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中山建造了几个标志性的教学建筑:仁山书院、阜峰文塔。而位于莲峰山麓的学宫始建于香山设县的第五年,即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内有孔庙,是旧时学子讲读及应考的地方。学宫曝书台、棂星门、戟门、大成殿等古代建筑群,几经易址、修缮、扩建,最后让步于新时期建设,现在除了泮水桥在市人民医院正门和棂星门前的两棵榕树仍屹立在孙文路中心以外,学宫已难以寻踪。现存的泮水桥又被称作“状元桥”,据说,科举时期,参加乡试的童生皆从桥上走进殿内,但只有考上了秀才的才可从桥上走出来。学宫虽是旧时代的产物,但作为当时香山县的最高学府,曾经培养了3000多名香山文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它也曾经作为中山县中学的宿舍和学习活动场所,抗战胜利后也一度是中山县国民政府所在。后来人民医院迁至此地期间,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也见证了中山医疗技术发展进步的重要年代。
香山的第一所书院——仁山书院是立县391年后,即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才建成的,随后书院盛于乾隆时期,衰于清末废科举之际,也有360多年的历史。仁山书院原址位于邑城“七星伴月”中的“仁山”,后来仁山被铲平,仁山书院原址相继改为香山县署、城隍庙(典史署)、县府机关,仁山运动场、灯光球场、石岐镇文化馆、人民公园,以及现在的孙中山纪念公园。仁山书院早已无迹可考。据《中山教育志》记载,自乾隆至同治期间香山县共建书院21所,是全省书院较多的县份之一,其中丰山书院(后来的中山市第一中学)、榄山书院(小榄中学)、龙山书院(沙溪龙山中学)、桂山书院(三乡桂山中学)、卓山书院(大涌卓山中学)和云衢书院(南朗云衢中学)并称香山六大书院。清末时期,香山乃至整个南方的教育状况一直比较低下,正如孙中山《致郑藻如书》中所描述:“失教已久”,“不识丁者十有七八,妇女识字者百中无一”。香山华侨受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以及在孙中山先生的号召下,在家乡热心于兴学育才。至民国时期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还掀起了一次捐资兴学的高潮,涌现出一批倾情兴学的楷模,如马应彪、周菘、郭顺、程度纯等。据统计,由华侨独资或集资兴建的新式学堂有十多间,为普及教育,培养新式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民国时期香山的教育事业对比全国水平相对发达。
民国时期,香山县出了一位有名的女教育局长,她叫萧悔尘。萧悔尘是大涌镇南文乡人,从小随父旅居美国,在三藩市加州大学攻读教育学。毕业后回到故乡,先后担任中山县侨立医院董事长、中山县教育局长、中山县女子初级中学(市一中的前身)校长、中山县训政委员会名誉委员、广东省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等职务,为中山的教育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www.daowen.com)
作为一名女性,萧悔尘特别重视女子教育。她在担任中山县女子初级中学校长期间,对修建校舍倾注了大量心血。县立女子初级中学,原校舍袭用丰山书院,年久失修,急需修建,但经费不足。1931年,萧悔尘谒见中山县长唐绍仪,获得大力支持,组成建校委员会筹集经费,使学生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