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山街巷的发展-铁城轶事

中山街巷的发展-铁城轶事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宋至清,街巷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根据《中山地名志》,宋代的主要街巷是联通四个城门的街巷,以东西向的达德街和南北向的拱辰街为主,衙署和行政机构都设在这两条街上。到明代,城内范围有一定扩展,虽然城墙内的中心街巷沿袭南宋,但垂直于中心街巷的横街里巷密度增大。从明代到清代,有名称的街巷从20条发展到60条。民国是旧城街巷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中山街巷的发展-铁城轶事

香山于宋绍兴年间建县城,命名为“铁城”。自宋至清,街巷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铁城始建于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至明嘉靖年间,面积仅为0.4平方公里,不过十多条街巷。至清末城区面积扩展至1.5平方公里,城里有23条街巷,1000户左右,以县署机关及官宦士绅府宅为主。城关地段(指城门外一带),西门外为商业区及交通要道,称石岐大街市及石岐津渡,有45条街巷,5000户左右;北门外是农贸集市区,称沙岗墟,有21条街巷,2400多户;东南两门外为普通居民区,有50条街巷,4600多户。

街巷(陈静 摄)

时至今日,旧城中心的街巷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根据《中山地名志》,宋代的主要街巷是联通四个城门的街巷,以东西向的达德街和南北向的拱辰街为主,衙署和行政机构都设在这两条街上。南宋时,城区比明代小,除贯穿城内的核心街巷外,还有环城墙所组成的街巷,而城外的街巷基本是城门的延续。城市周围的低洼地区并没有被利用。城区发展范围比较小。到明代,城内范围有一定扩展,虽然城墙内的中心街巷沿袭南宋,但垂直于中心街巷的横街里巷密度增大。城外则进一步向西、南方向发展,一些低洼地区开始被人填土建房。清代的街巷在明代的基础上修建起来。根据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香山县志》和清道光七年(1827年)《香山县志》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到从明代到清代昔日城区各坊里街巷的数量和名称的变化,从而了解历史上城市结构的变化。从明代到清代,有名称的街巷从20条发展到60条。城内街巷和城南门外街巷的变化都不大,但是东、西、北门外的大街均在这段时期发展起来。(www.daowen.com)

民国是旧城街巷发展的重要转折点。1921—1936年间,旧城区得到了改造并有了较大发展,其方式主要是拆除城墙、建设道路。这一举措使城市从以城墙来分隔内外的传统二元封闭格局迈向更开放的近代城市格局发展,体现近代的城市规划和市政管理方法。1921年11月,就任香山县县长的吴铁城制定了拆旧城、筑马路的计划,并付诸实行。首项工程是拆除那挡隔商业闹市的西门城楼,将武峰里、怀德里、岐阳里、观澜街、大街市一线打通,两旁拓宽,建筑城西大道(1925年改为孙文西路),从西山脚下起,直达天字码头。1923年春,西门城楼业已拆除,城西大道正着手拆铺拓宽时,吴铁城调省任职,工程一度停顿。同年6月,朱卓文继任县长,严饬左右铺户从速拆让,工程得以继续。但半年后朱卓文又被调走。1924年1月,李蟠继任县长,决心加快筑路工程,饬工务局局长李翰屏与石岐商人通力合作,速拆速建,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其后县署又几番更易长官,仍均按计划进行,直至完成。1925年,四门城楼先后拆除,1932年孙文西、孙文中、孙文东、凤鸣、太平、民生、民族、长堤、拱辰等9条马路先后建成,成为横贯东西、纵掠南北的城区主干交通通道。从此,城墙内外分隔成为历史。1936年又开始动工兴建悦来路和南基路,同时兴建一批街道。至1949年10月止,石岐城区的街道由清朝末年的141条,长23.7公里,扩展到368条,长54.3公里,分别增长1.6倍和1.3倍。其中9米宽以上的马路共有11条,长6.57公里。但是民国时期石岐城区的道路规划着眼于城区内部,还未与全省公路网相连。如孙文路、太平路、民生路等主干大道,均与省公路网脱节;原岐关公路,也是以民生路南段的华佗庙为起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