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出生徐家汇街道零陵居委就业援助员武康路435号,1959年入住
采访者:吕正 陈保平
以前这里(指汽车间)连墙都没有。四九年之后才隔起来的,(过去汽车)这边跑道上去,那边跑道下来。这房子结构炸弹也炸不掉。
问:能介绍下您住在武康大楼的情况吗?
答:尽管那个时候物质比较匮乏,但是大家蛮开心的,邻里之间大家都互相关心。这家有点什么吃的,那家有点什么,大家都串来串去。特别是过年,情趣特别浓。所以我自己对小时候还是非常记忆犹新的,也不会忘记,因为儿时的记忆留藏在心底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
问:你们住在这里五十几年,有什么感受?
答: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感受。开心还是小时候开心,尽管物质匮乏,东西少,紧张,但是人与人之间,大家还是比较(亲)的。因为我们这条弄堂里大家都互相关心,互相之间都有来往,过节过年大家都这家看看,那家看看,有种邻里情。不像现在大家都搬走了,过年的时候一看都冷冷清清的,都没人了。老的都没了。现在在楼上住的,还有几个小的,老的都没了,搬走了。
问:唐家住在这儿最多的时候是几代人一起?
答:三代人。我妈、我哥、孙女,都在这儿,三代人。最多的时候五个人住在这儿。爸爸很早的时候生毛病,过世了。他以前好像是毛巾厂(的),再之前好像是煤矿设计院的,后来到毛巾厂退休了,因为生毛病嘛。
问:唐阿婆好像是一直做家庭主妇的,是吗?
答:她以前也是有工作的,后来退休了,也是退休工人。
问:那您介绍一下你们家三兄弟是什么情况?
答:平常呐,我们三兄弟,包括我妻子、女儿、阿叔、我侄女,还有我侄女的小孩。他叫我妈叫太太的,他们对我妈都很好,平时也带她出去玩玩。基本上我们每个礼拜天、过年、过生日都到这里聚会,来看看妈妈。因为这里地方小,但是一代一代家里人多了,以前五个,现在可能七八个了,我们就到外面吃。因为她年纪大了,烧不动了。平常没空的话就打个电话来,问候问候她,礼拜天来看看她,帮她烧烧饭。包括我,因为她年纪大了,儿子来吃饭么无所谓,媳妇来吃饭总是要弄得好一点的,那么我就来帮帮我妈,来烧烧弄弄。再说我妈也蛮坚强的,有什么事尽量不麻烦小辈,自己克服。总之,我妈心态很好,都82岁了看不出的。
问:那您是否能回忆一下,就你们三兄弟住在这儿的时候是怎么住的?像这样的一个房子。
答:这个房间一开始是从当中隔开的。后面就朝外面拦了,人少了,逐渐搬出去了,就朝外面拦了。我父母就住在这儿,三兄弟就睡在这后面,当中有时候也拉一拉帘子。因为小孩都大了。这里比较热。这是小时候,读书的时候了,我是两岁住进来的。
问:热的时候怎么办?
答:下面洗车间很宽敞的,就拿个躺椅啊什么的,在下面扇扇,要阴凉很多。上面很热的,你看我们的房顶,做了个顶,隔热,要好得多呢。有时候电风扇打开了也没用,那时候还没有空调。后来条件好了,大家要装空调,就装了个空调。
问:那么你们三兄弟住在这儿有什么好玩的事吗?那时候邻里同年龄的小朋友多吗?
答:多哦,你看现在还有三四个人,不管玩什么我们都老开心的。在弄堂里大家小时候都串来串去的,特别是碰到礼拜天。以前没有双休日,礼拜天休息么大家就打打闹闹,弄弄玩玩。男孩子都比较皮,我还算比较好的。他们还说我有些小姑娘兮兮的,玩么就稍微文雅点。那时候全是烂泥地,我们就打打弹子,捉捉知了。就在武康路,就在对面。以前不是一块块砖头,是烂泥,挖个坑,打打弹子,有时到400弄里面去抓知了。
问:你小时候在这里有没有关系特别好的小朋友吗?
