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思修与法律基础专讲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思修与法律基础专讲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把个人看作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主张把人放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去把握,并由此确定了人际相处的基本规范。他认为人的身心都是意志的产物,意志构成了人的本质。他拒斥理性,认为人的理性从起源和实质来说都是服从意志的。在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对人的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为科学认识人、揭示人的本质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料。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思修与法律基础专讲

思考人生,领悟人生真谛,首先需要对“人是什么”和“人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有科学的认识。东西方文明对人的关注历史悠久,但人类对自身的目光投注总是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角度、观点和看法。

1.中国古代对人的认识

围绕“人性”善恶问题,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有不同的论述。

孔子把个人看作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主张把人放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去把握,并由此确定了人际相处的基本规范。孔子对人性的思考,突出了人的衣食住行等需求基本满足之后对人的心灵的陶冶和道德修养的提高。他没有明言人性是善还是恶,而是认为人性应该朝着“仁”的方向去塑造。与其说孔子的人性论是“性善论”,不如说孔子的观点是具有引人向善意义的人性观。

告子解释了何为“性”,他说“生之为性”“食色,性也”,食与色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无所谓善恶,“或曰: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他还用水做比喻说:“性,犹湍水(急流的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2]

孟子持有人性善的观点,他认为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高尚追求和行为准则,即“仁、义、礼、智”,人所表现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等善端,“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3]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4]虽然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他与孟子相同的是看到了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不同,“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5]虽然人“生而好利”,但仍可通过圣人“化性起伪”来进行改造,使人生因道德而有别于动物,从而更有意义。

先秦之后的历代学者围绕人性问题也有一些新的表述。汉代扬雄坚的“人性善恶混说”与王充的“人性三等说”都比较强调人后天的修习与教化。汉代的董仲舒唐朝韩愈提出“性三品”说,南宋朱熹区分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清代王夫之等提出了人的身心“日非其故”,所以人性也是日日新生的。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观察和思考关于人与动物的区别、人性形成的根源等问题,说明了人性的不同表现,也提出人性是发展的等观点,但是由于没有很好地厘清人性究竟所指,因而没有说清楚人性本身的问题。但是,这些观察与思考还是给今天的我们很多启发。

2.西方社会对人的探讨

古希腊阿波罗神庙中的“认识你自己”到《俄狄浦斯王》中记载的“斯芬克斯之谜”,都表达了西方人探寻人类自身的愿望。西方文明曾十分重视对自然的探索,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时期逐渐开始转向加强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和探讨,也形成各色对人的表述。

普罗泰戈拉认为,人生来就有两种本性,一种是野兽的性格,一种是天使的性格。前者使人追求物质享受、贪婪、残忍;后者使人追求精神满足,是真、善、美的象征。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与智慧初无差别,而邪恶系由无知而来”,由此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理性,在理性的指引下,人可以区别好坏、善恶,追求善。人性就是求知和求善相结合的德性。

柏拉图在《对话录》中提出个人的灵魂有三个部分,即理智、激情和欲望。理性即为人性,它是灵魂中不朽不变的,而激情与欲望则可朽可坏。(www.daowen.com)

亚里士多德从社会动物、政治动物的角度,阐述人的本质,他对人的结论是:“人天生是个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的这个“政治人”假设,用古希腊城邦的实例说明人是群居的生物,人有能力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

文艺复兴后的西方世界打破了宗教的枷锁,对人更多地给予肯定与褒扬,各种观点纷纷呈现。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看到了人的利己和自为表现,但他还是强调人是教育的产物,认为改变人性就必须改变教育。这样,在他眼中,教育就成为决定人性善恶的重要依据。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发现了人和自然的本质和价值,他把人视为绝对精神的客观外化,其本质是劳动。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开创的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开始排斥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等对人的理性的强调,而更愿意把人理解为感性的、与他人处于感情关系中的肉体存在物。这也引发了现代西方哲学具有日渐浓厚的非理性主义色彩。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强调“生活意志”是世界的基础、万物的动力,又特别肯定“生殖意志”是“生活意志”必然伴有的,因为生殖是生命存在的必需。他认为人的身心都是意志的产物,意志构成了人的本质。他拒斥理性,认为人的理性从起源和实质来说都是服从意志的。尼采提出“权力意志论”和超人哲学,“权力意志论”是一种本能的、自发的、非理性的力量,它决定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尼采比较了权力意志和理性的不同特性,他认为理性是冷静、精确、逻辑、节欲、生硬的,可权力意志却是激情、欲望、狂放、活跃、争斗的,是来自生命本来的能量。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创造——毁灭的无限循环过程,人类历史总是要走向堕落、退化并最终毁灭,为了摆脱人类堕落和毁灭的命运,不得不依靠超人来拯救。而超人是权力意志和智慧能力都达到了顶峰的人,超人才是人类应当追求的目标。

科学主义思潮对当代的西方学者和思想家影响较大,以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预测并控制人的行为。斯金纳更认为个人朝什么方向发展及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完全取决于环境对他的强化状况,就此而言,人与动物区别不大。

在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对人的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为科学认识人、揭示人的本质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料。

3.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思想家们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创造性地提出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马克思与恩格斯把人放到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进行考察,科学地概括了人的本质。

人类来源于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也要进行新陈代谢、生殖繁衍,经历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6],这段话表明马克思承认人是自然的存在物,即人是拥有身体、拥有各种自然力的人的自然,同时又受到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外部自然的限制,是在与自然的联系中“受苦的存在”。[7]但是,人又不同于动物,动物仅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人除此之外还要受到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的限制。人不是一种只受本能支配的物质力量,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物质力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人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因为它们是有意识的,正如马克思解释的:“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8]人类在脱离动物状态而转变为人的过程中,劳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人是在劳动中把自己与众多的自然物区别开来,使自己成为社会的人。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扬弃了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看待人的视角和结论,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马克思认为,任何人都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10]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尤其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因此,我们对人、对人的本质的探寻必须面对现实的、活生生的人,要把人作为在历史中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人来考察,必须把人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来把握。确如马克思所说:“人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这一论断,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说明了人的本质,为我们认识人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塑造的,是多方面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物质的、思想的社会关系中,会深刻地打上社会关系的烙印。脱离人类的社会关系,人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人。我们每一个人从来到人世的那天起,就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环境发生各种联系,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但人并不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人们正是在这种客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成为真正现实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人。所以,无论是人类的共同本质还是个人的特殊本质都可以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得到说明。认识人的本质,只能立足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中审视从事社会实践的人,而不能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更不能依靠神的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