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山自然地貌发展时期与燕山运动

中山自然地貌发展时期与燕山运动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在形成今天相对稳定的地貌形态之前,中山早在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就奠定了市内山河大势的基本格局了。我国的许多地区,包括中山,在晚三叠世到白垩世时期间发生过广泛的地壳运动,因为受到强有力的挤压,褶皱隆起,成为绵亘的山脉。北京附近的燕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故地质学家把我国出现在这个时期的强烈的地壳运动统称为“燕山运动”。中山现存的海蚀地貌基本也形成于这一时期,例如位于黄圃的海蚀遗址。

中山自然地貌发展时期与燕山运动

“中山县(1925年前为香山县)为珠江三角洲之一部分,本县地形,一般显示河口三角洲之特征,冲积现象至为发达。”[1]在形成今天相对稳定的地貌形态之前,中山早在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就奠定了市内山河大势的基本格局了。

中生代开始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结束于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所以中生代是一个板块、气候和演化改变极大的时代。

“燕山运动”是我国地质学家以北京附近的燕山为标准地区对某种特定地壳运动的命名。我国的许多地区,包括中山,在晚三叠世到白垩世时期间发生过广泛的地壳运动,因为受到强有力的挤压,褶皱隆起,成为绵亘的山脉。北京附近的燕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故地质学家把我国出现在这个时期的强烈的地壳运动统称为“燕山运动”。

在中生代(距今约2.51亿年至6500万年),大规模的花岗岩在燕山运动时期侵入,伴随着岩层的断裂活动以及北部断陷盆地的形成,为市区北部大幅度地沉降为五桂山北麓广大第四系平原的沉积奠定基础。香山群岛随着伶仃洋水域冒出若干孤岛而出现,南北海床上升,中山的地形地貌基本形成。(www.daowen.com)

在晚更新世中期到晚期(距今约4万年到1.2万年),中山的地表形态经历了一次从河流冲积平原到古三角洲平原,再到河流冲积平原并形成阶地的过程。

在中全新世时期(距今约8000年),几万年间,伶仃洋与珠江口冲击的河流不断进行反复的此消彼长的较量,在距今约5000年时终于分出胜负,沉积作用使低山丘陵台地的边缘有较为狭窄的冲积平原出现。中山现存的海蚀地貌基本也形成于这一时期,例如位于黄圃的海蚀遗址。三角洲平原逐渐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推进,并且与之前形成的冲洪积平原嵌连,中山市域的内陆面积不断扩大,但形成较为缓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