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街巷中包含了许多元素。这些元素构成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以完成街巷的社会经济功能、社会文化功能以及空间秩序组织功能。下面,让我们从这些街巷元素开始,以小见大,结合中山的街巷现状,将能体现中山街巷特征的元素各举一二例来说明这些元素对城市街巷空间的影响。如作为公共交往空间的老榕树、牌坊、晒谷场,以及与水有关的井、桥等。最后,“人”也是街巷中最生动的元素之一。
榕树头(叶凯岚 摄)
·老榕树
枝繁叶茂的老榕树围合出一个巨大的伞形绿荫,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服的休息环境。人们总喜欢拿着小凳子,三五成群地来到树下乘凉。而老榕树多高大易辨,在城市纵横复杂的街巷中容易为人所见,便于人们找到。因此人们多愿意以老榕树为聚集场所的标志。中山的榕树很多,但能被称为“榕树头”的地方只有一个,也就是太平路、拱辰路交界处的那棵老榕树下的范围。太平路拱辰路早些年扩建,政府保留了路中间的榕树头,让它成为这个三岔路口的环岛。如今它已被编号“1-001”,成为被保护的名木古树。据考证,其树龄在300年以上。数百年间萦绕在它周围的人和事,正是这个城市的生息变迁。
·牌坊
照壁街:前文提到,照壁街的街名源自清代县衙所立的照壁。这是特殊而又充满传统风格的建筑形成。因此人们将它视为重要的街巷元素。1967年照壁街改称人民街。1981年复称照壁街之名。
仁厚里:香山立县之初,石岐一带是以“仁厚乡”命名的,800多年分分合合,“仁厚坊”、“仁良都”、“仁厚里”,“仁厚”始终存在,今名“仁厚里”。仁厚里两头窄,中间宽,全长约440米,这长度在旧城区的街巷中可排得上号。在拱辰路上,与寿山里隔路相望的入口是它的巷头,由此往西到中间巷道拐一个弯,变成由北往南,至巷尾接龙母庙街出孙文西路。与其他街巷相比,这仁厚里的出入口太不显眼了。拱辰路上的入口就像普通住宅的门脸,若不是一个较大的石制门洞,顶端镂刻“仁厚里”三字,大约是不会受到过往行人注意的。门洞有洞无门,一般人不会误以为是公共巷道。入得巷来,窄窄的巷道两旁是密集的楼房。这些楼房也就是石岐惯见的寻常样子。走到50米开外,巷道豁然开朗,一边是孙中山纪念堂的后围墙,一边是连续几幢带庭院的、中西合璧的大别墅。
·晒谷场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于1951年1月起开始土地改革试点,同年5月起全面推行土改,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1953年起,中山逐步推行以“五改三推”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技术改造,有力地推动中山农业发展。到1967年,在全县实现了翻耕化。粮食连年丰收,但由于当时农村有水泥地的晒谷场非常少,不能满足全村人丰收后同时晒谷的需要,镇区以及中山县政府,对这一现象非常重视,及时开展了城市支持农村、全民支持晒谷活动。一时间,石岐的主要街道上,都出现了农民在马路边晒谷的场景。正如老照片所示:石岐郊外的农民,大多选择在当时的县人委会机关(现为市水利局办公处)对面晒谷,县干部都等在码头,帮助农民卸粮、搬粮。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晒谷场(中山日报报业集团图片中心 供图)
·井
街头巷尾的水井曾经是人们洗衣做饭、夏夜乘凉的地方,也是聚四方邻居,播八方奇闻的舆论中心。虽然水井有便民的功用,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水井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位于狮子街附近的“四方井”,本来是一片开阔地,现已建了很多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特有形式的楼。这口井曾经供狮子街、深巷一带的人饮用,那个时候没有自来水,每家每户都备有水缸,从“井头”挑回来的水主要用来做饭烧菜和烧开水,洗衣服则要到井边去洗。可惜现在四方井这一片已变成花坛了。
