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将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与用人单位等相关利益者对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感知和期望之差的平均值小于或等于-1.50的7项质量变量作为衡量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的核心指标。这些质量变量主要来源于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要,集中在教学质量、学生技能与素质、后勤保障三个方面。其中,教学质量包括课外实践安排、课程实用性、理论与实践结合度、就业指导;学生技能与素质包括学生道德修养、学生专业技能;后勤保障主要指食堂条件。此处,我们将这7项质量变量作为衡量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绩效水平的核心指标来考察。
我们使用QFD模型,以质量屋的形式展开了不同相关利益者的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差异性需要与教育服务质量技术设计(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经过数据分析处理后,找出对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绩效水平贡献最大的技术设计措施,即关键质量特性。在高校实施过程中,这些关键质量特性就是高校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的实践活动。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将全部82个质量特性按分值高低排序并取前18项,其中,我们将一些质量特性合并处理,如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学校管理体制、内部运行机制合并、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与课外实践实习活动合并,最后剩下16个质量特性作为满足相关利益者对高校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需求的主要实践活动或措施。这些质量特性考虑了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和用人单位的需要,集中在教师个人发展与资源、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等方面。其中,教师个人发展与资源包括对老师个性化的关注、尊师重教的校风、持续的个人成长;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包括学校管理体制、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教授治学制度、内部运行机制、教辅人员服务水平;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包括年科研经费、各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转化;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包括课外实践技能培养、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式、校园环境;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包括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
此处,我们要定量分析和研究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实践活动(影响因素)对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绩效的影响作用。我们的理论假设是,高校采用各种质量实践措施对于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绩效提升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与作用,其理论模型如图6-7所示。
图6-7 我国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实践活动对其质量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
如图6-7所示,我们将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实践活动(即设计中的质量特性)分为五项质量实践措施,包括教师个人发展与资源、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等。将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绩效用教学质量、学生技能与素质、后勤保障三个维度来衡量。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我们提出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实践活动(影响因素)与教育服务质量绩效之间关系的若干具体假设。
H1:教师个人发展与资源可获得性对于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有正面影响,有利于高校获得质量竞争优势。
H2:教师个人发展与资源可获得性对于提升高校学生技能与素质有正面影响,有利于高校获得质量竞争优势。
H3: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完善对于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有正面影响,有利于高校获得质量竞争优势。(www.daowen.com)
H4: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完善对于提升高校学生技能与素质有正面影响,有利于高校获得质量竞争优势。
H5: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完善对于提升高校后勤保障有正面影响,有利于高校获得质量竞争优势。
H6: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对于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有正面影响,有利于高校获得质量竞争优势。
H7: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对于提升高校学生技能与素质有正面影响,有利于高校获得质量竞争优势。
H8: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有正面影响,有利于高校获得质量竞争优势。
H9: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升高校学生技能与素质有正面影响,有利于高校获得质量竞争优势。
H10: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有正面影响,有利于高校获得质量竞争优势。
H11: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提升高校学生技能与素质有正面影响,有利于高校获得质量竞争优势。
接下来,我们通过设计问卷,调查收集学生、教师、用人单位与学校管理者等相关利益者的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来检验上述11项假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