唐桂林与母亲
答:现在这里的话,隔壁的两个,姓吴。还有几个么,都搬走了,基本上没了,只有三四个住在这里了,老的一批都搬走了。这里的房子条件也不太好,女同学都出嫁了,住好房子去了。毕竟工薪阶层,我么,是靠福利分房正好是最后一批,一个人4个平方(米),总共20平方(米)不到,差了0.3(平方米),分了一套。
问: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阁楼啊什么的,阿婆说搭建了已经有三十几年了。
答:是的,蛮久的。我哥结婚之前就搭了。因为我哥结婚的时候,我和我们兄弟俩人睡在阁楼上。
问:你还记得这大概是哪一年的事吗?
答:我侄女也三十几岁了,小孩也马上读小学了,应该是30多年前了。
问:那你哥是80年代结婚的吗?差不多七八十年代结婚的?
答:差不多。70年代末。
问:那时候在这里结婚是什么样子的,怎么结的?
答:那时候结婚也蛮热闹的。我哥结婚就是在这里办的,这里两桌,隔壁办了一桌,邻居办了一桌。那时候人少啊,就在家里借个房间吃饭好嘞。这里一桌那里一桌,再在邻居那儿一桌。我哥好像请人来烧的。等后来我们条件好了以后,就去天津狗不理包子店吃饭了。我结婚的时候就去襄阳公园对面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店,也是个酒家。
问:摆了几桌?
答:我结婚的时候比较多,十几桌。那时候东西也便宜。
问:那么等于说有段时间哥哥已经结婚了,住在这里,你们两兄弟还住在这里。这时候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答:不久我哥搬出去了,我就搬到这里了。我刚结婚的时候是借房子的,住在外面,在植物园那里借房子。后来我哥他们搬走了,我就搬到这里了。哥哥搬出来的时候,当时分在建业里,就是建国西路,现在不是改造了吗,但是他那时候没户口,因为那时候是属于集体的房子,粮店里的房子,没户口,再说了煤卫设施也没有的。这时候正好有一批房子,他们中层干部搬新房子了,都搬出去了,我才拿了一套这个房子。我现在搬到徐家汇零陵路那里的房子了,现在是两间横套间,朝南的。
问:你还有印象吗?这里一楼是什么情况?你们一直叫洗车间,洗车间的。
答:以前嘛,下面是粮店啊,也很宽敞的。现在都变掉了,都借给外地人了。以前的汽车间地方也蛮大的,蛮干净的。汽车没了,就是通的,打通了像仓库一样的。居民也没几家,里面的东西么,以前上海食品厂的仓库都在里面,里面蛮空的,还可以摆摆脚踏车什么的,天热在向阳院看看电视。以前电视机不是老少的嘛,下午、晚上啊不是看电视嘛,这个角落暗暗的,小朋友凳子都摆摆好,看电视最好了。
问:那您说的“发现古董”是怎么回事?
答:是文物。以前 “文革”的时候,抄了很多,但是后来也运出去了很多。就藏在这个仓库里面,很里面的。
问:那你们怎么会知道的,人家藏在里面的东西。
答:藏在里面嘛,有时是要搬出去的,这里的门和前面都是通的,里面这种泥塑的东西有很多,也敲碎了很多很多。
问:“文革”的时候,您还有什么记忆吗?是什么情况?您那时多大?高中?
答:“文革”嘛,造反呀,“文革”的时候,我岁数么……我是五七年(生)的,“文革”是六六年,我那时9岁。我学校就在对面,那时候是武康路小学,现在搬走了。“文革”时,吃饭的时候是不回家的,都关在学校里的,学校的墙上都打洞了。以前我们这里走廊很宽的,“造反派”都睡在这个楼道里的。早上就走了,人很多的。
问:您到对面的大楼去造过反吗?
答:我这个人笨笨的,不造反。我这种人呢,对领导的话还是比较听的,我们武康大楼这里比较靠近康平路,事情总归会比较多,以前冲击很多。
问:您小时候去对面楼玩过吗?
答:对面的都是以前的同学,也不大去的。
问:他们会过来找您玩吗?有小朋友吗?
答:也不大来的。以前有两个,后来结婚了,就搬走了。这里旁边有座新大楼,武康大楼有个新楼,就靠近后面。有时候我逛菜场的时候碰到她,问她过得好吗,因为大家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关系还蛮好的。
问:是怎样的一个同学,可以介绍一下吗?
