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曹操的文武臣将:才华横溢、勇武无敌

曹操的文武臣将:才华横溢、勇武无敌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曹操早已今非昔比,身边人才济济,谋臣勇将如云。曹操曾被卷入官司,夏侯渊主动替曹操入狱,令曹操深受感动,后来曹操多方奔走积极营救,救出夏侯渊。夏侯渊还娶了曹操的小姨子为妻,二人成了连襟。曹操当时行奋武将军,以夏侯惇为司马,夏侯渊为别部司马。以后乐进和于禁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成为曹操手下最能打的主力战将,也是曹操版的五虎上将中的成员。这三位生猛的仁兄随后即将上场。

曹操的文武臣将:才华横溢、勇武无敌

曹操早已今非昔比,身边人才济济,谋臣勇将如云。

曹操最早起家靠的是曹氏本族的叔伯兄弟,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检验,这已成为真理。曹操初创大业,前途未卜,并不为世人看好,曹操率领数千人马讨伐董卓,在很多人看来就是送死,既然是送死, 自然没人愿意去,曹操能用的也只有曹氏宗族。曹操的自家人除了曹氏,还有夏侯氏,曹家军中,两者的待遇和受到的信任几乎没有分别,既然是两姓,为何不分彼此?这还要从曹家和夏侯家的关系说起。

曹与夏侯本一家:

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虽然过继给曹家,但跟本家仍有联系,毕竟是亲戚,打断骨头连着筋。

曹氏、夏侯氏都是豫州沛国谯县人。但是曹氏自曹腾起,门第兴盛,曹家族人很多都因曹腾的关系,步入仕途,在朝为官。曹氏门第因之显赫。曹腾身历数朝,汉桓帝等都对他信任有加,养子曹嵩做过太尉;弟弟曹褒官至颍川太守,曹褒儿子曹炽官至侍中、长水校尉;另一个堂侄曹鼎做到了尚书令

反观夏侯氏,祖上从未有人做过大官,至多只能算土豪,政治上并不强势。

为谋求发展,夏侯氏利用自己跟曹嵩的关系逐渐向曹氏靠拢。曹氏虽然靠曹腾发迹,但在士大夫中口碑不错。夏侯氏中夏侯惇夏侯渊(夏侯渊为夏侯惇族弟,则他们至少不是同一祖父)都看中了在士大夫口中颇有声誉的曹操。

夏侯惇(?一220),字元让,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十四岁时才拜师读书。夏侯惇读书虽晚,但十分尊师重道,对老师很尊敬,天地君亲师,老师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偏偏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羞辱夏侯惇的老师,夏侯惇听说后,二话不说提刀直奔仇家而去,砍死了欺辱他老师的人,从此,夏侯惇在家乡就出了名,无人敢惹。

夏侯渊,字妙才,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夏侯惇族弟。

当时曹操正辞职在家,夏侯惇、夏侯渊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时机接近曹操。

曹操曾被卷入官司,夏侯渊主动替曹操入狱,令曹操深受感动,后来曹操多方奔走积极营救,救出夏侯渊。从此,两家的关系更为紧密。

夏侯渊还娶了曹操的小姨子为妻,二人成了连襟。

曹操在陈留起兵,夏侯惇、夏侯渊率先来投奔。曹操当时行(临时代理)奋武将军,以夏侯惇为司马,夏侯渊为别部司马。而两个堂弟曹仁和曹洪(曹操、曹仁和曹洪互为堂兄弟)也以别部司马跟随曹操。

曹仁(168—223),字子孝,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从小就爱骑马打猎,曹操起兵,曹仁自然也追随在曹操身边。

曹洪(?—232),字子廉,豫州沛国谯县人(今安徽亳州)。 汴水之战,曹操大败,连马都丢了,要不是曹洪在危急时刻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曹操在汴水就殉难了,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魏国。曹洪将马让给曹操, 自己徒步随行,又找船将曹操送过河,在战场救了曹操一命。

