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湖北武汉郊区黄陂大余湾村节俭有余

湖北武汉郊区黄陂大余湾村节俭有余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湖北省武汉市郊黄陂区的大余湾村,就坐落在这样一处清幽僻静的地方。大余湾人把“节俭”精神物化为有形的建筑样式。节俭的精神在大余湾走出去的铁路工程师余家典身上体现得很明显。大余湾有一个谚语,“精打细算,油盐不断”,他们有时候还说“紧紧手,年年有”。大余湾人对自己节俭的同时,对别人却很慷慨。

湖北武汉郊区黄陂大余湾村节俭有余

木兰山麓,风景旖旎,云雾缭绕,鸟鸣山涧。湖北省武汉市郊黄陂区的大余湾村,就坐落在这样一处清幽僻静的地方。明代洪武年间,余姓祖先从江西德兴迁居于此,开油坊、做生意,靠着勤俭节约累积余钱,慢慢置办田产、兴建大宅,逐渐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之村。600多年的繁衍生息,如今这个大家族拥有近百户人家,400多人。

《周易》有言:“君子以俭德辟难”。大余湾人把“节俭”精神物化为有形的建筑样式。村里保存着布局考究、建筑精美的40多栋徽派古民居,见证了大余湾过往的繁华兴盛,也珍藏着余姓家族勤俭持家的可贵传统。老房子建造时采用“木兰干砌法”,大石块做墙体、小石块填缝,把大小石块都利用上去了,而且墙里面没有任何粘合物,都是直接码上去。村子的大门都是“宽进窄出”,彰显了多赚钱、少花钱的“俭而有度”生活理念。历史上,这里有“十汉四窑匠”的传统,匠人们物尽其用,美名远播。村子里的很多老屋,从盖好之日起至今住过了几代人,还在继续使用,老屋里的家具也跟着老房子一起传了下来。在一个村民的家里,有一个木制洗脸盆搁架,经历了三代人,依然被主人爱惜着。

节俭的精神在大余湾走出去的铁路工程师余家典身上体现得很明显。抗美援朝时,他担任设计组长,受命在短时间内为志愿军重建一座被战火炸毁的铁路高架桥,按常规设计根本无法完成。余家典与专家们积极协商,决定“以堤代桥”,把建高架旱桥的地段改造成特殊的高路堤,这样既能保证按时完工,又能节约大量物资,减少开支。高架桥建成后,朝鲜授予余家典国家三级勋章,志愿军司令部也发来喜报,赞赏他是节约有方的铁道专家。

大余湾有一个谚语,“精打细算,油盐不断”,他们有时候还说“紧紧手,年年有”。物尽其用不浪费,是大余湾人从生活当中领悟的道理。即使是家常小菜,也毫不浪费。“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即使是最普通的萝卜白菜,吃不完的也要腌好晒干收藏起来,在蔬菜的淡季变成一盘难得的美味。在大余湾村中心的空地上,至今还保存着一个磨盘,据村里的老人讲,过去闹饥荒时,村民们不去买米而是买更便宜的稻谷回来,用这个磨盘来自己磨粮食。这样一来,同样的钱可以得到更多的大米,还有碾出的碎米和米糠都可以吃,依靠这个磨盘自己动手精打细算,熬过了灾年,救了大家的命。当年磨盘四周还有个木亭子,名字叫“有余亭”,取“节俭有余”之意。多年来风吹雨淋,又遭白蚁侵蚀,前几年亭子坏了,就被废弃了。为了把这个亭子重新修起来,余家后人曾经聚在一起开会讨论,最终决定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把有余亭修缮一新,让后人铭记勤俭有余的精神。

外宽里窄的大门(www.daowen.com)

磨盘

“家有金山未必久,针尖挑土日夜长,细水长流家富足,河漫沙滩一扫光。”71岁的余永乐,是大余湾村最早一批进城的建筑工,经过30多年打拼,他把一个只有3 个人的乡村建筑队,发展成目前拥有员工500多人、年产值几千万的建筑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建筑行业里,节省开支,才能发展壮大,成为余永乐的创业秘诀。《颜氏家训》说:“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大余湾人对自己节俭的同时,对别人却很慷慨。余永乐虽然平时省吃俭用,但是村里有什么大事小事,他都解囊相助。2000年,村里有几个学生考上了大学,他热心参与发起成立余氏家族助学基金会,发动在外的大余湾人捐资助学,约定村里只要读书的学生都可以拿奖学金,从此大余湾的学生不再为学费发愁。

山林环绕的满目青翠中,大余湾古老的石墙灰瓦,历尽了岁月的沧桑。时光流逝,清泉幽远,大余湾当年的辉煌,依然保留在村中的角角落落里,传承着勤劳节俭、双手致富的家训,如同村前这日夜流淌的溪水,滋养着这片土地。节俭有余,节己度人,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流淌在他们的血脉里,600年来,繁衍不息。

(本集编导:张溶 摄像:王昱然 唐鹏 张靖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