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北京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报告:实施两阶段,多样化实践

北京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报告:实施两阶段,多样化实践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中国五千年历史沿革带来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基于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解读与较为全面的西方历史文化掌握,引入案例讨论,中西价值观对比教学,由此学生研究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更具底气,更具自信。越来越多的学生作为交换生走出国门,传播中国故事,展现良好的跨文化适应和沟通。在实践形式上,师生以灵活多元的形式开展多层次实践。

本着上述一个中心点、两条基本线的顶层设计思路和工具性、人文性的教学设计理念,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开展基础阶段与拓展阶段两段式教学实施。基础阶段有三个侧重点:

一是从文化意识层面。通过对中西文化知识与跨文化理论的讲授,学生不仅夯实了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基础,而且拥有了更广阔的包容心和辩证对待“异文化”的态度,理解表层文化现象背后复杂的文化渊源与文化机理,启发了文化思辨能力和价值观的思考。同时,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中国五千年历史沿革带来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从文化传统认知与传统传承的角度来阐释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就有了深厚的根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反思也不再流于表面。例如,2017—2018学年上学期开设英语拓展课《近代西方政治思想》,主要介绍西方近代思想史上几个重要人物的核心政治思想。讲课过程中注重将西方政治思想和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大家挖掘中西思想的共通之处,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再如,《演讲的艺术》课程中,任课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含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主题内容引导学生对演讲素材进行讨论,如利用杨澜在2001年7月13日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所做的最后陈述(第一章),讲解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所做出的文化承诺,看如今的巨大变化;旗袍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内涵(第四章);以长城建造过程为案例讲解“如何组织演讲的主体”(第七章);同时,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例,诠释了演讲主体的具体目标、中心思想以及要点。在讲解论证材料时,用针灸在西医中的治疗用途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收集并对比西医治疗理念(第七章)。该课程还引用了大量的“CCTV杯”英语演讲的内容,主题涉及环境保护、自强不息、革命精神、中国建筑、中国古代诗歌戏剧科技发展、大学心理健康等。(www.daowen.com)

二是从文化态度层面。基于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解读与较为全面的西方历史文化掌握,引入案例讨论,中西价值观对比教学,由此学生研究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更具底气,更具自信。面对形形色色的西方社会思潮,学生能够立场坚定、慎思慎行,不盲从、不跟风。例如,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教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时政要素(奥巴马总统的开学典礼演讲)、爱国主义教育(章莹颖遇害事件)、人文素养培育(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工匠精神(乔布斯传,我在故宫修文物)、专业伦理(现代互联网技术与人的关系)等主题的阐释,起到了潜移默化育人的作用。在写作课上,教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引导学生对同一价值观内涵中美不同诠释进行讨论并形成5~7分钟的主题演讲,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逻辑化表达的跨文化思辨能力。

三是从文化实践层面。学生主动将所学文化知识与内化的文化态度运用到日常生活、交流访学甚至未来的职业活动中去。在日常交际中,学生能够诚信待人,友爱互助,富有同情心和同理心;在跨文化学习交流和工作中,学生愿意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使者,正确传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同时,学生愿意更加主动地学习跨文化交际策略,研究跨文化交际案例,并将其应用到国际论文的撰写、研讨、合同书的商定、商务谈判国际会议等实际活动中去。学生有了与他人交流的主动性、自信心,尤其在与外国友人互动上更加主动、得体。学生开始尝试撰写国际期刊论文并发表,敢于参加阅读写作网络大赛、演讲比赛、国才考试、跨文化能力大赛等多项赛事。越来越多的学生作为交换生走出国门,传播中国故事,展现良好的跨文化适应和沟通。在拓展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学术视野及研究能力;指导开展特定文化现象及文化传播过程的创新性研究。目前拓展阶段正在开拓中。在实践形式上,师生以灵活多元的形式开展多层次实践。充分利用“外语系博士论坛、工科类国际会议、跨文化能力大赛”等校内、外实践平台,引导大学生在真实的文化交际情境中锤炼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处理繁杂文化现象的能力、良好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正确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将“文化自信”贯彻到专业活动和中外交流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