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名家品读:康震的《明德臻善》解读

名家品读:康震的《明德臻善》解读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德才之间,又将德放在首位,才放在次位,可见高尚的道德在国人心中的分量。道德对个人、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确意义重大。其实“道德”不仅仅是在这一章中体现,它的重要意义贯穿于所有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中。当代社会,大家工作都很忙碌,生活压力都很大,我们也常常以此为借口,忽略着对自己的道德提醒与道德省察。这其实就是与自己的道德对话,也是一种道德自我评估。

我们称赞一个人,喜欢说他德才兼备。在中国人眼里,一个全面的人,不仅要有杰出的才能,更要有高尚的道德,两者兼而有之,才算卓异之才。而在德才之间,又将德放在首位,才放在次位,可见高尚的道德在国人心中的分量。

道德对个人、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确意义重大。它就像是土壤,土壤有毒,种子再优良,也难以生根发芽,就算成长起来,也是有毒的草木,不仅于世无益,还会危及整个植物群落。土壤优质、肥沃,就算种子质量不高,但在成长中可以吸收丰厚的养料,弥补先天的不足,提升自身的品质,就算难以卓尔不群,至少能够奉献挺拔的绿叶,为一片森林、一片原野增添美好的春意。

《记住乡愁·第二季》第七章中的八个小故事,就为我们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肥沃的道德土壤,展现出中国古老乡村朴实、厚重的民风、民俗,展现出一个个普通村民身上特有的中华优秀道德品质,展现出这些民风、民俗、道德品质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村镇乃至整个地理区域文化养成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落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便凝聚成一个共同的主题:乡愁。

对于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吞达村的普布次仁来说,这份乡愁意味着感恩。清晨,他去吞巴河打水,木桶上必会系一条洁白的哈达。然后舀几瓢水,分别敬天地、敬土地神、敬龙王。这是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的习惯,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村民们都在重复这几个简单的动作,至今已经重复了上千年,吞达村人的一天也由此开始。

是的,吞达村村民的一天就这样从感恩开始。感恩天地,感恩人神,感恩大自然给予自己的一切,也感恩着自己的生活。舀一瓢水,这样的举动再简单不过,撒向天地,这样的行为再容易不过,但扪心自问,我们每天每月每年,何曾有过这样简单的举动?也许,当我们眼前遇到一个困难,会马上默默祈祷顺利度过;也许,当我们忽然得到一份幸运,会立刻兴奋地表达感激,但我们是否想过,自己的每一天,是否也可以从感恩开始?

感恩,多么神圣的情感,多么崇高的意愿,但要落实在生活的每一天,人生的每一刻,并不容易。吞达村不过是雅鲁藏布江边上的一个小村庄,人口不算多,经济也并不怎么富裕,但这里民风淳朴、生活安宁、幸福祥和。村民们祖祖辈辈敬重先祖、感恩自然,珍惜所得,回报恩情,这种深厚的情感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村民们的心紧紧地维系在一起。吞达村村民不是哲学家,没有学过高深的理论知识,但他们明白一个最基本最朴素的道理,那就是幸福和谐的生活,不仅要靠个人的努力,靠自然界的慷慨馈赠,更要靠大家伙儿的热情相助与彼此间的无私奉献。

我们都向往成绩、向往成功,每当我们取得了一点进步,获得了一些肯定时,最想感激的会是谁呢?是自己的家人还是朋友?是资助我们的恩人还是为我们指点迷津的高人?他们当然都应该感激。但我想,感恩并不仅仅只是对某件事、某个人的具体表达、表态,更应当成为一种生活观念、人生态度,一种看社会的眼光。在这个社交与信息网络无比密集的时代,每个人要做成一点事,靠自己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多种人力资源的协助与支持。在我们身边,有的人不顾干扰、阻力,始终给予你坚定不移的信任和支持;有的人甘愿放弃自己的利益,为你提供很好的机会与机遇;有的人,虽然与你并不相熟,但欣赏你的才华,在关键时刻,主动助你一臂之力;还有的人,虽然无力出手相助,却在你身处困境的时候,默默的为你祈祷祝福、鼓劲儿加油,所有这些相识、不相识的关注与支撑,共同汇聚成一股推动我们事业走向成功的强大正能量。

这个世界,并不是你一个人在奋斗,是我们大家在一起奋斗。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的成绩中有你的努力,你的努力中有我的推动。我们应当像普布次仁那样,每一天都从感恩开始,每一天也都在感恩中延续,这就是我们的道德理念,也是我们的价值追求,中华民族的生命伟力就体现在这每一天的感悟与行动当中。

