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迁都事大,难度丝毫不亚于换皇帝。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历经百年经营,宫殿苑囿、官寺府库,洛阳凝结了几代人的智慧与汗水,作为帝都,洛阳早已为天下共知,这里汇聚了四方财富,人文荟萃,公卿贵戚室邸相望,洛阳的繁华与富庶,令天下神往!洛阳乃首善之区,但这一切很快就会被董卓亲手毁灭。
董卓要迁都的消息不胫而走,公卿百官的家都在洛阳,谁想走?谁又愿意走!长安早已废弃多年,根本无法与繁华的洛阳相比,可谁敢反对!董卓知道百官不愿迁都,但此事他主意已定,迁是必须的,但董卓不愿亲自出面,便上表汉献帝,请求任命河南尹朱儁为太仆做自己的副手。使者带着诏书来见朱儁,朱儁却说什么也不肯拜受,使者见朱儁不受诏, 自己无法交差,也不走了。朱儁干脆明说,西迁长安必令天下骚动,我不能受诏。结果朱儁硬是顶住压力,没有接受任命。
董卓的意思是让朱儁代替自己领衔主持迁都之事,朱儁也不傻,坚决不背这个黑锅,不上董卓的贼船。
董卓没办法只好亲自上阵,召集文武百官开会。会上,董卓首先发言,大谈迁都应合石包谶,必将有利国家。董卓讲了半天,吐沫横飞, 口干舌燥。但董卓发现,下面一点反应都没有,百官一个个像木头一样立在那,全都低头,沉默不语,沉默是无声的反抗。
见此情景,董卓只好使出最后一招,挨个点名。董卓正要点名,三公之一的司徒杨彪发言了:“迁都改制,关乎天下安危,应谨慎从事。殷商盘庚迁都,引发民众不满,昔日关中被赤眉焚毁,已是一片废墟,本朝自光武帝定都洛阳已有百年,百姓世代居此,安居乐业,现在突然让他们背井离乡,恐百姓骚动,更加之宗庙社稷都在此。迁都,一切均需重建,耗费巨大,国库空虚,恐难承受。石包谶乃妖妄之书,决不可信,还请相国三思。”
杨彪的话说出了百官的心声,大家虽然嘴上没说,心里都是这么想的,也都支持杨彪(当然是从心里)。
董卓见杨彪公然跟自己唱反调很不痛快,但杨彪德高望重在朝中很有威信,杨家也是四世三公的世家名门,论门第不在袁家之下,董卓还是给了杨彪几分面子,没有当场发作。
董卓很有耐心地对杨彪提出的困难逐一反驳:“关中土地肥沃,地势险要,当年高祖刘邦据关中而后东向定天下。至于房屋殿舍,陇右盛产上好木材,杜陵有当年汉武帝留下的砖窑可烧制砖瓦。布衣百姓愚昧无知,以大兵驱之,谁敢不从。”
杨彪也急了:“安土重迁,人之常情,安天下难,而令天下骚动,却只需一纸诏书。还请明公从长计议。”董卓也火了,这明摆着就是说自己迁都是错的嘛,董卓的脸晴转多云,阴沉似水,就差拔剑砍人了。董卓黑着脸冷冷地说道:“你想阻挠国家大计吗?”