夏侯兄弟、曹家兄弟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曹操的忠诚,曹操终其一生也对夏侯和曹氏宗室子弟们给予了最大的信任。曹操一生多疑,身逢乱世也不得不如此,但对这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曹操做到了共患难、共富贵。

汴水之战后,又是夏侯惇陪着他一起到扬州募兵。

曹操做了兖州牧,立即任命已经升为折冲校尉的夏侯惇兼任自己先前担任的东郡太守,征徐州时又让夏侯惇留守兖州。这时候,曹操只有兖州一块地盘,让夏侯惇看家,曹操对夏侯惇倚任之重可见一斑。

帐下大将:

乐进(?—218),字文谦,阳平卫国(今河南清丰)人。乐进个子不高,长得也其貌不扬,但打起仗来却特别勇敢。

起初,乐进只是曹操帐下一名小吏,但近水楼台先得月,因为在曹操身边的关系,乐进很快被慧眼识才的曹操发现,曹操善于用人,对于这一点,连曹操的敌人诸葛亮孙权等人也不得不承认。曹操为了扩充兵员,派乐进回乡招兵,很快乐进就带着一千多人归来,圆满完成招兵任务,令曹操刮目相看。

有人也许会问,不就招了一千多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罗贯中的小说里,战争动辄就是十几万、几十万人的规模,一千多人实在微不足道,但罗贯中先生写的是小说,既然是小说就得允许人家做艺术加工,进行合理的想象,把几万人吹成几十万,也很平常。

罗贯中先生坐在家里写小说,他想当然地认为只有几十万军队大场面的混战才壮观,才有气势,至于那几十万人从哪里找,又如何供应这样庞大军队的粮草,就不在他老人家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只要小说够精彩就行。

后汉三国年间,由于连年的天灾人祸,人口跟汉朝兴盛时已没法比,兵自然也不多,罗贯中写的官渡之战袁绍有七十万大军,过于夸张,当时全国的军队,大小军阀的兵力总和也只能勉强达到这个数,袁绍自己无论如何是养不起这么多兵的。

话说回来,曹操在兖州时,手下也只有几万人,乐进在自己的家乡,一次能召来一千多人,实在不容易。

于禁(?—221),字文则,兖州泰山郡巨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于禁最早是鲍信的部将,黄巾军攻入兖州时,鲍信招兵,于禁带着一伙人投奔鲍信打黄巾,后来鲍信战死,曹操做了兖州牧,这时于禁在王朗手下,王朗觉得于禁是个人才, 自己又是文官,让这么一个能征惯战的武将留在自己身边实在屈才,就把于禁推荐给了曹操。曹操找于禁谈话,经过一番了解,曹操发现于禁是个将才,就把于禁留在身边带兵。

以后乐进和于禁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成为曹操手下最能打的主力战将,也是曹操版的五虎上将中的成员。另外三人分别是张辽、徐晃、张郃。这三位生猛的仁兄随后即将上场。但这三人跟前两个不同,他们的身份比较特殊——降将。此时张辽的主公是吕布,徐晃的主公是杨奉,而张郃的主公是曹操现在的大哥、未来的敌人袁绍。

典韦(?—197),兖州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人。典韦跟乐进两人在身材上简直是两个极端,典韦高大威猛,乐进则短小精悍。典韦跟夏侯惇经历相似,也曾是一位快意恩仇的豪侠。

典韦跟襄邑刘家关系很好,而刘家跟睢阳的李永有血海深仇,典韦决定为自己的好友报仇,但李永当过富春县令在当地很有势力,而且因为亏心事做得太多,平常出入都带着一大堆保镖,保卫工作做得相当严密,想要找机会下手并不容易。

典韦为了杀李永,特意找来一辆马车,并在车上装满美酒佳肴装成上门送礼的人,典韦将马车停在李家大门外,专等李家开门,因为平常给李永家送礼的人特别多,所以典韦的举动并没引人注意。

