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浮世的喧嚣杂乱,时光在此处尽情地挥洒着浓墨,书写着教育传奇。洪坑村,位于福建省永定县,山川秀美,地杰人灵。俊逸端严的土楼,被青山绿水环绕。“重教明理”的祖训,世代相沿,走入现代,文脉仍延绵不断。
洪坑村,是一个林姓家族聚居的客家村落,至今仍有2000多位林姓后人生活在这里。自元末明初,林氏始祖为躲避战乱客居于此,开山垦田,修屋建桥,客而为家,形成了如今独特的客家文化。村里现存的36 座形态各异的明清土楼,彰显着这个客家古村曾经的富庶和兴旺。洪坑村重教之风盛行,每座土楼都设有私塾。私塾或设在土楼的中厅,或独立于土楼之外,但距离不会超过几米,这样就使得土楼里的孩子无论贫富都能够受到良好和均等的教育。
建学助学被洪坑林氏看成是最大的善行,凡有人修建学堂都要在族谱中记录表彰。其中,林仁山兴建日新学堂的故事最为族人津津乐道。日新学堂是村庄里最古老的学堂之一,多年来老校长坚持为洪坑入学孩童讲解着学堂的历史,主持着传统的破学启蒙仪式。破学,是洪坑村新入学的孩子读书必须经历的一个特殊的仪式。这天,每个孩子都需带上葱和状元糕,葱喻示着小孩长大后能聪颖;状元糕,则寄托着洪坑人对子孙勤奋学习、读出好成绩、考取功名的美好愿望。客家人看重读书,破学礼在洪坑村代代相传。孩子们在圣人孔子像前跪拜行礼,接受了启蒙授书,从此就走上了尊师重教、求学明智之路。
“家业既兴,子孙万不可修宅建屋,贪图享受,一定要先修学堂后修楼”,这是族裔林仁山的父亲林在亭临终前的遗训。林仁山被洪坑村人尊称为三达公,清朝光绪年间,洪坑村所在的永定地区遍种烟草,林仁山跟着父亲经营烟刀生意发了大财。然而,好景不长,林家父子的烟刀坊经受了巨大的冲击,洪坑老式的烟刀在工业化的时代逐渐被淘汰,父亲林在亭决心散尽家财也要在洪坑修建一所新式的学校,让子孙后代能够学习到先进的技术。父亲死后,林仁山继承遗志,倾囊而出,耗时三年修建了日新学堂,开设了算术、音乐等新学课程,供全村子弟读书。学堂设计精巧,中西合璧,既像楼阁又像亭台,有个秀才曾经题联一副“得水得山得明月,半楼半馆半亭台。”足见林仁山的用心。林仁山倾其所有建造了日新学堂,践行了父辈“先修学堂后修楼”的祖训,使得洪坑人得以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新学力量,也让洪坑村的文脉在后来的百年岁月中得以兴盛、绵延。
日新学堂(www.daowen.com)
外婆桥
享誉世界的“土楼王子”振成楼,是在林仁山兴建日新学堂14年后家族所修建的家宅。振成楼由内外两环同心圆楼组成,楼高四层,拥有160 个房间。客家人修建土楼大多围合建造,为的是让家族成员得以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中聚族而居,繁衍生息。振成楼兼具了中式建筑的古朴典雅和西式设计的富丽堂皇,它由早年曾留学日本的林日耕的父亲亲自设计。洪坑林氏将家规族训用楹联的方式镌刻在土楼之中,延续着家族崇文重教的思想,希望子孙读书明理,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岁月流转,瓦面上的字体已经斑驳,但匠心独具的设计,却将家族“崇文重教”的理念较好地保存了下来。
洪坑村有一座月娥桥,村里人都习惯叫它“外婆桥”。一位外婆凭借一己之力抚育八个孩子成才的故事,是洪坑村人难以忘怀的共同记忆。“外婆桥”纪念的女性,名叫江月娥,15岁那年,她从有着“土楼之王”美誉的承启楼嫁到洪坑村的福裕楼,婚后不久她就随丈夫去闯南洋,夫妇俩辛勤经营,日子过得充实富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躲避战乱,江月娥和丈夫回到了家乡,然而不幸的是,一场瘟疫袭来,她的公婆、丈夫、弟弟和弟媳相继去世,留下8 个年幼的孩子。江月娥用皂角制肥皂,用松树根烧火照明,她想尽办法节约每一分钱供八个孩子读书,无一辍学。今天她的家中有老少128 人,其中28 人念了大学,3 人出国留学,可谓人才辈出。
西晋中原起烽烟,衣冠士族往南迁。筚路蓝缕多磨难,闽粤赣边创家园。客家洪坑人,一代代践行着崇文重教祖训,不负祖先读书明理的教诲,也实践着知识改变命运的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