答:是个女的,她身体不大好,我妈妈也认识。因为我也是属于比较善于交际的人,善于交际的人接触的人比较多,也蛮讲得来的。她现在大概也搬走了吧。人也很老实的,大家在学校里的功课就是你教教我,我教教你,大家关系都蛮好的。现在碰到呢,就互相问问身体怎么样,情况好不好,小孩现在怎么样,好不好。反正像我们这种人,总归问问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好不好,总归要问一声好,对不对?下次有事的时候,大家电话联系联系。
问:这时候(在武康大楼)公共地方要抢吗?用上海人的话来讲,不是说地方都是要抢的吗?
答:不抢的,我觉得小时候的人这一点倒蛮好的,不抢的。哪像现在,在门口我连自行车都不能放。
问:是不是因为大家规矩都做好了,你不放我也不能放,大家都不放的。
答:小时候的人和我们现在的人都不好比的,到底是思想都不一样了,你说对吗?你说现在房子这么紧张,那以前还不多弄点啊,对吗?以前的人不像现在的人那么要啥,很简单的,也不抢地方的。
问:但是我听阿婆说像门啊什么的,那时候是你弟弟自己弄出来的。这个角落是用什么东西搭出来的?
答:是我弟弟弄的,就是用木头搭的。还有壁灯,这上面的灯以前还是亮的,像霓虹灯一样。
问:您的女儿现在多大了?
答:25岁。工作了,但还没签合同,应该说有着落了。
问:她是出生在这里的,还是出生在你们后来借的房子那里的?
答:出生在这里的。
问:所以毛毛头(婴儿)的时候还是在这里过的,那么那时候是怎么过的?局促吗?
答:也就是这样子,天天都是这个样子,我妈照顾她。那时候,我们好像拉块布到这里,这块布白天就拉开,我妈就睡在这里,我弟弟大概就睡在外面。我们三个人睡,女儿呢就睡在那个角上,角上放一块板。
问:是什么样的板?洗衣板吗?
答:不是洗衣板,就是那种稍微大一点的板。像这种大的门板,夜里就搁块板,白天就撤掉,否则没有走道了。
问:她像这样,一直睡到几岁啊?
答:吃不准,大概一直睡到我们搬走,肯定是读书前。读书前我们就搬走了,住了没多久。
问:您女儿有没有和您聊起过她印象中小时候武康路什么的是什么样子?
答:她没印象的,她已经没有印象了。
问:如果带她回来,比如吃吃年夜饭啦,或者平时看看奶奶,她会和你讲什么吗?
答:我总是会关照她去看看奶奶,有时候礼拜天不给她去么她也不开心。奶奶要去看的,两个小孩对老人,对叔叔也蛮好的。因为我兄弟对两个小孩都很好的,对我侄女、我女儿啊。
问:所以你们三兄弟生的都是女儿?
答:是的,老大、老二生的都是女儿,老三没结婚,一个人。
问:那么在汽车间里您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邻居?就是说他们家的事、变化啊什么,大家都有印象吗?这种有吗?
答:以前小时候,因为大家玩得好,相互之间串串门。家里吃的东西变化都挺大的,因为到人家家里,他们都老客气的。我们串门的时候都是吃饭的时候,跑来跑去的,看到他们家里烧的菜都蛮好的。他们的特色菜、热氽(板)鱼、油煎的,都比我们的好吃,烧得很好吃。有时候端来给我们吃的,他们很客气的。现在么,小辈不在,我们也不串门了。过年呢,我们要去看看他们,都八十几岁了,平时也去看看他们。
问:那时候吃到热氽(板)鱼是不是算很好的了?
答:那时候是很好的,大概是他们从外面带回来的。哦,他们家里这种菜是属于家常菜,蛮好吃的,我们也觉得蛮开心的。他们有时候有点这种好小菜,总归会拿出来分享的。我们小时候过年真的很热闹。煤球炉一摆,炒炒长生果什么的,过年的味道很浓的,不像现在过年没啥年味,大家都搬走了,常客没几个了。
问:煤球炉炒长生果?
答:就是煤球炉上面(放个锅)摆长生果炒炒。以前的年货都是自己炒的呀,不像现在条件好什么都去买,蛋饺、肉圆什么的以前不都是自己做嘛。包括现在肉圆,我妈年夜里都一直自己弄的。(www.daowen.com)
问:你们三兄弟谁的厨艺更好?
