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要水去礁盘,世代耕作祖宗海。”清晨,渔歌声声,唤醒了睡梦中的草塘村。码头上,渔民将刚打捞的新鲜的海产品运送上岸,在熙熙攘攘的交易中,草塘村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草塘村位于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这里是海南东部沿海通往南沙最近的港口,也是闻名全国的渔业集市。村子的角落里,还散落着不少旧木船,船身的每一道痕迹,都在风吹日晒中诉说着祖辈们那些关于大海的往事。
草塘村是潭门镇最大的渔村,近千户人家,4000多人口。元朝末年,福建沿海的许姓家族为躲避战乱乘船迁徙,船随季风飘至潭门码头,许姓族人便下船安家。明清两代,又有几批移民进入,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姓氏多达几十个。人们在这里捕鱼为生,世代驾驶着帆船乘风破浪,远航捕捞。这片他们世代耕耘的南海,被草堂村人称为祖宗海,而守护祖宗海,也是600多年来草塘村的文化根基。
清晨的鱼市
苏承芬老人和帆船模型
苏承芬老人是帆船时代最后的老船长之一,虽然现在帆船早已落伍,年轻一辈都是乘着轮船往来海上,但是他总盼着更多的年轻人能了解过去世代的帆船航海历史,每当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帆船模型,总是会回想起曾经乘帆船在海中闯荡的过往。大半生的海上漂泊,一次次风浪中的航行,那是他一生的记忆。小小的帆船模型,是完全按照当年的木船原型缩小复制的。模型上的每一钉、每一铆、每一块木板,都承载着老人对于海洋的情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与帆、船和水便是生活的全部内容,那时没有航海图,仅凭祖传的一只罗盘和一本手抄的《更路簿》,便无惧茫茫南海。《更路簿》形成于明末清初,渔民们用燃香记时的方式换算海上航行的距离,燃完一炷香就是一更,一更就是十海里,《更路簿》也因此得名。据说,是郑和下西洋时代的船员后代给草堂村带来了航海的知识。当时船队运载一批货物走南海段的时候遇到海难,一批经常跟随郑和出海的船员漂到潭门港,便在此安家。由于富有航海经验又会造船,他们在西沙、南沙捕鱼为生,一代代船长用智慧和经验开辟出了通往南海的东西南三条主航线,并将多年的航海心得写进家传的手抄本,传递给后世的子孙们。
这片“祖宗海”,祖先们生活于此,风雨与共。为了生活,千千万万的人把热血和生命献给了这片海。祖宗海,既承载着希望,也流淌着悲伤。海中暗礁无数,若遇强风,则性命堪忧。对“祖宗海”的敬畏和珍惜,是村民们不变的情怀。每次出海前,祭拜“108 兄弟公”是草塘村的特有习俗。相传以前南海的海盗猖獗,108 兄弟带着当地渔民斗海盗取得胜利,在一次捕捞中遭遇台风全部失踪了。为了纪念这些没有留下姓氏的108 位兄弟,草塘村人建起了这个庙。每次出海前都要来祭拜,祈祷出海平安、顺利归来。海滨有一个亭子,便是专为遇难的人而建。村子里的老人会时常在这里坐一坐,聊聊天,吹一吹海风,怀念着逝去的亲友,也记挂着正在海上漂泊的年轻人。
罗盘和一本手抄的《更路簿》(www.daowen.com)
《更路簿》中记录的三条主航线
“潜捕”捕鱼
丰富的海底资源
几百年来,草堂村的渔民早已与南海融为一体,成为了南海的组成部分,不可分割。他们走向海洋,向海洋索取他们的食物,把生活都融入到了这片海,同时,也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农民有责任田,他们就有责任海。他们把守护这片海当成自己的责任。他们不下网、不放饵,而是用独特的“潜捕”方式来捕鱼。这种潜水捕鱼的作业方式是潭门渔民独有的,也是草塘村渔民的拿手绝技。首先潜入水下用渔网围成一个圆圈,再用之前去椰林采到的特殊植物“鱼藤”的根茎汁和海水混合做成“天然麻醉剂”,水中的鱼虾贝类接触到这种液体会被暂时麻醉,这样就很容易被抓到了。但是不用担心,这种植物无毒无害,被麻醉的鱼虾很快就能苏醒,也不会残留有害物质而破坏环境。他们捕捞螃蟹和龙虾,但不会碰珊瑚和海龟。他们接受着祖宗海的馈赠,也用一生守护着这片海。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资源的持续发展而努力着。
如今,不少草塘村的年轻人选择了岸上更为安稳的生活。尽管出海少了,但这些年轻人的事业仍然依托着这片养育他们的“祖宗海”。这里是他们生活的来源,是他们生存的根基,和他们永远剪不断的乡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