其实“道德”不仅仅是在这一章中体现,它的重要意义贯穿于所有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中。例如第三章中的大余湾村,对于在湖北武汉中铁四院工作的余轲来说,这浓浓的乡愁就意味着节俭的品质。他是从湖北大余湾村里走出来的铁路工程师,从小到大,这古老乡村的节俭风俗好似无声的春雨,默默地滋润着他的心田,对他的道德养成影响巨大。大余湾村的确内蕴丰厚,从“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的历代佳话,到“宽进窄出”的大门建构格局,从巧用边角石料筑墙的“木兰干砌法”,到上下相连、分级分类使用的水渠布局,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实实在在的节俭观念。(www.daowen.com)

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什么是道德?其实就是我们身边一个个看似很小的小规矩、小纪律、小原则、小习惯、小提醒,它们每时每刻都呈现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里里外外、方方面面,就好像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就在你的肌肤里、血脉间,早已与你这个人融为一体,须臾不可分开。

当代社会,大家工作都很忙碌,生活压力都很大,我们也常常以此为借口,忽略着对自己的道德提醒与道德省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我每天都要多次自我反省:为人家谋划的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温习?这其实就是与自己的道德对话,也是一种道德自我评估。在生活中,我们的步子迈得越大,走的速度越快,行动越匆忙,就越容易遗失随身携带的物品。在内心里,我们的思绪越匆促,思想越庞杂,意念越混乱,就越容易遗失心灵深处最笃定、最坚实的道德追求。这就需要我们常常进行曾子式的道德自我评估,常常回味记忆深处那份浓浓的乡愁,体味浓浓乡愁里那份真诚真挚的道德情怀。

余轲已经离开了大余湾村,走进了大城市,走向了工程师的岗位,想必他也会很忙碌,但他的内心,依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余湾村人,因为在他身上,中国乡村古朴厚实的道德观念早已内化为他的个性品质、行为习惯,早已成为余轲的个人形象标识,早已成为他今后人生道路上最坚实、最牢靠的基石,这就是中华道德的力量,也是中华道德的伟大之处。

而对于第八章中太湖之滨的陆巷村来说,这份乡愁则意味着“以学立业,崇文重教”的浓厚风气。说来真的令人难以置信,这么个小小的山村,近百年来竟然涌现出近五十位举人、四十余位进士、两位状元、六十多位两院院士与著名教授。崇文、尚学、重教,无疑是陆巷村代代相传的精神宝藏。

关注学习、尊重学习,进而关注人才、尊重人才,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荀子也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学习是人类不断进步、完善自身的重要阶梯,但要让重视学习、重视读书成为一代代人的普遍共识,持续践行,的确很不容易。陆巷村人世代重视读书、为学,不仅是一种风气,更是一种制度。过去,村上专门集资设立族田义庄,让族人子弟能够免费读书,其中对于资助对象、金额、时间有明确规定,非常类似于现代的义务教育制度。后来,从村里走出去的院士继承了这一传统,慷慨解囊,在镇上设立希望奖学金,鼓励莘莘学子辛勤向学。

什么是道德?首先是一种人格自觉,而不是强制规定,尤其是崇文、尚学之德,更是要心有所念、心向往之,方能成就其事。但学习毕竟不完全是个人之事,对于一个州县、一方百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学习关乎世代发展、关乎地方兴盛,更关乎民族未来,兹事体大,不可不察。对个体而言,学习与否要看个人意愿,不可强求,也强求不来,但对群体而言,学习的意义实在重大,要使之成为一种传统、一种风气、一种群体的共同诉求,就必须借助有效的制度予以强有力的推动。

乡村不比城镇,尤其在体制不甚健全的过去,要鼓励村里的孩子一心向学,绝非易事。但陆巷村做到了,它不仅建立了长效的激励机制,更通过机制形成了向学、重学、爱学的道德风尚。机制落实在行动上,而道德则扎根在人心里,人心所向,蔚然成风,学习就成为了每个人内心自愿自觉的道德追求,这是任何外在制度也无法比拟的强大精神动力,有了这样的动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艰难的事业也能成就。

明德臻善,这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传承,这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行动,这是一种期待,也是一种境界。历史上的中国,因为有这样的精神,培育了无数杰出人才,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当代中国,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无论是青年还是长者,更需要传承明德的传统,追求臻善的境界,凝聚道德的力量,激发爱国的热情,为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兴盛做出新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