等李永一大早走出门,典韦装作上前施礼,等走到李永跟前,突然掏出藏在怀里的匕首照准李永的胸口就是一刀,将李永杀了。这时李永的老婆正在旁边,典韦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连李永的老婆也一起杀了,整个过程发生在几秒钟之内。这时正是一大早,李永的家也在繁华路段,街上人很多,大家被典韦的这一系列动作给弄傻了,全都愣在那里。

典韦杀完人,从车上取下手戟,大摇大摆沿着大街出城扬长而去,街市上的人有好几百,没人敢阻拦,李家的保镖打手听到消息拿着刀枪棍棒追出来,却也不敢靠近。所谓追,其实就是远远地保持距离,一路尾随地把典韦送出来。走了四五里路,典韦遇上接应的同伴,就这样圆满地完成刺杀任务。经过这事,典韦在当地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关东联军起兵讨伐董卓,典韦也从军入伍,投到张邈军中,当时军中的牙门旗也就是帅旗很大,旗杆也粗重,一般人根本扛不动,但典韦只用一只手就能轻松举起帅旗,这让他的上级司马赵宠惊叹不已,后来把典韦推荐给了夏侯惇。

典韦跟着夏侯惇打了几仗,表现出色,夏侯惇见典韦勇力过人,为人质朴忠厚,武艺出众,就推荐给了曹操当贴身侍卫。从这之后,典韦就一直忠心耿耿地追随曹操,不离左右,保护曹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曹操的谋士智囊:

说到曹操的谋士,在三国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真可谓人才济济。曹操堪称伯乐,知人善任,不仅能招而且会用。曹操手下的这些谋士,个个都是熟读经典,精通韬略。要让这些人真心服气,没真才实学、雄才大略是镇不住的,能识人,会用人,乃是古往今来成就大业者的共同特征,而曹操在其中亦是佼佼者。

曹操能成就一番霸业,谋士们功不可没,而曹操的谋士也确实很多,在人才储备和使用上,曹操比刘备和孙权占有绝对优势,仅仅从数量上比较,就不在一个层次,刘备、孙权之所以没能统一全国,人才匮乏始终是软肋。

曹操谋臣如云,若列出来,再一一介绍他们的经历特长和他们的传奇人生,那是可另写一本书的。这里只说几位主要的谋士。

曹操在兖州已有了自己的参谋班底,虽然还只是个雏形,但已经具有相当实力。曹操在攻城略地的同时也在访求贤士,四处搜揽人才为己所用。以后陆续有很多人加入进来,这里只说曹操在兖州时的几个谋士。

王佐之才——荀彧,曹操的首席谋士、军师

在曹操阵营中,荀彧的地位相当于刘备阵营的诸葛亮。这是个在历史上颇多争议的人物,关于他的事后面还要详说。

荀彧( 163—212),字文若,豫州颍川郡颍阴(今河南许昌)人。

东汉时,地处中原腹地的颍川乃是经济文化繁盛之地,名士辈出。朝中许多高官都是颍川人,颍川有许多以诗书传家,世代为官的家族。这些家族人脉宽广,又精通儒学经典,几乎垄断仕途,族中子弟多在朝廷为官,这又为后生晚辈进入仕途提供了便利,如此往复循环,成就了东汉一朝的儒学世家。荀彧出生的荀氏家族就是其中之一。

荀彧的祖父荀淑,字季和,做过朗陵县令。别看官不大,政治影响力却不可小觑,那时著名的名士王畅、李膺都曾拜荀淑为师。

王畅(?—169),字叔茂,兖州山阳郡高平县人。

王畅当过齐王的国相、司隶校尉、南阳太守,四次征拜尚书令。

李膺(110—169),字元礼,豫州颍川襄城(今河南襄城)人。李膺做司隶校尉时因与太学生交游广泛,并反对宦官专权而闻名于世,是太学生心目中的“天下楷模”,时人以成为李膺的座上客为荣,视之“登龙门”。

李膺的名气极大,其好友陈蕃、杜密、王畅等人也备受士大夫崇拜。太学生视他们为正义和知识的化身。(www.daowen.com)

当时人编了顺口溜:“天下模楷李元礼(李膺),不畏强御陈仲举(陈蕃),天下俊秀王叔茂(王畅)。”

