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老百姓口述史揭示武康大楼的文化底蕴

老百姓口述史揭示武康大楼的文化底蕴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常说“历史是人民写的”,即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在他们书写的历史里,人民群众是没有任何地位的。今天,人民当家作主,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被书写者,也可成为历史的述说者和书写者。所谓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哪里?常常就在老百姓自己述说的历史里。

老百姓口述史揭示武康大楼的文化底蕴

我们常说“历史是人民写的”,即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但纵观上古以来的中国历史,什么人才有资格写历史呢? 封建社会所谓“史官”,大都是皇权认可的有世袭身份的贵族,他们的历史观只能以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或为朝代更替寻找依据。在他们书写的历史里,人民群众是没有任何地位的。而那时的普通百姓就是庶民,不识文字,不会书写,他们只能通过人口相传,俚语歌谣、简单图像,表述他们的记忆和历史,或者在文学家笔下留下类似“绿林好汉”“焦大、刘姥姥”的非历史形象。今天,人民当家作主,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被书写者,也可成为历史的述说者和书写者。让普通人口述个人生命史,倡导大家来写历史,既可让历史变得亲切、可读、大众喜欢,也可使史料更加丰富、更加多元、更加严谨,通过考证排比,把我们的历史梳理得更加准确。从去年徐汇区湖南街道武康大楼居民口述史的案例可以看到,上海市民的历史意识是鲜明的,他们不仅有生动的、蕴藏在感情深处的个人记忆,许多有血有肉的故事、细节,都是你在大历史的文本中很难看到的;也有时代变迁的集体记忆,并且能以这种变迁的意识思维,去描述上海这座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互动关系,从而让你通过一家人、一栋楼、一个街区感悟到这座城市百年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的活力的释放;同时也有些虽经岁月沉浮始终未变的传统,或者有一些曾经拥有正在流逝的美好,以及他们对这座城市最真切的期待。这些都是我们城市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分别表述的共同历史,应该珍惜,应该整理,应该保存。所谓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哪里? 常常就在老百姓自己述说的历史里。(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