答:我在三个人中算比较好的,我哥烧也会烧,烧得不太好,但是过节呢,一般都是以我为主。因为过节我五六点才能到这里,吃晚饭呢,老年人蛮辛苦的。吃中饭比较好,碗洗好,睡一觉,舒服啊,没事咧。如果是夜里的话就很讨厌了。我哥就早上来帮我妈弄,冷菜什么都弄好,热菜半成品么到时候一烧就好了。
问:您家讲究吗?比如说吃年夜饭讲究吗?几菜几汤?冷菜、热菜?
答:无所谓的。因为有时候大年夜侄女也不回来的,要到她婆家去,有时候没几个人,就我和我老婆两个人与女儿。有时候还有我的兄弟,我哥哥嫂子,大年夜没啥人,年初一人多一点。
(以上为吕正采访)
问:我们在做老百姓的口述史,不管主楼、辅楼,就是想了解这里的居民对这里的记忆,什么时候搬进来,到现在有什么记忆,就随便谈谈你们的生活,对这个楼、对这附近的感受啊什么的。这个辅楼我们知道的,住宿条件比较艰苦,这么多人住。从你母亲住进来有多少年了?
答:五九年就住进来了,那时候我只有2岁。我五七年生的。我妈有3个儿子,当时都住在这里。
问:多少平方?
答:19.7(平方米)。
问:只有19.7(平方米)?五个人住啊?那真的是很不容易。
答:我哥哥结婚的时候,我和我弟就睡在阁楼上。
问:当时五几年进来的时候是怎么进来的?
答:也是单位里的房子,老早我爸爸的房子是天山路的房子。
问:那么天山的房子比这个大还是小?
答:差不多大。我爸是煤矿设计院的,在徐家汇工作,离这里近一点。
问:当时也就是单位里帮你们调的?
答:自己换的。
问:哦,是你们自己换的。因为他单位在徐家汇,可以近一点吧。那当时单位里分给你们的房子,房子的产权是公家的还是什么?
答:公家的,到现在还是公家的。自己付钱,付给房管所。一个月大概32块,以前很便宜的,3块几。
问:刚刚阿婆带我进来时,这一带的房子里面面积都差不多的?
答:差不多,但是下面的还要小。
问:下面还要小啊,那上面要大一点。您知道这里大概住了多少人?
答:上面住了21家,要有100多个人,平均一套房子四五个人。现在没了,现在都借出去了,借给外地人、外国人。出租是可以出租的,我们条件差,外面买不起房子,就不能出租了。
问:五几年搬进来的时候,你们这里有煤气吗?还是烧煤球炉?
答:煤球炉。
问:那煤气是什么时候装的?
答:这我倒是忘记了,大概是30年前,七五年装的,那是“文革”中就装了。那时候我们过年的时候还用煤球炉的,炒年货的时候都是用煤球炉的。
问:在这住的人是不是和你们差不多时间搬进来的?最早搬进来的人……你们搬进来的时候这里有人住吗?
答:都有人的,我们是和别人对调的。
问:下面的这些商铺,以前有吗?
答:以前楼下粮店是没有的,五九年搬进来以后没几年就办向阳院了,我们晚上就在向阳院看电视,下面很大的,都是搭出来的。以前是站在门口一直能看到里面的。
问:那么现在这种食品作坊啊什么的是谁开的?是居民还是……?
答:以前是没有的,以前连粮店也没有的。(先是)第八粮店,后来是二十五粮店,外面搭出来,里面和外面一起开粮店,开了几年就关掉了,又开了别的。这是单位里的职工的,是单位自己承包的,后来不做了,就租给那些小菜场的人。单位租给个人(里面的职工),个人再租给人家。
问:这单位是什么单位?
答:粮食局,就是当时开粮店的。以前是没(卖)蔬菜的,蔬菜是去年才借给人家私人的,这个老板在开,那个老板借给别人,以前不卖蔬菜的,只卖卖油啊什么的。
问:这房子以前都是汽车间,那怎么会有二楼呢?汽车又不能停到二楼来。
答:旁边有个坡道,弄堂那里有个坡道,开上去的。以前这里都是没有的,连墙都没有,1949年后才打通的,这房间隔起来的,那边坡道上去,这边坡道下来。这房子结实,用炸弹也炸不掉的,敲掉的时候很厉害(指费力)的。这个墙现在不好装修的,一装修隔壁人家就要被打坏了,因为现在是烂泥砌起来的,(这是)用铅丝网,装修也不大好装修的。
问:唐先生您工作变过吗?还是一直在那个单位工作?
