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红色子洲:边区群众报社的事迹

红色子洲:边区群众报社的事迹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8年1月10日,《边区群众报》在绥德县义合霍家坪改名为《群众日报》,报头均由毛泽东主席题写。1947年5月31日,转战陕北的边区群众报社在离开延安72天之后,从安塞县出发,向预定的子洲县马蹄沟区行进。经过两天两夜的急行军,于6月2日来到了子洲县马蹄沟,驻扎在马蹄沟区三皇峁乡的柴家圪崂村。这时的《边区群众报》已经拥有了石印机、铅印机和六副排字架。

红色子洲:边区群众报社的事迹

《边区群众报》是中国共产党1940年3月25日在延安创办的以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为阅读对象的大众化报纸,当时是陕甘宁边区党委机关报,始为四开两版。1941年5月13日改为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1942年2月后改为四开四版,为油印或石印,后改为铅印。1948年1月10日,《边区群众报》在绥德县义合霍家坪改名为《群众日报》,报头均由毛泽东主席题写。1948年5月底,《群众日报》迁回延安,1949年5月27日迁至西安,1953年1月成为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报,1954年10月16日更名为《陕西日报》。

1947年5月31日,转战陕北的边区群众报社在离开延安72天之后,从安塞县出发,向预定的子洲县马蹄沟区行进。经过两天两夜的急行军,于6月2日来到了子洲县马蹄沟,驻扎在马蹄沟区三皇峁乡的柴家圪崂村。

柴家圪崂是因姓氏和地形而得名,位于小河沟入大理河口不远的河流东边,全村30多口柴姓人,就居住在前后两个圪崂里,这一大户人家院子的周围,三面是崖,一面对沟,隐蔽性极好。院落不仅宽敞平展,有12孔窑洞,西面还有一孔特大的“枕头窑”,非常适合安装印刷机器。

1946年3月,毛泽东为《边区群众报》创刊六周年题词

《边区群众报》的同志一到驻地,就开始了紧张工作,安装机器,编排版面,用随身带的简易设备连续出版了三期油印报,待6月6日石印机运到之后,报纸又恢复为石印报。又过了几天,等到八开的脚踏圆盘机运到,从6月13日开始,《边区群众报》正式改为八开四版的铅印报。这时的《边区群众报》已经拥有了石印机、铅印机和六副排字架。但由于铅字不多也不全,临时雕刻有时也赶不上使用,不得已时就只得用其他字号的字或同音字代替。这就使印出来的报纸大小字都有,有时还夹带着个别缺字的黑空。但这毕竟是人民政府在战争中自己建起的印刷厂印刷的报纸,虽然模样不太好,可读者得到这样一张报,仍然如获至宝,十分喜爱。(www.daowen.com)

6月28日,在马蹄沟区柴家圪崂出版的《边区群众报》副刊,刊登了柯蓝写的《将军们的故事》,以《彭副总司令》和《王副司令员》为题,讲述了彭德怀的两个爱兵爱民小故事和王维舟的一个爱民小故事。

由于柴家圪崂村庄小,报社的人员无法全部就近居住,编排人员住在后面的老庄沟,主编胡绩伟等住在前面不远的李家坬。居住在外村的同志,每天天一亮就去报社,晚上回到住的窑洞还要收集编排,有时候得到重大消息,为了赶出号外,深夜也要回到报社编排版面,工作可以说是不分日夜的。

条件是艰苦的,任务是繁重的,但报社的同志们在努力完成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下,依然不忘到群众中去,熟悉群众生活,学习群众语言,把学到的方言土语应用到编报中,使报纸办得更加通俗易懂,口语化、大众化。他们还抽出时间,热情地帮助当地群众拉碾推磨、担水铡草、清扫院落、除草施肥,并帮助群众读报识字,还在墙壁上写上标语,画上非常好看的宣传画,鼓励群众,要相信困难是暂时的,胜利一定属于人民。据说,有一位姓霍的年轻人,墙壁上写的标语字就非常漂亮。

8月3日,由于战争形势的变化,陕甘宁边区政府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相继离开了马蹄沟后,边区群众报社的同志们也从三皇峁出发,于次日转移到了绥德县义合镇的豆则沟,开始了转战陕北的新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