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公元184-196:董卓求贤若渴

公元184-196:董卓求贤若渴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董卓发的第一批“请帖”中最有名的就是大才子大学问家蔡邕。树大招风,蔡邕不幸被董卓看中。而董卓对这些人的重视程度也是汉朝建立以来所少见的。荀爽创造了纪录,或者说董卓创造了历史。

公元184-196:董卓求贤若渴

一提到董卓,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个猪脑肥肠、面目狰狞、心狠手辣的大军阀,禽兽或者说是禽兽不如的家伙。

这么想倒也没错,但如果认为董卓只是一个粗鲁的武夫,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外表粗俗的人内心很狡猾。不然,在盛行权谋的官场是混不下去的,别说升官,不被挤出去就不错了,董卓这么多年不仅没被挤出去,官却越做越大,所以说董卓是智商情商都很高的人。

董卓刚来京城的时候,为了迷惑京城里的人,正经装了一阵正经人,而且根据各方面的反应,董卓表演得还很成功。这么看来,董卓不仅能打仗智商高,而且演技还好,至少暂时把京城的人给忽悠住了。

董卓到京后除积极给自己升官,就是忙着四处拉人。

董卓出身寒微又是边将出身,在朝中并无根基,这是他最大的政治缺陷,而且此前他在军中跋扈傲慢,不服调遣,已被洛阳权贵视为武夫粗人。董卓急于改变形象,他深知自己手下那些领兵校尉,是自己从政的武力后盾,但却不能参与政治本身,只适合在外围助阵,想在洛阳站稳脚跟,有所作为,就必须与京师名流士大夫合作。

从这一点说,董卓还是懂点政治的。东汉的政权,其实,皇帝只是其中一个掌权人,帝国的基层乃至朝中基本都被这些世代读书垄断舆论的世家大族所控制,董卓深知其中奥妙,帝国的真正主人是这些世家大族。

起初,董卓还是挺有合作诚意的,一上来就对曾被太监打压的名士平反昭雪,还积极网络名士才子出山。这时候的董卓可谓“求贤若渴”,当然,他不是真正爱才,说穿了就是想召集一批有声望的名士到自己主持的朝廷做官,给自己撑门面。董卓发的第一批“请帖”中最有名的就是大才子大学问家蔡邕

蔡邕( 133—192),字伯喈,兖州陈留郡圉(今河南杞县西南)人。

蔡邕出身于书香门第,本人更是才学出众,博学多识,蔡邕于170年进入朝廷当郎中,后在东观校书。175年,在蔡邕主持下对当时流行的六经重新刊定,改正了以前的许多错误,蔡邕还把改定后的六经刻在石碑上,供人学习。当时正值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蔡邕刻的石经也称熹平石经。

石经刻好后,全国各地的读书人闻风而来,纷纷到洛阳抄写,轰动一时,蔡邕也因此名扬天下。

后来蔡邕卷入宫廷政治漩涡得罪宦官被发配流放,在外漂泊一十二载才回到洛阳。蔡邕的才名和坎坷的经历让他的名气更大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并没有影响蔡邕在士大夫群体中的知名度。树大招风,蔡邕不幸被董卓看中。

已成为三公司空董大人专程派人请蔡邕出山做官,却被蔡邕婉言拒绝。蔡邕乃当朝名士,当时读书人看重名节,董卓是什么人,全国人民都知道,身为士大夫的蔡邕怎么会看得起董卓, 自然不愿去。

被拒的董卓感到很没面子,当时就火了,放出狠话,要是不来就灭你全族。蔡邕到底是文人,惹不起军阀,只好乖乖来报到。董卓听说蔡邕来了,非常高兴,好歹拉来一个名人,董卓对蔡邕十分尊敬,格外重视,大力提拔,此后蔡邕“三月之间,周历三台”,“三台”是指尚书台、御史台、谒者台。蔡邕先后出任祭酒、持书御史、尚书等职,旋即又被董卓留在朝中做天子近臣侍中,名义是天子侍臣,实则是董卓的私人顾问

董卓为收买朝廷大臣和在野的名流士大夫,给皇帝上书让公卿子弟都到朝廷做郎官。这时小皇帝已经是傀儡了,董卓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董卓才是三国时代第一个挟天子的人,只不过,董卓挟天子令不了诸侯,因为没人听。不过,这时候董卓说话还好使,特别是在朝廷。