答:我的单位以前在虹口区,西宝兴路火葬场后面。那时候是同心路,太远了,正好那时候有上调,就调到粮食局了。当时就在酒家里面做采购,后面公款吃喝少了,生意不好就下岗了。我现在是协保,已经好几年了。在这里8年,我已经出来快20年了。我在居委会做了8年;在粮食局也做了五六年,也有十几年了;我在外面做保安也做了5年了,加起来也快20年了。
问:您“文革”当中还在读书吗?
答:读书的,读小学。
问:那边主楼发生了什么事情,传来传去的你们都听到过吗?就是武康大楼主楼里的事情,你们都听到过吗?
答:以前是“造反派”啊什么的,听到过的。这里知识分子斗得蛮厉害的,跳楼的也蛮多的。
问:这些你们小时候都听到过?跳楼啊什么的你们去看吗?
答:去看的。知识分子跳楼啥的。
协保,进入城市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托管人员,泛指区、县所属企业的下岗人员中1997年男性年满40周岁(含40周岁),女性年满35周岁(含35周岁),按规定于2000年6月前与企业签订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称之为“协保”人员。
问:您知道里面有哪些知识分子吗?
答:现在没了。以前电影演员住在那边的很多的,秦怡、谢晋啊,很多人都住在里面的。
问:那你们小时候看到过他们吗?
答:不大看到的。
问:你们也不大去他们那边的大楼玩吗?
答:不大去的。他们那里档次和我们不一样。再说了,去到那边门都是关的,他们又不像我们这里,他们都是一家一家的人家,我们这里反正有什么事情大家全都知道。
问:那您以前读书有没有同学是大楼上的小孩,总归是有的吧?
答:大家不大走动的。班级里的人家里我也不大去的。
问:就是说大家还是没什么关系的。虽然你们这栋楼叫武康大楼辅楼。那这里你们熟悉的邻居还有吗,还住在这里的?
答:只有两三个人了。都差不多,就是小时候一起玩的,一起读书的,现在还在。
问:这两三个人是做什么的?
答:都下岗了。两个都在做保安,我们都是没技术的。
问:那么您读书只读到中学?
答:那个时候我们只有初中,上面没了。
问:这房子的地板,一进来就是这样的吗?
答:不是的,是我弟弟弄的,自己铺的,以前都像外面一样是水门汀(水泥)的。
问:现在铺了地板稍微暖和点,否则水门汀很冷的。
答:对啊,而且水泥上面灰多。今天你们来,我妈擦过了。
问:是啊,看上去很干净的。
唐母(阿婆):这地板铺了30多年了。
问:这倒是不错的,水门汀上面铺地板。那么这些窗啊什么的呢?
答:都是自己弄起来的。
问:哦,我想以前的厕所间都没窗的,以前的厕所间是一通间的,不是两间的。
答:以前这里开灯的,结婚以前这上面开灯的,阴天没太阳家里就要开灯。这上面像霓虹灯一样的。这玻璃管上面是灯。
问:哦,就是弄得好看一点是吧?
答:弄得喜庆点。
问:这都做得蛮好的。那差不多了,谢谢!
采访后记:
辅楼(即汽车间改造而成)的居民生活条件都比较差。几年来,政府一直想恢复这里的原貌,但动拆迁涉及的利益矛盾比较尖锐,所以开始一直没有同意我们去辅楼采访。但这是武康大楼的一部分,住着100多位居民,我们不想放弃。后来我们与街道、居委会多次沟通,得到他们理解,帮助我们选了唐桂林这一家,并对摄像机如何进入现场做了准备工作,未引起周围邻居的围观,采访进行得很顺利。
唐桂林人偏黑瘦,很老实的样子。他说话有点啰唆,反复陈述,大都是青少年时的记忆,过去的邻里关系。他似乎特别怀念那个虽然贫困,但人际关系充满温暖的年代。一家三代,蜗居在这么逼仄的见不到阳光的空间,家庭关系还这么和睦,这在今天似乎难以想象。有时你会觉得武康大楼主楼宽敞的走道,对住在这里的100多人来说,是否过于奢侈了?他们许多人或许一辈子也没走过那条明亮、宽敞的长廊。
童荣生肖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