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贵州省黔东南从江县占里村:山林主人与客户之间的乡愁记忆

贵州省黔东南从江县占里村:山林主人与客户之间的乡愁记忆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历二月初一,响亮的芦笙打破了山村的宁静,生活在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从江县占里村的人们又迎来了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占里人知道,他们今天的生活不仅得益于祖先的庇佑,更是得益于千百年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寨规约束。占里人口的快速增长,增大了山林的压力,打破了村寨的祥和。甘甜的井水是自然的馈赠,是占里村人保护自然的结果。正是因为占里人敬畏山林,这里森林密布,古树参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0%。

繁枝高拂九霄霜,荫屋常生夏日凉。叶落每横千亩田,花开曾做六朝香。占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人居其间,吮吸天地日月精华,自然雨露,得丛生树木和丰茂百草的庇佑和供给,繁衍生息。

农历二月初一,响亮的芦笙打破了山村的宁静生活在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从江县占里村的人们又迎来了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吹芦笙,唱大歌,盛装绕寨,杀猪祭石,喝酒盟誓,占里人每年都用这种特别的仪式,缅怀祖先迁徙的艰苦和创业的辛劳,重温古老的誓言和村寨的训示,祈盼寨子在新的一年里安宁祥和,人寿年丰。在仪式中,寨老们都会重申寨规,同饮血酒,让每个人牢记“山林是主人是客”的古训。占里人知道,他们今天的生活不仅得益于祖先的庇佑,更是得益于千百年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寨规约束。

盛装绕寨

祭祖仪式,同饮血酒

相传,占里人的祖先吴占、吴里两兄弟为躲避战乱和饥荒,举家迁徙,从广西梧州出发,沿都柳江北上,途经此地,见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便定居下来,起名为“占里”。他们开垦土地、辛勤劳作,渐渐地从两户人家发展到100多户。占里人口的快速增长,增大了山林的压力,打破了村寨的祥和。到清朝初期,乱砍滥伐、争田斗殴的事情不断出现,当时有一位寨老吴公立,担心“崽多无田种,女多无银两”,就以“起款”的形式定下了每对夫妻只能生两个孩子的款约,又规定村外的风水树、大树、古树,不准任何人砍伐。寨规已传承了数百年,至今还没有人违反过。如今的占里,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甘甜的井水是自然的馈赠,是占里村人保护自然的结果。几百年来,因为山林保护得好,占里从来没有发生过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也没有闹过饥荒。

占里的树林分成三大类:一是风水林,侗话叫“美风树”,生长在村寨周围个头高大,枝繁叶茂,禁止砍伐;二是用材林,侗话叫“美扒树”,生长在风水林的周围或附近,用来修建房子;三是薪柴林,生长在更远的田边地头,或零星或成片,用来生火做饭和取暖。要砍树,得先栽树。每年春季,占里人都会在自家薪柴林的老树旁种上生长较快、易于燃烧的新树种,等到树苗成活后,才砍伐相应数量的老树,自然风干,当作木柴收回家。除了对薪柴林的利用有严格的规定外,对其他木材也物尽其用。一棵树,树干用来造房子,树枝用来做禾晾架子,晾晒稻谷。加工出来的木材花和锯木末用来烧火,树皮用来做瓦,一点儿都不会浪费。千百年来,占里人恪守着他们与山林的约定,也享受着山林的馈赠,各家各户堆满的柴垛就是很好的证明。(www.daowen.com)

吴老里一家上山种树

“一棵树上一窝雀,多了一窝要挨饿,山林是主,人是客,占里是条船,有树才有水,有水才有船。”这首荡漾在每一个占里人青葱岁月里的绵绵唱曲,始终保持着它的情感与温馨,陶醉着一代又一代人。世世代代的占里人都相信,树木、水、土地,与人的生存密不可分。山林是永恒的主人,人们只是匆匆的过客。正是因为占里人敬畏山林,这里森林密布,古树参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0%。每年春季,从江当地的村寨都有种植杉树的传统,占里村也一样。开春后,各家各户都陆续采购树苗、种植杉树。村民吴老里夫妇也带着孩子上山种植杉树,由于树苗还小,他们决定先把树苗培栽在自家的棉花地里,等树苗长大一些后再移栽到山林里去。吴老里一边教孩子种树,一边给孩子讲爱树护树的道理。吴老里亲切地对孩子说:“儿子,好好种哈!每个人每年都要来种,谁不种谁就没有。以后它长大了你也长大了,我们就可以砍树给你建新房子喽。你帮我挖坑,我把树苗插进去,慢慢种啊,种树要认真点儿。”孩子用稚嫩的小手像模像样地握着锄具,欣喜地应和着父亲山歌,露出了灿烂的笑颜。山歌荡漾在山头,一高一低,沁人心脾,山脚下袅袅升起的炊烟,似乎也通人性,伴着歌谣曼妙起舞。

天地与人并生,万物与人共存,占里人懂得充分利用山林、水和土地资源,他们从实践生活中认识到,一定的环境只能容纳一定的人口,关注人的繁衍和生存,这样才能保障与山林长久地和谐共生。

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古老的侗歌响彻在占里山林间,铿锵有力。谷雨节来了,又到了插秧的时候。你听,阳光穿过占里的树叶,簌簌作响。

(本集编导:钟勇 摄像:李乾聪 王雪营 何韬 张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