大殿里顿时充满火药味,气氛紧张。
三公之一的太尉黄琬看风头不对,赶忙过来打圆场:“迁都事关重大,杨公也是为国家着想,他的话不无道理。”董卓拉着苦瓜脸也不答话,一时间,大殿上场面尴尬。
三公之一的司空荀爽见今天这个形势,知道说什么都没用,董卓主意已定,再多说,只能激怒董卓惹祸上身,赶紧过来和稀泥:“迁都也是迫于无奈,乃不得已而为之,若不是关东叛乱,相国难道愿意迁都吗?相国考虑的是,关东叛乱非一日可定,迁都乃平叛需要,相国是效法当年高祖据关中以安天下。”
荀爽的一番话让董卓稍微舒服了一些,这才勉强挤出些许笑容,宣布退朝。
太尉黄琬回家后连夜写表章,将迁都的弊端一一列出,希望董卓能回心转意。奏章送上去后,董相国并未批复,他用实际行动做了回答。
几天后,董卓以各地连续出现灾害为由,罢免了杨彪、黄琬,前面说过,出现天灾,三公是要承担责任的,好像这是他们的错,这是帝国的传统也是收拾政敌的手段。
不听话,就给我滚。这就是董卓的风格。
董卓用光禄勋赵谦代替黄琬、用太仆王允接替杨彪。换上来的都是董卓的亲信,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但他想不到的是几年之后,他会死在自己这个亲信手上,此人就是王允。
王允,字子师,并州太原郡祁县人。当年就是这个王允,在太监最嚣张的时候,上书检举揭发太监勾结黄巾军的叛逆罪行,可惜,他生不逢时遇上了昏君灵帝,结果王允非但无功,还险些把性命搭上,太监轻易化解了危机,便即刻反攻倒算陷害王允,要将王允置于死地,幸亏大将军何进和三公重臣纷纷求情,这才保住性命,但官是当不成了,京城也不能待了。
此后的几年,王允不得不四处逃亡、东躲西藏,在河内、陈留一带躲避追杀。
直到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掌权,才将王允召回京城做从事中郎。不久,王允升任河南尹,汉朝京师所在郡的长官不叫太守而叫尹,西汉都城长安地区的长官叫京兆尹,王允是京师地区行政长官。这是一个位高权重握有实权的官。
何进死后,董卓来了,王允并没有像杨彪等人那样跟董卓针锋相对,而是曲意逢迎,暗中反董。多年的官场历练,当年那个仗义执言嫉恶如仇的青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精明老练的政治权谋老手。王允很清楚,对付董卓,必须智取。王允的策略是曲线救国。
当杨彪、黄琬在朝堂上与董卓据理力争时,王允却在积极为董卓做事。看上去他跟杨彪等人选择的是相反的道路,其实是殊途同归, 目标相同,但手段不同,王允认为现在首要的是保存自己而后再伺机而动。
杨彪等人被免职后,王允走上前台。王允以自己卓越的政务处理能力迅速赢得董卓的信任。王允能受到何进、董卓前后两任执政的赏识,不是偶然的。任何时代,不论何人秉政,谁来掌权,都需要有真才实学、报国之心能独当一面的干才。
王允受到董卓重用,因为董卓需要有信得过的人为他处理繁杂的政务,只有王允跟他接近且精明强干,这样的人不用他用谁呢?
王允当上司徒,不久又被任命为尚书令,这是一个掌握实权的高官。东汉三公徒有虚名,所谓坐而论道是也,只具有象征意义,并不参与实际的政治决策,真正处理具体政务的是尚书,而尚书令是尚书的最高长官。
可见,董卓对王允已不仅仅是信任而是器重,但董卓暴虐无恩禽兽不如,稍有良知也不愿与他为伍。尽管他极力收买,无论是朝廷三公还是地方郡守,没几人领他的情,人心向背。(www.daowen.com)
董卓对背叛自己“忘恩负义”的关东诸侯恨得咬牙切齿,当年推荐这些人的城门校尉伍琼、督军校尉周毖等人偏偏在这个时候来找董卓,劝他不要迁都。董卓正为关东起兵而恼火,这时又想起往事,新仇旧恨交织,董卓对伍琼、周毖就是一阵怒骂:“当初,我初入京师,你们劝我礼用名士,我听了,结果这些人一到任,就起兵反对我,是你们出卖我董卓在先,我何曾亏待你们。”骂完,拉出去,砍了。
杨彪、黄琬听到消息吓得不轻,赶忙跑到相府认罪。董卓这时也冷静下来,自己以后还要用京城公卿,于是对两人好言安慰,又让两人做了光禄大夫。
朝廷内部暂时安定,洛阳城外却正好相反,对董卓构成威胁的不只关东诸侯,还有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屯兵扶风的皇甫嵩大军。
皇甫嵩,这位昔日沙场建功的名将,已不复当年风采。因为得罪当权太监屡遭打压,董卓掌权后,皇甫嵩的处境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比之前更糟。两人曾在一起共事,但董卓对这位名将甚是反感,总想找机会报复,只不过进京之后,忙着吞并丁原、拉拢吕布,废旧立新换皇帝,一时顾不上“关照当年的同僚”,让皇甫嵩过了一段太平日子。
