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袁绍取冀州,群雄争霸,184-196年

袁绍取冀州,群雄争霸,184-196年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袁绍下手的对象就是之前把他关起来的冀州牧韩馥。再说冀州牧韩馥见天下豪杰归心袁绍,袁绍势力日渐膨胀,对自己构成直接的威胁。说到这里还要交代一句,当时人乡土观念特重,颍川人韩馥到冀州后,对冀州士大夫等冀州本土势力不冷不热,对颍川的老乡却格外热情。在袁绍取冀州的过程中,这些名士兼老乡,不仅出卖自己的恩主,还积极为袁绍献计献策。

袁绍取冀州,群雄争霸,184-196年

战争硝烟还未散尽,关东联军又陷入争夺地盘的内部火拼中,彼此混战。

讨董战争结束后,董卓的势力被限制在潼关以西的关中,关东处于群雄割据的状态。在讨董战争中,各方势力趁机壮大,他们打董卓不积极,打起友军来,却异常凶狠。

本来关东联军无论在兵力上还是在控制的地盘上都远比董卓占优势。如果关东的各路人马能同心协力,打败董卓不是没有可能,一个孙坚就把董卓打出了洛阳,若是诸路联军齐头并进,董卓恐怕连关中也保不住。但关东诸侯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干的却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打董卓是假,借机光明正大地招兵买马壮大势力才是真。

在搞兼并方面,盟主袁绍起了先锋模范作用。袁绍下手的对象就是之前把他关起来的冀州牧韩馥。盟主带头搞内斗,联盟的前景可想而知。

这时袁绍屯兵河内郡,袁绍充分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招兵买马,扩充实力,靠着袁氏名门四世三公的旗号,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投奔,张扬就是其中之一。

张扬,字稚叔,并州云中人。汉灵帝组建西园禁军时,曾召各地军校到京城,并州刺史丁原派张扬带兵到洛阳向蹇硕报到,蹇硕被杀后,张扬归属大将军何进,何进派张扬回并州招兵才招到千余人,传来消息京城大乱、何进被杀。董卓掌权后,张扬留在了上党。关东兵起,张扬率部响应,领兵攻打壶关,却打不下来,听说袁绍在河内,正在招人,就率部前来投奔。

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也来投奔袁绍,与张扬的部队都驻扎在漳水。

不久,又一员大将麹义前来投奔。麹义原是韩馥部将,后跟韩馥闹翻,动了手,结果人单势孤的麹义打了败仗。他知道袁绍跟韩馥有过节,而且早就在打冀州的主意,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于是大将麹义义无反顾地投入袁绍的怀抱。

于夫罗投奔袁绍后,很快又后悔了,再次叛逃。于夫罗想让张扬跟自己一起走,但张扬不干,于夫罗干脆武装劫持张扬,带着张扬一路南下。袁绍听说于夫罗叛变,派新归附的大将麹义率兵追击,在邺城以南追上了匈奴兵,并将其击败。于夫罗劫持张杨南下来到黄河北岸的黎阳,击败度辽将军耿祉部屯兵黎阳。

群雄逐鹿的中原战场上,于夫罗所率领的匈奴兵是一支特殊的部队,他们原本是归附汉朝的塞外游牧民族,偏偏卷入中原混战。虽然于夫罗没什么名气,但他有个孙子却不得不提——刘渊。就是此人后来终结了大一统的西晋,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纷争。

再说冀州牧韩馥见天下豪杰归心袁绍,袁绍势力日渐膨胀,对自己构成直接的威胁。这才是真正的心腹之患,心中不免忧惧。这时袁绍的军粮还要靠韩馥接济,韩馥为压制袁绍,就在军粮上打起了主意,故意克扣、缓发,诸如往粮食里掺沙子,以次充好的事也没少干。

袁绍也知韩馥是故意使坏,但现在吃着人家的也不敢闹翻,只好忍气吞声,每天在大营里唉声叹气。谋士逢纪见状便献计道:“将军要成就大事,需先跨有州郡,不然难以久存,仰人鼻息,看人脸色,终非长久之计,早晚会被人吞并。冀州户口众多,富庶殷实,将军可取而代之。”袁绍听了,叹气说:“冀州兵强马壮,而我军中粮草匮乏,士兵连饭都吃不饱,取冀州谈何容易。恐怕到时冀州夺不下来反而连容身之地也没有了。”

