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大地流金。沐浴着温煦的阳光,相伴着朗朗的书声,一场盛大的敬师礼活动在福建省武夷山东南的兴贤村兴贤书院里举行,学生们身着宋时汉服,诵读《朱子家训》。在这风光秀丽、有着“邹鲁渊源”美称的村庄里,效仿圣贤、追求贤达的古风从未消歇。村民们自觉地秉承朱子古训,遵从朱子“圣人可学可为”的教导,凡八百年,敬效不辍,传衍至今。
兴贤书院,雕栏画栋,古朴的牌匾上,写着“洙泗心源”四个大字。起自山东曲阜洙水、泗水的教育渊源,道出了兴贤人对“孔孟之道”的尊奉和追捧。当年,一代大儒朱熹在这里授徒讲学,带领学生行“释菜”之礼,教育他们以圣贤为榜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开启了古代闽北乡学兴贤毓秀之先河。朱熹在兴贤村读书、讲学,生活了40多年,他广开书院大门,准许贫困学生免费入学,留下了著名的“朱子家训”以及众多的历史典故。据史料记载统计,仅宋一代,兴贤地区进士及第者便有182 人,状元3 人,而且这些学子大都出身平凡。自此,兴贤村人把那些曾为教育事业做出过贡献的人尊为“乡贤”,把推广教育的措施称为“首善”之举。
“读书乃起家之本”。相传年幼时的朱熹因贪恋桃花盛开美景,错把桃花的“桃”写成了挑水的“挑”字。忽然,窗外雷声阵阵,狂风突起,一场大雨打落了满树桃花。朱熹很伤心,他决心聚精会神地写完1000 个“桃”字以示对自己的惩罚。当他写完后,他惊奇地发现,桃花又绽放了,比以前的还绚烂鲜艳。父亲教育朱熹说:“只要专心致志,勤学苦读,连桃花都会为你再度盛开”。后来,这个美丽的传说便在福建一带流传开来,成为著名的“半亩方塘二度桃”典故。
兴贤村里有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鱼戏。龙鱼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又称“鱼化龙”,寓意学子只要一心向学,便可脱胎换骨,从一尾普普通通的鱼变成天之骄子、人中龙凤。从宋代起,每逢士子中举或应试入贡,村民们都会用竹子编制成龙鱼形,蒙上绢布,绘上色彩,制成龙鱼灯,以庆贺士子中举登科。
古往今来,那些口耳相传的圣贤故事,影响着一代代兴贤村人,而且人们从不空谈“兴贤”,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村民王苏英的儿子罹患尿毒症,需要做肾脏移植手术,可家里却拿不出那么多钱。村民们听说后,尽管并不宽裕,但也纷纷捐助王苏英。一位不熟的茶老板借给了她2万元,连欠条都没让写。等到王苏英省吃俭用攒够了2万元想要还给茶老板,却发现那位好心人已经联系不上,原来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让她还钱。为了传递这份“爱心”,王苏英主动找到了红十字会,签下了身体器官的捐赠同意书。在这种相互关爱、以善相待的氛围当中,兴贤村人过着安乐祥和的日子。
龙鱼戏
回字形民居 (www.daowen.com)
百叟宴
朱子家训中讲到“勿以善小而不为”,“人有善,则扬之”。兴贤村也有句老话:“良田多不如心田好”。兴贤古街上的凤凰巷内有一座朱熹当年创办的五夫社仓,在丰收年份,粮食借给村民,收20%的利息,在发生自然灾害的时期则为村民免息提供,这样使得粮食能逐年增加,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赈灾粮食不足的问题。朱熹的这一做法,不但得到了宋孝宗的认可,还推广到了全国,使更多地方的百姓受益。数十代兴贤村人不懈践行,让这些小善大德汇聚成河,熠熠生辉。
朱子家训中说:“子之所贵者,孝也。”每年重阳时节,家家都会购买“孝母饼”给老人享用。“孝母饼”的故事,也源自朱熹。相传,朱熹的母亲特别爱吃儿子做的酥饼,朱熹每次出门远行之前,都要亲手制作大量酥饼,以慰老母思儿之情。“孝母饼”流传至今,成了当地的标志性食品。这种酥饼以精心挑选的花生为主料,经手工反复研磨,前后经过41 道工序。刚刚出锅的“孝母饼”满含芝麻与花生的馥郁香气,轻咬即可入口,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兴贤村每年都会举办“百叟宴”,为周围五个村落中年愈70 的百位老人创造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慰藉着老人们的心灵。
兴贤古街周围的民居呈“回”字形建造,横平竖直的格局无言地诉说着兴贤村人世代相传的美德。宋时风雨今日晴。800年的造化沿袭,让今天的兴贤村人拥有了如此甜美纯净的笑容。不论富足还是贫苦,人们一直都在追逐圣贤的脚步,不断学习实践圣贤教诲,不求成圣,但求近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