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商业空间演变:中山铁城的发展与成就

商业空间演变:中山铁城的发展与成就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代以前,石岐商业空间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铁城”外部周边地区,是在传统的墟市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他在把中山无税港建设成南方第一良港的同时,以长远的眼光考虑日后的铁路建设和飞机场建设,使中山港的航运业全面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带动旅游业、工商业的发展,形成良好互动。岐江酒家于1957年春节开业。因为此次火灾由放烟花引起,从此以后政府规定中山城区内禁燃烟花爆竹。1983年底,中山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

商业空间演变:中山铁城的发展与成就

近代以前,石岐商业空间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铁城”外部周边地区,是在传统的墟市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到了明洪武年间,为规划长远发展,县衙采取了旺市西移、墟市东挪的经济策略,鼓励规模较大的商号到现今孙文西路一带做生意,地摊小贩则在现今太平路一带做小买卖,因此,迎恩街(孙文西路古称)沿线成为了商贸旺地。西移商贾的位置位于县城西门至石岐津渡(今称天字码头)的中心,也处于县城近郊各乡以及石岐河东西两岸一带的中心,在这里设商业点,既服务来往客旅,也便利县城及四乡居民。而太平路一带则位于“铁城”北门,是城乡结合部,在此设立农贸副产品买卖,也是方便城内城外居民日常生活之举。

辛亥革命后,石岐商业进一步繁荣:结构组成上,由商业建筑聚集形成、具一定规模效应的商业街区逐渐代替传统的自由墟市,成为经济贸易的主要增长点;空间分布上,商业网点呈集中簇群发展趋势,并沿石岐大马路向岐江边拓展,逐渐形成近代中山最重要的商业地带——以岐江河畔和孙文西路形成的“丁”字形商业片区,奠定近代中山商业的整体空间布局。1921—1923年,县城拆城墙、开马路、建码头、扩展商店、扩大市区贸易范围,引起了港、澳和海外侨胞的注目,他们集资开筑岐关、岐濠等公路。在水运方面,除沿用原有的津渡码头、隆都码头、澳门口岸外,加设了10个口岸,使县城形成较为完善的水陆交通网络,并成为工农业产品集散的中心。从此,依托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香山商业得以进一步发展,城市迎来崭新面貌。

其中,中山无税港的设想与唐绍仪不无关系。唐绍仪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曾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由于政治上的失意,1920年后,他退居家乡中山,热衷于家乡事业的发展。1929年,唐绍仪就任中山县训政实施委员会主席,1931年3月16日起兼任中山县县长。唐绍仪提出要用25年的时间将中山建设成为模范县的计划。该计划渗透到政治、经济、市政设施、农林渔业、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各个方面,当中最引人瞩目也是最宏伟的当属中山无税港的建设计划。他想通过中山无税港的建设,与香港、澳门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以抵制外国资本的对华侵略。

1929 年唐绍仪连续向南京政府提交报告,从历史因素、地理位置、军事设防、工商业发展等多个角度充分阐述了中山建港的重要性,计划在唐家湾开辟一个可停靠5000至2万吨轮船的南方巨大良港,使之成为海上军事要塞和商贸宝地。南京国民政府于 1930年5月正式通过了建设中山无税港的申请,同时,给予其一系列财政自主权和自由港的优惠政策。

唐绍仪四处游说,集思广益,筹集经费,出版了《中山港建设大纲》,筹得港澳及海外侨胞的捐款100多万元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拨款10多万元。他在把中山无税港建设成南方第一良港的同时,以长远的眼光考虑日后的铁路建设和飞机场建设,使中山港的航运业全面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带动旅游业、工商业的发展,形成良好互动。中山无税港的建设声势浩大,在香港乃至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反响,导致英国方面不安。英方恐其夺去香港的地位,其政要人物甚至呼中山港为敌港。

虽然无税港以失败告终,但它们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山的城市发展,是中山县近代城市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西郊修建了石岐车站(即中山汽车总站的前身)。由于此地交通便利,石岐的商贸中心逐渐从孙文西路跨岐江河向西郊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在石岐车站旁靠近岐江河畔处,建起一座楼高五层的岐江酒家,对面又兴建了华侨旅行社(即富华酒店的前身),标志着西郊从荒滩野地走向繁华。

1956年,由石岐市饮食公司牵头,在岐江桥西岸,原是西郊二渡头附近的一间船厂旧址(即今利高广场临江片)上,开始兴建公有性质的岐江酒家。楼高三层,这是岐江两岸最高的建筑。岐江酒家于1957年春节开业。初开业时为石岐城区最大而又最有名的酒家,驰名省港澳。(www.daowen.com)

岐江酒家有很多招牌菜。如鲜奶云烟鸡、霸王鸭等,是许多老石岐的记忆。就连楼下卖的大众食品大肉饭、冰肉条、信苏饼等也成为当时人们的至爱。由于是珠三角少有的大型豪华餐厅,华侨返乡时都在这里宴请乡亲,外地人到中山,更将其作为中山地标。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岐江酒家对面的华侨旅行社开业。为了满足接待需要,岐江酒家于1972年重建,1973年初落成复业。新的岐江酒家楼高五层,可同时容纳过千人进餐。一楼供应饼食、简餐,二三楼提供点菜服务,四五楼只对华侨、港澳同胞服务。在“凭票供应”的特殊年代,在这里吃饭不需粮票,但需使用侨汇券兑换券付款。

岐江酒家自50年代开业以来,每天宵夜都营业到深夜零时过后,而凌晨五点又开早茶,因而给人彻夜灯火通明的印象。在偷渡风盛行的年代,曾有许多内地青年,夜行偷逃到石岐北郊,不明方向,望着岐江一河之隔、灯火通明的岐江酒家,便以为是到了澳门。

可惜的是,1992年大年初一的夜晚,一场大火将岐江酒家烧毁,一代地标建筑从此消失。因为此次火灾由放烟花引起,从此以后政府规定中山城区内禁燃烟花爆竹

1983年底,中山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1984年编制的《中山市市区总体规划(1985—2000)》提出依托旧城,重点向东发展,将城市生活居住区主体逐步向中山港靠近的方针。因此,随着市级行政办公机构落户在兴中道两侧,城市中心逐渐东移。

改革开放之初,因市政建设规划,九曲河一带建有一个棚架结构的“九曲河小商品市场”,云集了100多家个体摊档。他们经营粮油食品、日用百货、海味干果、鲜果蔬菜,生意兴隆了很长一段时间。到了1989年,经改造拓建,这个“小商品市场”易名为“河边商业街”,推进了老城东边的商贸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再加上城区“退二进三”的发展战略(即工业迁出城区,发展第三产业),益华—利和、大信、兴中广场等市级商圈陆续崛起,形成了目前三足鼎立的商业布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