逢纪近前一步道:“韩馥不过愚人一个,冀州可用计取之。将军可给公孙瓒写一封密信,邀他出兵共取冀州,约定事成之后平分土地。公孙瓒急于扩大地盘,一定肯出兵,韩馥听说公孙瓒打来必怕得要死,到时将军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劝其退位让贤,外逼内劝,韩馥素无胆略,仓促之中,会主动让位。到那时,将军您兵不血刃即可占据一州,何乐而不为。”

袁绍一听大喜,马上给公孙瓒写信请他带兵南下。公孙瓒接到信果然很听话,当即率军南下。

公孙瓒率军前来就是为了夺冀州,但名义上却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韩馥就算再蠢,也知道公孙瓒舞剑,意在自己。韩馥派兵屯驻安平企图拦阻。公孙瓒率军冲破韩馥军的拦截,一路杀奔邺城而来。

韩馥接到败报果然没了主意,这时,董卓已回长安去了,袁绍也带兵从河内回到延津。袁绍知道时机已到,马上跟进,名士颍川辛评、荀谌、郭图等人纷纷前来游说韩馥:“公孙瓒率幽州精兵南下,沿途郡县多有归降,袁车骑(袁绍自封车骑将军)率兵东来,未知何意,将军您处境危险啊。”

说到这里还要交代一句,当时人乡土观念特重,颍川人韩馥到冀州后,对冀州士大夫等冀州本土势力不冷不热,对颍川的老乡却格外热情。韩馥到任后将同为颍川人的辛评、荀谌、郭图等人召至冀州做自己的幕僚,原意是想让这些人为他出谋划策。

但袁绍来后,辛评、荀谌等人毫不犹豫站到了袁绍一边,将韩馥抛弃。在袁绍取冀州的过程中,这些名士兼老乡,不仅出卖自己的恩主,还积极为袁绍献计献策。

本就胆小怕事的韩馥,被辛评等人说得六神无主,只有任人摆布的份儿。韩馥随后问了一句历史上经常被用到的经典台词——如之奈何(怎么办)?

荀谌见韩馥已经上套,开始“循循善诱”:“将军自以为宽德仁厚天下归心,与袁本初相比如何?”韩馥老实地说:“不如。”又问:“临危不惧、智勇过人,比之又如何?”回答还是:“不如也。”再问:“世代为官、门生故吏遍天下,(与袁绍相比)又如何?”答:“我自己就是袁氏门生,如何比得。”

荀谌趁势步步紧逼:“袁将军的渤海郡名义是郡,实力却相当一州,今将军既自知不如本初,而袁将军乃当世俊杰,必不愿久居人下。冀州是天下重地,兵精粮足,而公孙瓒率幽州铁骑乘胜而来,锐不可当。若袁绍与公孙瓒联合,一南一北夹击将军,您还保得住冀州吗?袁将军是您老友,又曾共同举兵讨董。现在将军最好的选择是将冀州让于袁绍,袁绍一定对您感恩戴德,公孙瓒也必不敢再打冀州,这样您对外既有让贤的美名,对内也能保全身家性命。两全其美,将军还有什么可疑虑的!”

韩馥被说动了,这就要往袁绍等人挖的坑里跳。但韩馥虽然糊涂,手下还是有明白人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等冀州本土名士十分清楚冀州的实力和袁绍的处境,听说消息立即前来劝阻:“将军,冀州带甲百万、粮食可用十年。袁绍所部不过一支孤军,全靠咱们接济,就好比手掌上的婴儿,只要切断其粮草供给,他就会像没奶吃的婴儿,不用打就自生自灭了。怎么能把冀州拱手让给他?”