大柏山龙井街的龙井,水源至今还没有断。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条龙来到东乡,被一刀两断,龙头留在大柏山变成了这口龙井,龙尾跌落在库充,变成了龙潭。所以,“龙井”、“龙潭”并存。但龙头的水比龙尾的水甘甜很多。龙井是山水井,与普通地下水井不同。地下水井的水位与地下水位持平,所以井一般都要深挖,而且挖出来的只有小半井水。山水井一般不需要深挖即可出水,而且有源源不断的水源注入,最终溢出外泄。井沿的龙头就是这口井的泄水孔,可以看见井水源源不断地在龙嘴吐出。
龙井(www.daowen.com)
·桥
中山地处水网地带,河道纵横,密如蛛网,桥对民众生活的重要性可想而知。1930年,中山县长黄居素聘来工程师,决定在岐江上修建钢筋混凝土大桥,并耗资20万元打下4 个钢筋混凝土桥墩。但因基础不够牢固,建成不久,即被江水冲歪。黄居素乌纱不保。新来的县长对修桥不感兴趣,况且也缺乏后续资金,修桥工程从此搁置。新中国成立初,石岐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交通工作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把岐江上的桥架起来。他们动员石岐商会牵头集资,由南下部队的工程兵施工兴建。这条桥便是现今岐江桥的原型。1950年10月动工,1951年1月竣工通车。桥为木质结构,长70米、宽4米,几乎贴着水面铺设。为此,桥的中段留了一个缺口,平时用两条趸船把两边接通,到了规定时间,就把木趸船撑开,以便船只通过。
一般说来,修桥是为了连接水的两岸,以便利交通。但也有人故意挖出池湖河道,再于其上架桥,以此作为风景点缀。凡属此类,一定是园林中的风景桥。另外,更有纯粹为了礼仪需要而修建的桥。学宫前的泮水桥就是典型例子。
岐江桥
泮水桥
岐江桥是在1976年2月动工改建的,属于钢筋混凝土和钢筋结构组合双臂开合立转式梁桥。全桥以灌注桩为基础,两端共4孔,中间开合孔改为下承式钢桁梁三铰拱结构,双臂开合。其启闭方式是,两边用钢丝作牵引索,通过滑轮转动,发动机牵引,把钢板吊起或放平。该桥全长76米,桥面拓宽至11米。改建工程于1977年2月竣工。可以说,到此刻,岐江桥才开始有点现代化的模样。
泮水桥位于现今中山市人民医院门外,是单拱石桥,两旁均有雕花花岗石栏板,栏板的柱头饰以石狮,其工艺精美,堪称中山现存古桥之最。它原是座礼仪桥,是“学宫”亦即孔庙的建筑部分,位于大殿前、照壁和牌坊之后。在奉行科举制度的古代,它是神圣和权威的象征。在举行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时,尚未考取功名的读书人,只能从泮水池边绕路走,绝不允许从桥上通过。
“学宫”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拆去,改建为市人民医院。唯一完整保留的,就是这象征昔日辉煌的泮水桥和半月形的泮水池。
·人
街巷中最生动的元素,莫过于人。无论是方塔街口的磨刀铺师傅,还是沙岗墟担着柴芒草药、瓜菜薯豆进墟摆档叫卖的商贩,或是龙母庙街老赵理发店年逾八旬的剃头翁……他们日复一日的作息都可以折射出石岐街浮沉的故事,耐人寻味。
试想一下,每当日月相遇的黄昏时刻,太阳用世间最柔和的浅金色,为烟墩山顶的阜峰文塔和太平路中的百年古榕镀上一层炫目的色泽。大人和孩子,洗干净操劳或撒野了一天的脚丫,换上木屐,漫步街巷,享用夏夜临睡前的一点清凉。一时间,街头屐声大作,急速轻灵的是小童,沉稳缓实的是长者。小巷深处,时不时传来孩童嬉闹对唱的儿歌,富于变调的石岐音抑扬顿挫,伴着响脆的新屐声和沙沙的旧屐声,渐渐没入夜色……这便是昔日街巷内最寻常的真实写照,有点浪漫也有点古朴。
而今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破坏了街巷传统上的空间格局,街巷的居民生活、休闲气息及安全感被巨大的街区尺度和破坏性的开发所隔绝。传统街巷慢慢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它所蕴涵的文化,正在被人遗忘。希望对石岐传统街巷文化的追溯能引起人们对这一逐渐走向没落的城市空间的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