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山地貌类型: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四大类

中山地貌类型: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四大类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要进一步了解中山山水与城市的关系,就要先熟悉一下中山现有的地貌类型及其分布。根据地貌的形态、成因、物质、年龄等要素,可以将中山的地貌分为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四大类。中山的丘陵地貌主要分布在五桂山周围。中山市内的台地由于其高度低、受切割程度小、顶部相对平齐而有别于丘陵。中山境内的沙堤以南朗的龙穴至翠亨村镇的崖口一带最为典型。

中山地貌类型: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四大类

近代学者何大章就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县境北部一片,田畴万顷,河道密布;中部及西南部山地崛起,自西南向东北,形势雄伟,县境平原地形,山地地形及海岸地形毕具之,地形之复杂,较三角洲各县为甚。”[2]经过漫长的自然与人为的改造,现今我们所见的中山地形地貌形成了。但是要进一步了解中山山水与城市的关系,就要先熟悉一下中山现有的地貌类型及其分布。根据地貌的形态、成因、物质、年龄等要素,可以将中山的地貌分为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四大类。

低山方面。中山市最高点为海拔531米的五桂山主峰,它由燕山运动时期的花岗岩侵入体构成。由于受到明显的东北向、西北向地质构造的影响,山体和山脊呈东北—西南走向。五桂山整体南陡北缓,北坡与箭竹山(海拔371.0米)、白云顶(海拔367.0米)等高丘陵相连,并进行过渡;南坡则由于被断裂斜切而在300米左右的高度以急坡(30—40度)陡降到平原(海拔约10米)的高度,形成了一列长约5公里的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崖,所以山体显得高大险峻。

丘陵方面。中山的丘陵地貌主要分布在五桂山周围。丘陵由多种岩石组成,其中,以花岗岩所占面积比重最大。高丘陵常与低山连在一起,并且可以清楚显示出东北、西北的主山脉走向;低丘陵由于受到流水的切割而显得比较破碎,但常与高丘陵一起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丘陵系列。我们肉眼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的有卓旗山丘陵系列、长腰龙丘陵系列、大尖山丘陵系列、南台山丘陵系列、白云径丘陵系列等。

还有一种叫“残丘”的地貌,是蚀余山的一种,即准平原上残留的孤立山丘。一般高度不高,由坚硬的岩层组成。中山境内的残丘多零星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平原之上,属于过去海侵时期形成的岛屿。现在的黄埔石岭、乌珠山等残丘的边缘都可以看到古海蚀的遗迹

丘陵可以按不同成因及高度做出分类。按相对高度分为:200米以上为高丘陵,200米以下为低丘陵;按坡度陡峻程度分为:大于25度称陡丘陵,小于25度称缓丘陵;按不同岩石性质组成可分为:花岗岩丘陵、火山岩丘陵以及各种沉积岩丘陵,如红土丘陵、黄土梁峁丘陵等;按成因又可以分为:构造丘陵、剥蚀—夷平丘陵、火山丘陵、风成沙丘丘陵、荒漠丘陵、岩溶丘陵及冻土丘陵等。

丘陵和台地的概念非常容易混淆,因为两者通常结伴出现。中山市内的台地由于其高度低、受切割程度小、顶部相对平齐而有别于丘陵。它们多分布在沙溪、大涌、南朗、翠亨村、三乡以及环城、东区、张家边等丘陵的边缘。(www.daowen.com)

组成台地的岩石也多种多样,有燕山运动时期的花岗岩、加里东期(寒武纪—志留纪)的混合岩、寒武纪的石英砂岩等,其中以花岗岩台地所占面积最大。台地表面多以残积的厚层红土覆盖,全风化层一般在5米以上。现在我们仍然能在沙溪镇象角狮山看到台地边缘的古海蚀遗址。

平原方面。根据中山市内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把平原分为海积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冲洪积平原和沙堤沙地三种。

第一种,海积冲积平原,即我们常说的沙田地区。中山市66%的陆地都是海积冲积平原,主要由西江以及北江所带来的泥沙在古海湾淤积而成,分布在北部、西南部和南部,其中以北部平原为最大。其地貌特征表现为地势平坦,一般都在海拔2米以下。

第二种,冲洪积平原。由于市内的河流短小,所以中山市内的冲洪积平原规模也小,仅占全市陆地面积的3.4%左右。[3]我们可以看到的冲洪积阶地分布在坦洲镇的申堂、埔顶和月环等地;规模较大的冲积扇则分布在三乡镇的平岚至中山温泉一带。

第三种,沙堤沙地。中山境内的沙堤以南朗的龙穴至翠亨村镇的崖口一带最为典型。这里的沙堤长达4.2公里,宽度可达200—300米。沙堤多形成于晚全新世时期,多为纯质石英砂结构,是良好的建筑和玻璃制造材料,这也是中山河道沿线分布大量沙场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