王畅、李膺在当时都是名士领袖,偶像级人物,能让这两位拜服,荀淑的知名度和影响可想而知。

荀淑有八个儿子,人称荀氏八龙。荀彧的叔叔荀爽就是那个被董卓刻意提拔,只用了三个月从布衣百姓变三公传奇人物,董卓之所以越级提拔荀爽就是看中了荀家的名士大族背景,拉拢名士们向自己靠拢。

荀彧的父亲荀绲做过济南相。荀彧年轻时名气已经很大。南阳著名人物鉴赏家何颙,对荀彧评价极高,称荀彧有王佐之才。

年轻的荀彧也是一位翩翩佳公子,长得仪表堂堂,又出自书香门第,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自然也吸引了不少年轻姑娘的芳心。但荀彧的婚姻却跟诸葛亮一样颇有戏剧性。东汉是个宦官猖獗的时代,尤其是掌权的大太监权势极大,就算是朝廷高官也无人敢惹,中常侍唐衡有个养女到了该嫁人的年纪,就想找个名士把女儿嫁了,但名士们又有谁愿意娶个太监的女儿, 自降身价呢,名士是最看重出身的,以清流相标榜的他们又岂肯与浊流的宦官势力联姻。

起初,唐家想把女儿嫁给汝南名士傅公明,但傅公明死活不愿意,宁死不从。荀彧的父亲荀绲得知后,认为这是巴结中常侍的好机会,也没征求荀彧的意见就自作主张为荀彧定了这门亲。因为荀彧的品德高学问好,并未因此受到太大影响,换成旁人,恐怕早就名誉扫地了。

董卓掌权时,荀彧正好也在洛阳,荀彧见董卓独断专行倒行逆施,知道董卓得不到士大夫的支持,垮台是迟早的事,京城早晚必乱,于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托人找关系谋求外任,后来干脆辞官回乡。

荀彧的家乡颍川离洛阳很近,战略地位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荀彧预感到天下即将大乱,而与京师近在咫尺的颍川必定首当其冲。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荀彧不想做鱼,也不忍心看家乡父老遭受兵火,劝父老尽早远离此地,可惜大家没把这个年轻人的劝告放在心上,荀彧苦劝无效只好自己收拾包袱准备到外地避难,正好冀州牧韩馥派人来请,于是,荀彧带着家人离开家乡踏上去冀州之路。

荀彧到冀州不久,冀州易主,新任冀州牧袁绍也是名士出身,且是东汉名门,名望势力远在荀氏之上。

作为新生代名士领袖的袁绍对出身背景相似的荀彧也特别看重,对荀彧礼遇有加,荀彧的弟弟荀谌,字友若,跟同为颍川人的辛评、郭图也都在袁绍手下做谋士。

袁绍看好荀彧,荀彧却不看好袁绍,而相中了曹操。

这时的袁绍正处于事业上升期,人气很高,曹操还是个要靠袁“关照”的小弟。初平二年(191),曹操还只是一个奋武将军,地盘也只有可怜的东郡,但荀彧仍毫不犹豫地投向曹操。这在当时人看来有些匪夷所思,但这也正是荀彧的高明之处,荀彧看好了曹操,他认定此人是当世英雄,也只有他可以平定天下,令饱受涂炭之苦的百姓远离战火烽烟。

曹操早就听说过荀文若的大名,听说荀彧来投自然十分高兴,热情招待。交谈之下,曹操发现荀彧才华出众、见识不凡,高兴得像捡到宝贝,曹操对众人说:“文若就是我的张良啊。”当下任命荀彧做自己的司马,这时荀彧才二十九岁。

荀彧没有辜负曹操对他的期望,在曹操戎马生涯中几乎每个重要的时刻,都能看到荀彧的敏锐智慧。

荀彧统揽全局,眼光长远,为曹操争雄中原出谋献计。荀彧虽比曹操小几岁,但曹操一直对荀彧十分敬重,不但言听计从,甚至将自己的根据地,连同受挟制的汉献帝,都交给荀彧全权掌管。