但此时的韩馥已经被灌了迷魂汤,再加上对冀州本地名士的排斥,不管手下冀州人如何劝,就是听不进去。韩馥说:“我本是袁氏故吏,才能远不如本初,让位贤者,古人所贵,我主意已定,诸位不必多言。”长史耿武等苦劝了一阵,见无法说动韩馥,只好摇头叹气地走开了。

韩馥的部将冀州都督从事赵浮、程奂率一万弩兵正驻守河阳,听说韩馥要让位,急忙从孟津顺河东下往回赶。

袁绍在朝歌清水口,赵浮、程奂率领数百艘战船、一万多人从袁绍大营旁敲着战鼓顺流而去,整整折腾了一夜。袁绍知道赵浮、程奂在故意向他示威,气得脸色发白。

赵浮、程奂回到邺城,见到韩馥苦劝:“袁绍军中无粮,撑不了多久就会自行瓦解,张扬、于夫罗新近归附,未必会甘心为袁氏效力,主公只需派我等带兵前往阻截,不过十数日,袁军必土崩瓦解,主公只需在府中静待佳音,何必忧虑。”

但蠢到底的韩馥根本不听,当天就搬进原大太监赵忠的私宅,派儿子捧着冀州牧的印绶去黎阳送给袁绍。韩馥在政治上的幼稚跟愚蠢还有关键时刻颍川名士的集体倒戈,再加上公孙瓒在外的“配合”,终于让袁绍如愿以偿当上冀州牧,从此有了自己的地盘。

颍川人辛评、荀谌、郭图事前已经投入袁绍的怀抱。共同的出身、政治利益让颍川名士归心袁氏。辛评、郭图更是成为袁绍集团的核心骨干,直至袁氏覆灭。(www.daowen.com)

在吸引颍川、汝南名士的同时,袁绍也积极招纳冀州本土士大夫加入。尽管从内心说,袁绍跟韩馥一样不喜欢冀州本地人,作为外来势力,袁绍跟冀州本地人始终有乡土隔膜,但袁绍虽然年轻,在政治上却比韩馥成熟得多,也聪明得多,这也是为什么袁绍能发迹而韩馥被淘汰的原因。

袁绍在酸枣大营跟曹操曾经有过一段对话,袁绍对曹操说自己要“南据大河,北阻燕代”,河是黄河,袁绍说的就是冀州,他早就相中了实力雄厚的冀州。

在袁绍的热情邀请下,一些原来在韩馥手下不如意的,还有那些游荡在河北的冀州名士纷纷前来投靠。

袁绍在诛杀宦官讨伐董卓的行动中为自己积累了足够的政治资本,袁绍的冀州成为与西北董卓集团对抗的另一个政治中心,袁绍的感召力和政治影响简直到了一呼百应的程度。

冀州广平人沮授、冀州魏郡人审配、冀州钜鹿人田丰纷纷来投袁绍。

冀州广平人,沮授,从小就志向远大,其家族在冀州也是呼风唤雨的角色,沮授有这样的背景仕途上也是一帆风顺,年纪轻轻就被举为茂才,前后做过两任县令。韩馥来后,也要照顾地方大族,沮授又做了韩馥的冀州别驾。袁绍自然也要关照地头蛇的利益,于是沮授又成了袁绍的别驾。不久之后,袁绍任命沮授为奋武将军,监军,统领各军掌控军权,相当于袁绍的国防部长。

袁绍成为冀州之主,给了前任韩馥一个奋威将军的头衔,没兵也没权,袁绍捡了天大一个便宜,美得连北都找不着了。

谋士沮授见主公兴致很高也忙着给袁绍戴高帽:“将军弱冠(二十岁)之年名扬天下,董卓废立,您又抗命出奔(实际是逃跑),如今兵不血刃收取冀州,那些黄巾贼、黑山贼,怎是您的对手,河北四州不久将唯将军之命是从,届时将军威震天下,广招四方豪杰,东向平灭群贼,西进讨伐董卓,迎接圣上返回旧都。将军建不世之功勋,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袁绍给韩馥的官是奋威将军。此时天下大乱,所谓将军封号多是虚号,就连袁绍那个车骑将军也是自己封的。董卓控制的朝廷当然不承认,不过,袁绍也不在乎,反正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想封什么官,刻个印就行了。