洛阳城里尘埃落定,董卓终于腾出手,准备对皇甫嵩下手,跟对付京城里那些坐而论道的士大夫不同,要解决皇甫嵩并非易事。
皇甫嵩堪称灵帝朝屈指可数的名将,在军中朝中都有威望,董卓不论战功还是资历都远不如人。这也是董卓瞅皇甫嵩不顺眼的原因,对皇甫嵩,董卓既恨又怕,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此时皇甫嵩手里还有三万精兵。
董卓决定先解除皇甫嵩的兵权,用和平的方式。董卓以皇帝名义召皇甫嵩进京做城门校尉,皇甫嵩明知这是董卓的意思但也不敢违抗,乖乖来京城自投罗网。
皇甫嵩,这位当年叱咤风云的铁血名将,此刻仿佛变了一个人,接到诏书虽也曾一度犹豫,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屈服。
长史梁衍曾极力劝阻:“董卓废立天子大逆不道,天下尽人皆知,您在朝中素有威望又手握重兵,此时正可号召天下起兵勤王,讨伐逆贼董卓。关东义军必群起响应,到时里应外合,天下一举而定。将军若只身入朝,恐性命难保也无益于国,还请将军三思。”
但皇甫嵩主意已定,还是上路了。
跟皇甫嵩一起被征入朝的还有京兆尹盖勋,盖勋也是一位忠勇之士,此时盖勋身在长安本想与皇甫嵩联手对抗董卓,但皇甫嵩一走, 自己人单势孤、孤掌难鸣,也只好随之进京。就这样,西北军政大权全部被董卓掌控。
初平元年(190)二月十七日,东汉王朝正式迁都。汉献帝离开洛阳向长安进发,文武百官带着家眷一路随行。洛阳百姓被董卓军队逼迫,尽管不情愿,也收拾大包小裹,大小车辆,跟着往西走。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洛阳城被哭喊声、悲号声淹没,古都即将遭受浩劫。一幕幕人间惨剧正在上演,董卓的士兵趁火打劫,抢夺财物,闹得城里鸡飞狗跳。
望着眼前这座雄伟的都城,董卓知道,它不久后就将更换主人,而在这之前,他要亲手毁灭它,宁可将它化为一片焦土,也绝不留给敌人。
撤离之前,除了毁城,董卓还有一件他认为的大事要做,董卓派人将洛阳城里的富商大贾尽数缉拿,然后随意安一个罪名处决,财产全部没收,因此家破人亡的不计其数,而董卓跟他的手下却大发横财。
普通洛阳百姓的命运更为悲惨。
百万洛阳居民在董卓部众驱迫下,犯人一般被押解着踏上西去之路。一路上,号哭之声不绝于耳,加之地冻天寒士兵鞭打,沿路之上,不断有人倒下,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死亡之旅,活着的人没有时间去悲伤,甚至来不及掩埋亲人的尸体,因为他们也不知自己能不能活着走完全程,即使侥幸到了长安,迎接他们的也只是未知的命运。
从洛阳到长安漫长旅途,只有少数人有马车、牛车,大部分百姓只能徒步赶路,男女老少混在一起,根本走不快。
到了晚上,根本没地方住,少数几间民房也都被军队占用,百姓只能露宿街头。二月的天气,在寒冷的北风中,在外过夜,又缺吃少穿,因此冻饿而死的百姓比比皆是,后面的人根本不用担心迷路,因为沿途不断出现的尸体,成了无声的路标,指引着通往前方的路,景象之凄惨,让人不忍多看。
洛阳城里,皇帝走了,皇宫内眷和公卿百官走了,百姓也走了。偌大的京城成了一座空城,往日喧闹的都城,现在死一般沉寂。
只有董卓还没走。董卓在洛阳的数月,呼风唤雨,大权在握,好不威风!借迁都又大发国难财,心满意足,不过看着满目萧条的洛阳城,董卓心里不免也有一丝失落,“要不是袁绍那些忘恩负义的关东鼠辈,老子现在还在皇宫里搂着美人喝酒呢。”
想到此,董卓攥紧了拳头:“你们全都背叛了我,你们要为此付出代价,你袁绍跑了,可你叔叔一家还在!”想到这,董卓喊道:“来人!”旁边马上过来几个亲信校尉,董卓吩咐道,“去,到袁家将那一家叛逆全给我杀了。”“诺。”几个校尉领命而去。
董卓彻底翻脸了,他对士大夫失去了信心,与之分道扬镳。对那些跟他作对的人下了狠手,袁绍在外抓不到就拿他的家人下手,这也符合董卓的作风。
太傅袁隗、太仆袁基以及袁氏宗族在京者,男女老幼五十余口全部被杀,分葬于长安东南霸城门外与长安东北宣平门内,后担心有人盗尸,遂将尸体转移到郿县。
怒气未消的董卓退出洛阳前下令,焚毁帝都!决不能将京师留给那些关东叛军,随着董卓的一声令下,手下士兵闻令而动,在洛阳城里四处放火,很快皇宫烧着了,接着城中的官署,接二连三被点燃,宗庙社稷、亭台楼阁,也被熊熊大火所笼罩,大火迅速蔓延至全城。可叹,名都洛阳,多少代人付出无数心血凝结而成的人间奇迹,就这样被无情的大火吞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