曹操把自己的大后方完全交给了荀彧,曹操一生多疑,但对荀彧的信任倚重却超出想象。而荀彧也兢兢业业地干好自己的本职,让远征在外的曹操免除后顾之忧,全力在战场上打拼,两人一主内一主外,配合默契。

在曹操的信任与充分放权下,荀彧的治国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荀彧就如曹操所说,堪比高祖的张子房,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每当曹操有疑难必向荀彧求教,荀彧也通过书信为曹操解疑释惑。曹操说得没错,荀彧就是他的张良,甚至比张良的作用更大。

荀彧不但才华出众,而且知人善荐。他先从袁绍,袁绍待之如上宾,而且当时袁绍的势力远远大于曹操,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从袁绍府邸出走投靠曹操。

人才的流失,似乎预示了袁氏未来的命运。与荀彧做出相同选择的还有郭嘉,当时两位最具才华的谋士不约而同地投向曹操,表明曹操已经渐渐得到名流士大夫的认可。

荀彧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此后他又陆续向曹操推荐了一大批人才,这其中包括了像郭嘉、程昱、戏志才、钟繇、司马懿这样大名鼎鼎的人物。荀彧更让人信服的是他高风亮节的道德风范。他为人谦和有礼,折节下士。不仅曹操对他礼敬有加,同僚下属也对其推崇备至。

被曹丕称颂为“一代伟人”的著名谋士钟繇,对荀彧佩服得五体投地,称荀彧为颜渊再生,所谓“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彧然”。司马懿更不吝溢美之词说:“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司马懿是何等人物,不必多介绍,他能对一个人推崇到如此地步,十分罕见。不单司马懿,传说曹操也曾三顾茅庐请荀彧,不知是否确有其事,但曹操对荀彧的重用几乎可以用依赖来形容。

荀彧北上冀州后,董卓派李傕、郭汜到关东抢劫,颍川成了重灾区,留在颍川的人很多都成了李傕、郭汜的刀下之鬼,荀彧的先见之明让他得以远离兵祸保全身家。

程昱 ( 141—220),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县人。

184年,黄巾军起事,各地群起响应,程昱的家乡东阿县所在的兖州是黄巾军活跃的地区,也被卷进战火,东阿县丞王度直接起兵响应黄巾,并带人火烧府库,制造声势。顷刻间,大火燃起的浓烟弥漫全城,王度趁机率领一帮手下鼓噪呐喊,虚张声势,一来给自己壮胆,二来借以威慑县署。

起初颇为顺利,在他们的一番造势下,县城陷入一片混乱,县令大人带头逃跑,百姓见县令都逃了,也跟着纷纷逃进县城附近的渠丘山避难。

混乱中,人心惶惶,大家只顾逃命,只有年轻的程昱冷静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在程昱看来,王度这些人不过是乌合之众,所以程昱虽然也出了城却没有走远,反而派人去打探王度等人的动向。

不出程昱所料,王度等人见百姓逃散,只剩空城一座,并未趁机据守,而是出城,在城西五里外安营。人蠢到这个地步简直无药可救,程昱也因此看清了王度等人不过是想趁机劫财,并无远略,心中已然有了对敌之策。

程昱找到县中大户薛房说:“如今县令大人不知所踪,王度等人虽猖狂一时,但我观此辈并无勇略,不费力气得来的城池却不守,这说明他们并不可怕,不过想趁乱劫财生事,现在他们主动弃城,这正是天赐良机,我们与其躲在山里不如回县城去,县城城墙高大,粮食又多,足够坚守,再找回县令大人齐心协力共同守城,如此,大家才能真正安全。藏身于深山之中并非万全之计,一旦被王度等人发现藏身之地就更危险了。只要我们在县城守上数日,王度等人抢不到财物又没有粮草,势必瓦解,还请您早拿主意。”

