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合山市农村经济改革: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合山市农村经济改革: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建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山农村经济建立和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体分为试点、起步、深化和巩固等阶段。1982年2月,合山市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生产队统一经营联产承包责任制试行办法》等规定,在实行“双包到户”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合山市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制的实施方案》,在全市农村开始全面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合山市农村经济改革: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建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合山农村经济建立和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体分为试点、起步、深化和巩固等阶段。

1979年2月,根据来宾县委的部署,北泗公社党委在河里大队开始推行包干(产)到组责任制试点。1980年9月,逐步在全公社推行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1981年2月,开始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12月底,全公社实行包干(产)到组或联产计酬的生产队198个;“四定一奖”联产计酬的生产队52个;定额管理,按件计酬的生产队117个。合山农村通过推行包干(产)到组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平均主义,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当年12月,来宾县北泗人民公社管理委员贯彻执行柳州地委在鹿寨县进行包产到组、联产计酬和超产奖励责任制试点的做法,在全公社开始推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简称“双包到户”)责任制。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部分基层干部对“双包到户” 存在模糊认识,全公社有509个生产队只有198个实行“双包到户”责任制,占生产队总的38.89%。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文件,公社管理委员会即召开三级干部(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会议,明确“实行包产刭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措施”。是年底,全公社25个生产大队509个生产队全面实行“双包到户”责任制。

1982年2月,合山市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生产队统一经营联产承包责任制试行办法》等规定,在实行“双包到户”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合山市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制的实施方案》,在全市农村开始全面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1983年,按照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纪要》精神,在推行包干(产)到组责任制的基础上,合山市委、市政府印发《农业生产责任制承包合同书》,发放到各乡镇村生产队,与农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承包期初定为3年。1984年3月,岭南镇、北泗乡、河里乡共29个行政村396个村民小组16524农户,全部完成落实家庭承包责任制,承包期限初定为3年。1984年3月,合山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精神,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巩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规定,抽调80名国家干部组成工作队下乡,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对承包办法作了部分调整,将原决定的3年耕地承包期限改为15年,并且按照《通知》规定,作出扩大承包范围,除承包耕地外,将荒山、水塘等,纳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12月,全市农民承包耕地共13.39万亩,粮食总产量2076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达352公斤,比1981年增长2.22倍,基本上缓解全市农村“吃粮靠反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局面,全市农村经济开始实现跨越性发展。

(二)建立乡(镇)体制

建市前,北泗公社原属来宾县(今称兴宾区)管辖,实行“政社合一”体制。1984年8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和自治区、地区的统一部署,合山市委成立合山市政社分开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撤销中共北泗人民公社委员会,成立中共北泗乡委员会、中共河里乡委员会、中共岭南镇委员会;实行政社分开,撤销北泗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建立北泗乡人民政府、河里乡人民政府、岭南镇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同年8月20日至30日,北泗乡、河里乡、岭南镇分别召开党代会,选举产生乡(镇)党委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规定,先后召开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北泗乡、河里乡、岭南镇人民政府组成人员。至此,北泗人民公社称谓不复存在,生产大队改称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由村民小组取代。(www.daowen.com)

(三)调整农村产业经济结构

1985年4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颁布,合山市委会确立的“服务厂矿,致富农民”方略调整为农业内部结构的7字方针(即“粮、糖、畜、禽、鱼、菜、果”),把全市耕地按适耕性质划分为三个作物区:一是平原双季稻旱地粮油经济作物区;二是丘陵旱地经济作物区;三是低山旱地粮油作物林业区。调整比例:粮食作物占78%,经济作物占22%。同年5月,成立合山市多种经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专抓多种经营工作,发动群众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使农业发展方式发生较大转变。1986年,经过调整,全市共有农业劳动力49169人,其中,从事工副业生产的劳动力12460人,占25.34%。是年底,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2.59万亩,总产量2579.9万公斤。多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产量均创建市以来新高,甘蔗发展持续增长,全市种植面积561.6公顷,比1985年的413.27公顷增加148.33公顷,产量2055.9万公斤,比上年1170.5万公斤增加885万公斤。

发展蔬菜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徐柳琪 摄)

合山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农村拓展农业产业调整,鼓励农村耕地向种田、种蔗方向转移,搞集约型经营,稳步发展农村经济。1986年,全市有7个农业专业户,分别是北泗乡六龙村凌仕迪繁殖推广水稻优良品种专业户,云堡村谭伯良等4个种蔗专业组,河里乡马安村李明新种蔗专业户,洛满覃国基养牛专业户等。1986年11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对“两户一体”(专业户、重点户、新的经济联合体)实行“三优先”(优先提供贷款、优先提供技术、优先供应良种)政策。1987年3月,在市委、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加强对农业的大力支持和引导,全市农村“两户一体”不断发展壮大,农业经济逐步形成农、林、牧、副、渔以及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198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599万元,同比增长20.5%,其中种植业产值1007万元,同比增长7.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425元,同比增加202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