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对后世影响至深至切,这就是发生在颛顼时代的“绝地天通”事件。据《国语·楚语下》记述,古时,中国社会是民神不杂、民神相分的,民可以通过觋和巫与神明对话;到了少昊时期,民神杂糅,民神同位,无有严威,结果导致“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为帝时,对此进行重大变革,让天地分离,民神分开,“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从此人神不扰,天、地、人各安其职,各行其道,天地间的神与人非经“重”“黎”而不得随便“上天下地”了。
这是一个传说的事件,到底是真是假,无以考证,但千百年来中国人竟对此一直高度认同,思维、思想及认知方法等亦深受其影响,因此,关于这一事件的陈述实际已是超越出了事实细节真伪的本身而具有了价值认同的意义。
“绝地天通”的事件总被人认为是中国人思想和思维的发端,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初始条件的价值与意义。对此,我也表示认同。《国语·楚语下》中是说《周书》中谈到了“绝地天通”,由此可以判断至少在西周时期,“绝地天通”的传说就已经被人们说出,并且有了影响,而西周时期正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国文化发展的最初时期。作为源头,从“绝地天通”中流淌出的思想文化及思维发展的长河有许多条,但首要影响中国人思考的问题是:天、地、人相分之后,它们的关系如何?如何相处?
回到“绝地天通”的事件本身看。天、地、人原本是一体的,相分只是对原本杂糅、共存、一体的相分,由之可知,天道、地道、人道原本同道,天地人原本合一。这就蕴涵了一个初始的先天条件,“天人合一” 的理念成了一个先天的文化基因,一开始就内存于中国人的思想与思维方式之中。之后的发展,是由于人心不古、私欲蔽累,现实的人道不能完全合乎天道和地道,于是才开始相分,让天、地、人三道各自析出,以各行其道,但其内在逻辑还是在于要人在行人道时比照、参照最为洁净和完整的天道,甚至将之作为直接的凭依,让天理直接作为人在现实生活中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理”,以之来构筑秩序,构建价值观,创造文化,形成传统。所以“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中国人的思想与思维在既来之初就在前提上赋予有的,它随之也就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核心观念,成为了一种基本原则。对中国人来说,“天人合一”既是一种圆满的状态,更是一个追求的目标,它展现的是一个过程,在不断的践行中,就是要努力实现“天地人和”。
“天地人和”就是中国人对天、地、人三者相处原则的最高界定,进而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它是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体系中具有极大的共同性,超越了学派和流派,举凡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等无不坚守之。其关键是在“和”。关于“和”字的解释,东汉许慎撰的《说文解字》是“和,相应也。”三国魏人张揖撰的《广雅》是“和,谐也。”北宋官修的《大宋重修广韵》是“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因此“和”也就是“和谐”,天、地、人既分,则和谐相处就该是最基本的原则与要求。如此的信念千百年来一直伴随着中国人,不仅影响了士大夫阶层,还内在地成为了民众的意识形态,在广大的乡村社会有着厚实的沉淀。
“和”是由“分”而来的,“分”是一种既成与现实,“和”则是对“分”的一种态度与方式。“分”就是有别,而如何对待有别,就需要有秩序,这种秩序中国人曰之为“礼”。中国传统文化以仁爱为价值观的出发点,构建了一整套关于宇宙、关于社会、关于人自身的“礼”,但其目标的追求还是“和”,正如《论语》所说:“礼之用,和为贵。”
在实现“和”的思想路径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主体地位的儒家文化注重个体的修养,提出以仁为基础,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认为每个人只有先实现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和谐,然后才可以实现家的和谐,进而推广到实现国的和谐,最后实现全天下的和谐,强调主体意识和价值观在致“和”过程中的重要性。《尚书·尧典》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在实现“和”的实践行动上,中国人具体要实现的是四大和谐。其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个自然包括了天地万物,有山、有水、有动物、有植物等,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敬畏自然、师法自然、利用自然。其二是人与人的和谐,这包括了与家人的和谐,基本原则是恪守孝悌;与乡邻的和谐,基本原则是保持友善;与社会人的和谐,基本原则是遵守礼法。其三是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个社会包括宗族、群体、国家、民族等,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服从与报效,坚守宗族利益大于个人家庭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大于宗族利益,而国家与民族利益至高无上。其四是人自身的和谐,调整好自我的意志与精神状态,努力做到正心、诚意。
在上述4 个层面的和谐状态追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为前提。中国人的智慧和长期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天地人和”首先要做的是人与天地的“和”;只有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处理好了,人们才可能有安全、安逸的生活,否则就会遭受天谴地怒,并且,人与自然关系的良好处理,既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对人自身生存环境的维护,间接的还是对人心态环境的呵护。如此的共识,在中国广大的乡村,具有极大的普遍性:
