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卫市南长滩村·规矩传家:记住乡愁2

中卫市南长滩村·规矩传家:记住乡愁2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交界地带,有一片荒芜贫瘠的大山,崇山峻岭之间,藏着一个小山村——南长滩村。在南长滩人看来,送逝者最后一程,让葬礼体面隆重是全部村民的责任。南长滩人认为旺家兴族的根本在孝道里,恪尽孝道成了此地最大的“规矩”,父传子,婆传媳,相互感染,代代相承。久而久之,“崇文好学、自强不息”就成了南长滩新的规矩。

中卫市南长滩村·规矩传家:记住乡愁2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交界地带,有一片荒芜贫瘠的大山,崇山峻岭之间,藏着一个小山村——南长滩村。这里交通闭塞、资源匮乏,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南长滩人凭着“有规矩”“守规矩”,安身立命,延续香火,在这片大山里顽强地生存、繁衍了几百年。

过去南长滩祖先靠天吃饭,果树成了一代代人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几百年间,上千棵古老果树,保存得完好无损,规则的布局也从没有任何改变,树干上苍老的纹路仿佛镌刻着祖先的谆谆教诲——梨树、枣树不能砍伐,要世世代代继承下去。中秋节过后是南长滩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梨园、枣园都在这个时候收获。各家各户全体出动,打枣、摘梨,运到家里晾晒、储藏,要不停歇地忙乎近一个月,否则时节一过,遇上阴雨天气,枣就会发霉,梨也会落在地上烂掉。但是,如果这期间有人家要办丧事,忙碌的南长滩人也会停下手里的农活去帮忙。在南长滩人看来,送逝者最后一程,让葬礼体面隆重是全部村民的责任。即使是耽误收上几千斤枣、几百斤梨,村里也绝不会有一个人缺席。20世纪70年代山路通车以前,黄河一直都是南长滩与外界交流的唯一途径,每年的腊月,运送山货的筏子客,从兰州顺流而下,必定会在这里停留几天,满载大红枣和软梨子,一路运到中卫、银川。南长滩人会热情地招待各地的筏子客,请他们到家里吃住。因为黄河环绕,出入都要渡河,南长滩人过去就用羊皮筏子做渡船,无论是本村人还是外村人,都乐意来回运送,不计钱财。

正如《论语》开篇所讲,“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南长滩人认为旺家兴族的根本在孝道里,恪尽孝道成了此地最大的“规矩”,父传子,婆传媳,相互感染,代代相承。家中最小的儿子在父母年老后,要留在家乡赡养双亲,儿媳也要在跟前照料。因为父母过世很早,家里排行最小的儿子拓占信,没有机会按照祖辈的规矩侍奉双亲,他就把家中无丁的岳父岳母,接到中卫市和他们一起居住,共同生活了20年,为他们养老送终。拓占信成为了儿女们恪守孝道的榜样。曾经担任南长滩小学校长30年的拓兆柏,当年高中毕业后,为赡养寡居的母亲,放弃了在外面工作的机会,回到村里当起了小学教师。有一回,母亲得了慢性阑尾炎,因为年事过高不宜手术,拓兆柏就和妻子每天熬制汤药,悉心照料,直至母亲好转。母亲91岁高龄去世了,他一直将母亲睡过的堂屋保持着原来的样子,每月的初一十五进去上香磕头,隔几个月在母亲睡过的地方睡几个晚上,寄托着他对母亲的思念。张小花是拓兆柏的二儿媳,现在他们的小家安在了中卫市区,每年的秋收季节,她都会和丈夫一起带着儿子回来帮忙。拓家的规矩给了她很大的影响,让她看到了一代代传承下去的意义。

中卫市博物馆藏《拓氏家谱》(www.daowen.com)

南长滩村流传有清代初年的拓氏家谱,是一幅绢制长卷,因为年代久远,破损严重,已经无法打开,但从保存的照片上能分辨出,家谱包括两部分:拓氏家族的世系图表以及祖先的画像。家谱上的祖先据说是因为立过战功而被加官晋爵,也成为南长滩人的榜样。硝烟散尽,一代代后人,希望通过寒窗苦读、求取功名来改变生活。但在过去,大山深处的南长滩,与外界交流困难,为让孩子们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父母都尽力送家里的孩子去七八十里外的学校上学,村里还组织了骡马队,定期给孩子们送饭。学生在外求学也严于律己、自强不息。久而久之,“崇文好学、自强不息”就成了南长滩新的规矩。近30年,村里先后已经有70多人接受过高等教育。越来越多的南长滩人通过求学走出了大山,过上了不一样的生活。

南长滩村几百年来,枣树梨树依然年复一年地给这里送来成熟香甜的果实,而这个大山里的小村庄对于家族的传承方式也同样执着,那就是——规矩传家!一个个规矩,无论大小,都让他们继承下来祖辈优良的传统,做人做事的美德,让他们无论在哪里都开枝散叶,保持着家族的勃勃生机。

(本集编导:赵志勇 摄像:阮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