冀州魏郡人审配,从小仰慕名士气节,立志忠君报国做名士,跟沮授一样,审配家也是地方豪族。韩馥在时不怎么搭理审配,不搭理自然有不搭理的回报,审配等地方豪族对韩馥同样不买账。

袁绍来了之后,知道自己要想在冀州扎根不被赶出去,千万不能得罪这些地头蛇——地方豪族。刚刚上任的袁绍就派人请审配到州府做官,而且还是大官——冀州治中别驾。这是冀州地位仅次于州牧的高官,相当于二三把手,平时冀州的政务袁绍也交给审配,这是一个相当于袁绍“国务总理”的角色。

冀州钜鹿人田丰博学多识,乃智谋之士,冀州的风云人物,很有号召力,田丰家族在当地也有背景,所以田丰年轻时被推举做了茂才,在朝廷当过侍御史,后来太监专权,又发生党锢之祸,田丰为避祸弃官回乡。袁绍早听说过田丰的大名,掌权后,马上把田丰请来做谋士,为他出谋划策。

袁绍此举更多还是做给本地人看,那意思虽然我袁绍是外来的,但冀州还是冀州人的冀州。在对待冀州人的态度上,袁绍跟韩馥是五十步笑百步,彼此彼此。只能说袁绍更狡猾。

与此同时,南阳人许攸、逢纪,也先后成了袁绍的谋士。

袁绍府前门庭若市,用天下归心形容这时的袁绍并不算过分。

袁绍重用被韩馥排斥的冀州本土名士,在冀州站稳了脚跟,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在“对外战争中”,袁绍又击败了风头正盛的公孙瓒,遏制了后者南下染指冀州的企图,树立了威信。

袁绍在冀州对内向各方示好,对外击败公孙瓒,摆平各方势力,成为北方的新霸主。

与袁绍府前的热闹相比,过气下野的前任州牧韩馥府邸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无人理睬,门可罗雀。

袁绍新官上任,还没空理会韩馥,但拍马屁的人从来都不缺。袁绍新任命的都官从事河内人朱汉就属于此类。

朱汉从前是韩馥部下,但不受韩馥待见,现在来了新上司,朱汉觉得这是个既可报私仇又可巴结新上司的好机会,袁绍不好亲自出面, 自己正好可以充当马前卒,为袁将军分忧解难,以期在袁绍心里留个好印象,将来自己的前途必然一片光明。

说干就干,朱汉未经请示(也没法请示)自己做主带兵包围韩馥府邸,报仇的机会终于到了。朱汉亲自上阵,拎着刀就闯了进去,韩馥退到二楼躲了起来,朱汉没抓到韩馥,却抓住了韩馥的大儿子,当场将其双腿折断。

袁绍得知后,马上派兵将朱汉逮捕,杀了,并派人好言安慰韩馥:您别怕,兄弟我绝对没有害您的意思,都是手下人擅自抗命,我已经把朱汉杀了,大哥,你别多心,放心在这住,我袁绍决不能干对不起朋友的事。

尽管袁绍赌咒发誓,吓破了胆的韩馥再也不敢在冀州待了,请求搬家,态度坚决,袁绍“苦留不住”,只好答应。就这样,韩馥被赶出冀州,前去投奔陈留太守张邈。

倒霉的是朱汉,虽然出了力,却半点便宜没占到反而把命搭了进去。不过,朱汉也没白死,袁绍用他的命,把戏做了全套,在公众面前维护了自己的高大形象。

到了陈留的韩馥,还是没能逃过一劫。一次,张邈跟韩馥在一起闲聊,这时袁绍的使者到了,这位仁兄见了张邈就咬耳朵,好像在说什么机密,有意不让韩馥听到。

被晒在一边的韩馥很是尴尬,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在韩馥看来,袁绍使者此行就是冲自己来的。这时的韩馥已经无权无势,袁绍想杀他简直易如反掌。虽然袁绍想卸磨杀驴的心情相当迫切,但这事毕竟挺恶心,传出去有损他正人君子的形象,最好是韩馥知趣自己了断,省得自己动手。韩馥最终还是没让袁绍失望,韩馥也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干脆也别等人家动手, 自己了结吧。

走投无路的韩馥,起身离席,一个人默默走进厕所,用裁纸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