——福建省周宁县的浦源村,人们感恩自然,与自然和合共荣,视鲤鱼为村庄饮用水的守护神,将爱鱼护鱼制定为郑氏的家规,族人一直恪守,并由爱护鲤鱼延伸到爱其他动物,由此形成传统,沉淀为习俗,发展为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使得人鱼同乐、和谐伴生的景象在浦源村延续了数百年,直至今日。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的芒景村是一个布朗族的村落,人们敬重自然,也将自己的生活融入了自然,大家种茶、喝茶、爱茶,古老的茶园、苍劲的茶树、温顺的茶水已经不再只是它们的自身,而是具有了一种精神的力量,融化为一种文化,颐养出布朗族人温和淡然的气质,全村6 个自然村组678 户人家2760 个村民,都能跟随着季节的脚步,遵循着自然的法则,与自然相互默契,过着心平气和的生活。(www.daowen.com)
——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勐景来村是傣族人生活的村落,人们敬畏自然,热爱自然,尤其热爱和敬畏山林和水,认为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把林和水看作比生命还要宝贵,视万物皆有灵,人与自然相处要和谐共生、顺应自然,并学习和秉承自然的性格,温和处世,不急不躁,与人以和为美。
——内蒙古伊敏的鄂温克人原指“住在山林里的人”,早期的祖先是世代狩猎,清代,索伦鄂温克的将士们被朝廷派到这里驻扎,这才落地生根,开始了狩猎与游牧结合的生活,并一直延续至今。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鄂温克人把祖先在山林里的生活智慧也带到了大草原上,他们敬畏自然、热爱生命、珍惜万物,并将这些朴素的价值理念深深地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草原和山林视若珍宝,精心呵护,克制自己对自然的索取,无论在草原上放牧,还是在山林里狩猎,都有着严格的规矩和不可逾越的底线,追求天地人和,保护生态,守住富饶美丽的家园。
在上述四个层面的和谐状态追求中,人与人的和谐最为现实与重要。只有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了,我们才能正常的生活、现实的生活,尤其是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个农耕社会、宗族社会,封闭或半封闭的自给自足式乡村田园生活是绝大多数人的基本生活,重生入世是人们基本的生活态度,于是与族人、与乡邻关系处理的如何会直接影响和决定人们的生活能否正常进行。“天地人和”重在人与人的“和”,这其中,亲情的存在十分重要,礼法的兼治非常关键。孝悌是亲,友善是情,礼治与法治是社会治理的两翼,张开了,就可以打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如此的认识,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具体践行:
——安徽省绩溪县的仁里村有1400多年的历史,南梁的工部尚书耿源进举家迁徙到这里,因仰慕孔子“仁”的学说,取村名为“仁里”,希望后世子孙能与有仁德之人居住在一起,以仁爱为立身之本;至宋代,新安程氏迁入,后逐渐成为了仁里村最大的族姓,同样秉承仁爱的思想,制定相应的族规家训,告诫族人为人处事要怀仁爱之心,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并将仁德的道德观念落实到个人行为和生活细节中,以仁爱为立村之本,规范人们的行为,坚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将仁爱推及到宗族、推及到邻里、推及到社会,做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如此传统一直传承至今,让仁里村成为真正的“仁里”。
——浙江省龙游县的三门源村是一个沿溪而建、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村落,溪西以叶姓为主,溪东以翁姓为主。历史上,在叶姓人修的宗谱里是告诫族人“宗族之兴以礼让”,要“和睦宗族”;在翁姓修的族谱里是把“睦乡邻”作为家规祖训,要求族人“视一乡如比邻,视比邻如一家”,提出“人之品行先定于一乡,然后及于国与天下”。两姓都坚信“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从而乡邻和睦,两姓人和睦相处达千年。至今,村庄里居住的600多户2000多名的叶氏和翁氏的后人,仍然在这里过着恬淡、安逸的日子。
——重庆市云阳县的阳坪村位于长江巴阳峡的北岸,全村1000多户3000多位村民,散居在方圆7 平方公里的山峦上,姓氏多达53 个,其中熊、毛、傅是人口最多的三个家族。他们都保留着各自的族谱,在《傅氏族谱》的家训十条中,有“和邻睦族” 的告诫:“比居为邻,共宗为族,邻有同井之义,族有一本之恩”;在《熊氏族谱》中也有相似的记载:熊氏富足人家,每到年终或节庆,都要周济贫困同乡、给穷人送衣送粮等。如此和睦互助后来是在阳坪村形成了风气,变成了一套与时节相对应的互助习俗,发展为文化,融入到每家每户的日常生活中,代代流传,延续至今。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的单家集有1100多户人家近5000 人,98%的村民是回族,但单家集的先辈们对后代一直有与人为善、教派和睦、回汉团结的训诫,于是这里是回汉兄弟,亲如一家。回族人不仅建有自己的清真寺,历史上还曾自发集资为村里几十户的汉族人建有一座关岳庙;无论是回族的节日,还是汉族的节日,大家都共同庆祝:回族人过开斋节,所做的美食不但要送给本族的长辈亲戚,还要送给汉族人,汉族人会送来红包祝贺,大家一起聚餐;汉族人过春节,回族也会登门拜年,等等。彼此的融洽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基础上的,由之是一代一代地传承,延续至今。
——广西三江县的高定村位于广西、贵州、湖南三省交界处。这个明朝万历年间兴起的村寨,居住着500多户人家,生活有侗族、苗族、汉族等多个民族。五百年来,这个村寨各民族的人都坚守和亲睦邻的价值观,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在村寨治理上,大家共同制定了属于村规民约性质的 “款约”,遇到了社会的矛盾、发生了人际的纷争,人们就凭依“款约”,由村寨中最受尊敬的长者“款首”来出面调停,由“款组织”来协商解决。如此风气是构成了传统,形成了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记住乡愁》本着大历史小村落、大文化小故事的原则,以高度纪实的手法,展示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与文化自我发展而延续至今的实态,既给我们带来了浓浓不舍的乡愁,也是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下中国传统社会的快速现代化转型期中,交上了一份由过去向未来交接的很好答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