听了程昱的分析,薛房等县中的几个头面人物商议后,觉得有理,但几个大人物同意了,百姓和县中小吏却说什么也不肯出山回城,程昱费尽口舌,众人就是不为所动。

跟这些小民百姓说不清楚,只有用计了。

程昱找来几个人,让他们骑着马拿着旗帜跑到不远处的东山上摇旗呐喊,假扮做叛军在那里虚张声势,装作发现了躲藏的百姓的样子,与此同时,薛房等人按程昱的吩咐,看见东山上的人后,便在人群中大喊“贼人来了,快跑哇”,百姓和小吏们不知真伪,完全被忽悠了。

这时程昱、薛房等人按事前商量好的,带头往县城跑,百姓又惊又怕都跟着跑,就这样一口气跑回县城,在途中还顺便把已经逃跑的县令大人给捡了回来。

在程昱的指挥下,大家从慌乱中镇静下来,开始布置守城。等王度一伙发现县城又被人重新占领,再回来攻打时,城里已经有了准备。

王度攻城不下,正欲退走,程昱瞅准机会率吏民开城追击大破叛军。王度败走,东阿县的反击保卫战最终在程昱的指挥下以胜利告终。

初平年间,兖州刺史刘岱曾辟召程昱,但程昱对刺史大人的邀请十分冷淡。当时刘岱处于袁绍、公孙瓒两大势力之间,不得不两面讨好。袁绍的家人曾住在刘岱处,公孙瓒也派从事范方带兵屯驻兖州,帮助刘岱保境安民。

但不久,公孙瓒跟袁绍闹翻,两家兵戎相见。开始公孙瓒一度占据上风,随即以胜利者的姿态派使者向刘岱要人,要刘岱将袁绍的家眷交给自己,并命令范方:“如果刘岱不交人,就把部队撤回来,等我打败袁绍再找刘岱算账。”

刘岱虽然也是一方诸侯,但实力最小,哪方也不敢轻易得罪,公孙瓒的要求令被夹在中间的刘岱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刘岱召集部下开会,商议对策。但讨论半天也讨论不出一个结果,因为想要两边都不得罪,拿出一个让双方都接受的方案,实在太难。

刘岱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兖州别驾王彧向刘岱推荐程昱:“听说程昱此人甚有谋略,上次就是他平定了王度叛乱,不如将他请来,彧许他会有办法应对眼前的危机。”

这时的刘岱已经是病急乱投医,赶紧令人把程昱请来。

程昱听了事情的原委,沉思良久,说道:“大人想两边都不得罪是不可能的,只有支持一方,方为上策。小人以为大人还是支持袁绍为好,因为袁绍离我们近,公孙瓒跟我们之间还隔着袁绍,远水难救近火。所以与其得罪袁绍不如跟公孙瓒决裂。袁绍在近,若有事,朝发夕至。而且依小人看来,公孙瓒并非袁绍对手,早晚会被袁绍吞并。”

刘岱听从了程昱的建议,没有把袁绍的妻小交给公孙瓒的人,于是范方带着部队撤离了兖州。

过了不久,公孙瓒果然被袁绍打得大败,因为之前刘岱选择支持袁绍,这才避免一场大祸。刘岱听从了程昱的建议,事后看,完全对了。为感谢程昱,刘岱表奏朝廷任命程昱为骑都尉,程昱却借口有病婉言拒绝。在未遇明主之前,程昱并不打算出山。

黄巾军攻入兖州,刘岱战死,之后曹操做了州牧。

曹操到兖州后,听说了程昱的大名,也派人来请。程昱接到邀请,没有丝毫犹豫,马上打点行装上路,家乡人对程昱的举动都十分不解,说:“前任刘刺史请您去做官,您百般推辞,现在曹州牧刚来找你,你就急不可待地前往,前后反差如此之大,不知所为何故?”程昱笑而不答。

程昱见了曹操,一番畅谈后,曹操对程昱特别满意,于是任命程昱做寿张县令。程昱跟荀彧成为曹操的亲信谋士。不久的将来,这两人就将肩负起拯救曹操的重任,曹操很幸运能得到两位智谋之士的辅佐。曹操很快就会知道两人对自己有多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