汉代郎官是帝国的储备干部,一般在朝廷干几年就可外放做县令,董卓让朝臣子弟充任郎官是给这些人做官的机会,谁都看得出来,董卓这是收买人心,但人家领不领情就难说了。

董卓接下来又干了一件“好事”,上书皇帝为在党锢之乱中被太监害死的名士陈蕃、大将军窦武和被迫害的党人平反昭雪,董卓这么做无非是想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拉近与士大夫的关系。其实,无论是太监还是党人跟他都没多大关系,不过,为给自己积聚人气,董卓确实没少费心思。

董卓进京之后,身边很快聚集了一批给他出谋划策的谋士,但很多人表面上帮董卓,背地里却有自己的小算盘。尚书武威人周毖、城门校尉汝南人伍琼劝董卓多提拔名士给自己在士大夫圈子里赢得口碑和知名度。董卓一听这是好事,满口答应。(www.daowen.com)

董卓需要的是一批人,很快,又一批入选名单出炉,代表人物有荀爽、陈纪、韩融、申屠蟠等,都是当时声望极高的名士。几乎每届当权者都会向他们发出邀请,之前大将军何进就曾征召过荀爽等人,但却遭到后者的拒绝,这也让后者的知名度比之前更高。

而董大人的力度显然要强于何进,因为有之前蔡邕的先例。除申屠蟠外,颍川名士几乎悉数应征,不敢不去。而董卓对这些人的重视程度也是汉朝建立以来所少见的。

以荀爽为例,荀爽升官的速度堪称帝国官场的奇迹,刚出山就被任命为平原相,这是一个相当于郡太守的两千石高官,而在这之前,荀爽名望虽高,但也仅仅是一介布衣,从布衣到两千石,中间没有任何过渡,一步到位,好事还没完。

几天后,荀爽走到宛陵又有好消息传来,他又升官了!这次的职务是光禄勋——中央高级干部。在这个位置上荀爽只待了三天,跟同事们连脸还没混熟,很多人的名字还没记住,就走了,因为荀爽又升官了!这次的级别更高,直接拜为三公之一的司空。

从布衣百姓到三公卿相,荀爽只用了九十五天。这是一个神奇的升官速度,两汉四百年,如此升官,闻所未闻。荀爽创造了纪录,或者说董卓创造了历史

这几位虽是布衣,但绝非普通百姓。

只要看看他们的履历就知道了,陈纪是大名士陈寔的儿子,韩融是大名士韩韶的儿子,荀爽是大名士荀淑的儿子,这些人的父辈都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学者,虽然官都不大,但知名度相当高。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颍川人。

颍川是当时士大夫之乡,这里靠近国都,经济发达,文教事业更是全国知名,其中钟皓、韩韶、陈寔、荀淑都以清高有德闻名于世,合称“颍川四长”。

因为颍川是名士聚集之地,在当时的朝野分量很大,所以董卓把收买的重点放在了这里,一群幸运的或者说不幸的人被董卓选中拉进朝廷。

董卓重用的几乎都是有着深厚背景的名士,那真是平民的没有,官场潜规则,没背景想上位只能做梦。这里面还有一个被人们长期忽视的细节,虽然颍川人很牛,但全国出名士的地方多的是,跟颍川不相上下的地方也有,比如说袁绍的老家汝南也是一个名士辈出的地方,那为什么董卓偏偏喜欢颍川人呢?原因很简单,老乡情结。

也许有人会质疑,董卓是西北人,跟颍川根本不挨着,这算哪门子老乡呢?没错,董卓的确不是颍川人,但董卓的老父曾在颍川做官,董卓童年时也曾在颍川生活过,所以虽然颍川不是董卓的故乡,也是他的第二故乡,也因此董卓对颍川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亲近感,董卓掌权后,除跟自己打拼的西北兄弟就是与颍川名士们比较亲近,当然很多名士不这么想,但董卓是这么想的。

在董卓看来,有西北的兄弟给自己打天下,有颍川的士大夫给自己出谋划策,文武相济,这就是董卓积极培养颍川人的奥秘之所在。不过从后来那些名士的所作所为看,董卓明显是一厢情愿,他把人家当老乡,人家从来没认过他这个“老乡”,至少在心里从未认同。

董卓在收买当朝及在野名士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不久,董卓又任命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东平张邈为陈留太守、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

董卓起用的都是当世名士,请大家记住这些名字,记不住也没关系,因为他们不久之后即将出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董卓的“知遇之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