会长。

[50]张彤云(1928—),生于云南昆明,尹国良夫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51]罗中立(1948—),生于重庆璧山,当代油画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曾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当代艺术研究院院长。其油画作品《父亲》曾引起全国性反响。

[52]参阅张彤云《三次画总理》,http://tongyunzhang.blog.sohu.com/100979422.html。

[53]参阅袁玥《终有一天见天日》,载《雨花》2006年第2期,第30~33页。

[54]同上。

[55]闻立鹏(1931—),生于湖北浠水,闻一多之子,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主任、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等。

[56]参阅陶咏白、张红年:《画布上的导演梦——张红年访谈》,http://zhanghong nian.zxart.cn/Detail/2056。

[57]郭常信(1941—),生于辽宁盖县,版画家,曾为辽宁画院创作员。

[58]参阅吕澎、易丹:《中国现代艺术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24页。

[59]唐大禧(1936—),生于广东汕头,雕塑家,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60]参阅《曾被批“下流”“伤风化”的雕塑〈猛士〉,如何在骂声中挣脱桎梏?》,https://www.sohu.com/a/201510868_364333。

[61]邵增虎(1937—),生于安徽绩溪,曾为广州军区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油画学会主席。

[62]参阅邵增虎《历史的责任——创作〈农机专家之死〉的感想》,《美术》1980年第6期,第11~12页。

[63]参阅陈宜明、李斌:《我们为什么要画“舍得一身剐……”》,《美术》1981年第3期,第4~5页。

[64]参阅搜狗百科“武斗”条目,武斗的历史悲剧决不能重演,http://baike.sogou.com/v7792853.htm?fromTitle。

[65]高小华(1955—),生于江苏南京,画家,曾是“伤痕美术” 及“四川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66]程丛林(1954—),生于四川成都,画家,曾是“伤痕美术”及“四川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67]《枫》曾在1980年被改编成电影,由峨眉电影制片厂摄制,张一执导,王尔利、涂中如等主演,这是中国唯一一部以“文化大革命”武斗题材为内容的影片,曾获得几个月的公映机会。

[68]参阅《反思“文化大革命”油画〈1968年〉〈为什么〉鉴赏》,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bb8ce70102wvj8.html。

[69]Julia F. Andrews, Painters and Politic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49~1979, [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5,398.

[70]邵飞(1954—),生于北京,诗人北岛前妻,擅长彩墨画、油画。

[71]张绍城(1944—),生于广西合浦,曾任广州画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72]周树桥(1938—),生于广东开平,曾任广州画院副院长。

[73]王亥(1955—),生于四川成都,职业画家,后移居香港。

[74]王川(1953—),生于河北石家庄,后旅居美国。

[75]参阅曾希圣:《青春叙事三部曲——中国知青油画的历史流变》,http://www.sohu.com/a/227086241_100123653。

[76]有观众来信说:“在你的画前,我流下了热泪,我的泪决不是因为我受过苦,被迷人的英雄主义欺骗过,而是因为我们那时正年轻。”这一代人的青春,因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结在一起而显得沉重,而历史的前进,也是以这一代人的青春为代价的。《那时我们正年轻》《在命运的列车上》也成为这个时代标记性的图象。参阅陶咏白:《归去来兮——张红年的艺术人生》,https://news.artron.net/20130705/n472947_3.html。

[77]参阅《张红年的艺术人生——意识流的开创者》,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4011353468769906&wfr=spider&for=pc。

[78]陈宜明:《谈油画〈我们这一代人〉》,http://blog.sina.com.cn/s/blog_9715f1f 90102vffi.html。

[79]参阅《名作赏析——何多苓油画〈青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 97617453753552836&wfr=spider&for=pc。

[80]何多苓:《人的自然与自然的人》,https://www.douban.com/note/199944513/。

[81]同注释[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