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嵩溪村,犹如一幅自然孕育点染的水墨画卷。
宋代绍兴年间,徐氏先祖爱慕这里山川秀美,举家迁徙而来,因村中有嵩溪澄碧,穿村而过,取名嵩溪村。后来邵、王、柳、褚等多个姓氏家族,也陆续迁来此地居住。800多年来,静谧的田园生活和悠久的儒家传统,不仅赋予了嵩溪村人清雅淡泊的家风,更陶冶人们对美的感受,将山川诗画之美作为世代相守的共同追求。
四教坊
徐小丰是浦江县实验中学的一名美术教师,他从小在嵩溪村长大,十几年前才离开村子到县城居住,不过每逢周末,他都要回到嵩溪村,因为这里有一群孩子正等待着他的教育。四教坊曾是村中徐氏家族的私塾,如今成为了周末国画班的课堂。大多数同龄人都还在刚刚学会提起毛笔的时候,嵩溪村的很多孩子已经掌握了水墨的调和,将浓淡干湿运用得熟练自如了,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村中800多年来形成的诗画氛围。
嵩溪村的书画之风由来已久,与村子天然优美的地理环境有关。村南的鸡冠岩,是金华第一高峰,山中一左一右流出两条溪水,在村口汇流一处,将嵩溪环抱其中,四周群山屏立,进出只有一条小路。这样隐秘清净之地,充满着恬淡自然的诗情画意。嵩溪村人生活在山水之中,陶冶出了一份对美的敏感、欣赏和热爱。这里自古就有题诗赠画的生活习俗,亲友之间逢年过节都会以绘画和书法作品相互馈赠。在当地还保留着请书画名家来家里墙壁题诗作画的风气,在嵩溪人看来,家中能有一幅清远淡雅的好画,要远远胜过金银珠宝。
自宋代以来,嵩溪村民十分重视对于孩子的美育熏陶。嵩溪村里,文人画家世代辈出。清朝中期徐子静善画花鸟风物,生动传神。清末徐希仁的山水画清雅悠远、诗画俱佳。除了文人雅士,村中男女老少擅画爱画者不计其数,行走在村中,随处可见留存至今的壁画题词。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古画,往往是村民心中珍爱倍至的文化瑰宝。嵩溪村人的美学追求和人文情怀不仅体现在笔墨之上,也在整个村落的建筑布局上有所反映。其中最具特点的便是利用高超的建筑技巧在一条溪水上盖房建屋,人工创造出了一条地下暗溪。这既解决了村庄用地紧张问题,也对应了风水中阴阳相生的要求,每隔100米留出的缺口,也给村子增添了曲径通幽的美感。
“云裹芒鞋露吻裳,登山穿涧唤朝阳”,“刀调铿锵千古应,涛声浩荡万波昂”,这些朗朗上口又不失古意的诗句,都来自嵩溪村的村民。嵩溪人的风物人情,是他们创作的主要内容。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嵩溪人在富足的环境中追求着理想的生活。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设计村庄,艺术地品味生活之美,清代时闻名江浙的嵩溪诗社就出现在这里。清代康熙年间,村人徐敬臣创立诗社,结交文人学士,诗词作品在江浙一带影响很大,后来又有徐思祚、徐思琛等人相继主事,前后延续了120多年。一个村级诗社,能维系百年,这在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嵩溪诗社提倡的人文传统至今仍然在当地传承着,20世纪80年代,嵩溪村人与县文联一起重新组建起“嵩溪学社”,诗文之风在嵩溪再次复苏。村中顽童,出口成章,这在嵩溪村,并不足为奇,而重建的嵩溪学社,对村中的孩子们也敞开了大门。本心乐为,才有“自修之志”。对诗文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数百年的文化底蕴,让嵩溪村民的诗作并不局限于乡村的打油诗,而是讲求对仗工整、符合韵律、营造意境。(www.daowen.com)
嵩溪学社
昆曲什锦班
文化的百年浸润,超脱淡泊的精神追求,也成就了嵩溪人的性格特点。与世无争、与人无争的气质沉淀在每个嵩溪人的身上。嵩溪蕴藏着大量的石灰资源,在古代相当于背靠一座金山,但嵩溪人从没有因此拒绝外乡人的迁入,从未因石灰开采发生过争斗。清淡秀美的山水,熏陶出了嵩溪人平和淡雅的生活之道。
“得山水静定多寿考,有诗书气必贤子孙。”这是邵氏宗祠门前的一对楹联。诗文书画,陪伴着嵩溪村走过了800多年的风雨沧桑,秀美山川和人文传统,带给了这座江南古村无限的灵性与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