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吉林白山临江松岭村勤俭立业

吉林白山临江松岭村勤俭立业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松岭村,位于吉林省临江市,它地处长白山余脉——老岭,因四周遍布松树而得名。从齐鲁大地来到白山黑水,松岭人的先辈对于这片土地格外珍惜。在这片尚未开垦的土地上重建家园,唯有勤俭方能立业。在松岭,勤劳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虽然今天的松岭人早已衣食无忧,但是祖辈留下的勤劳节俭的传统仍然保留着。对于松岭人来说,俭可清心,使人不滋贪念;俭可生勤,使人艰苦攀登;俭可致和,使人乐群爱众。

吉林白山临江松岭村勤俭立业

林海雪原,风光旖旎。漫天飞舞的雪花,在深深浅浅的山谷中飘扬,落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上,洒在错落有致的山村里,留下了水墨画一般的纯净、质朴与安宁,它是松岭人最美的家乡。

松岭村,位于吉林省临江市,它地处长白山余脉——老岭,因四周遍布松树而得名。这里一年中有将近半年的时间被大雪封山,牛爬犁便成为了村民们进出村庄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面对漫长且寒冷的冬季,生活在这里的116 户村民早已有了丰富的应对经验。漫山遍野的松林是这里的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村民陈宝贵种了100多亩松树,每年冬季来临之前,他都要花上3 个月的时间清理林间的杂木,以保证来年松树的健康成长。而清理出来的杂木,也被陈宝贵细心处理,变成取暖做饭用的木柴,保证一家人能安然度过漫漫寒冬。

人勤世上无难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松岭人的祖辈带着家族闯关东。他们从山东临沂、日照一带出发,一路北上,越过山海关,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这里开荒垦殖,安家落户。从齐鲁大地来到白山黑水,松岭人的先辈对于这片土地格外珍惜。虽然当时的松岭荒无人烟,但这里土地肥沃,交通方便,为他们建立村屯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人走四方家风随行。伴随着闯关东先辈而来的还有齐鲁大地克勤克俭的文化基因。在这片尚未开垦的土地上重建家园,唯有勤俭方能立业。丁明才兄弟三人,都是从十几岁就开始跟随父辈下地劳动,他们自幼就明白一个道理:再富庶的土地,也需要人的辛勤耕耘才能有收获。丁氏三兄弟的父亲是村里有名的木匠,在世时很受尊重,过去村里耕地用的木犁都是他做的。现在这些木犁已经不再使用,但是老三丁明远依然保留着父亲亲手做的一把。在他们的眼中,这把普普通通的木犁,承载着父辈勤于开垦的精神,是他们与土地亲近的好伙伴。

在松岭,勤劳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这样的美德在四季更迭中代代传承着。松岭地处高寒山区,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但春雷响过,等不及冰雪融化,田野里就随处可见村民劳动的身影。虽然今天的松岭人早已衣食无忧,但是祖辈留下的勤劳节俭的传统仍然保留着。对于松岭人来说,俭可清心,使人不滋贪念;俭可生勤,使人艰苦攀登;俭可致和,使人乐群爱众。用节俭的生活来培养人的品德,这样的优良风范已经融入到了松岭人的日常生活中。

大自然不仅给予松岭一年四季不同的美,也将丰富的馈赠散落在四周的山野里。采蘑菇的季节,有喜悦,也有辛劳。这时候,松岭的妇女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累了的时候,唱上一曲家乡小调,浑身的疲劳很快就能消散,内心也能获得抚慰。解玉平个头不高,但她很勤劳俭朴,每到采摘季节,她就背起背篓上山采山珍野味。一碗热水,一张煎饼,往往就是她的一顿午饭。通过勤奋和努力,终于改变了贫穷的生活面貌。妈妈的一言一行,女儿沈玉婷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让她懂得了勤俭不仅能创造财富,更能够磨炼一个人的生活意志。她通过努力读书,终于考上了大学。30多年间,这个才200多人的小村子,和沈玉婷一样考上大学的先后有58 位。(www.daowen.com)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对己俭,对人奢,是松岭人为人处世的原则。陈宝贵夫妇养育了五个儿女,如今都已参加工作。夫妇俩靠着种人参和红松,日子也越过越好,但是俭朴的家风依然未变。逢年过节,儿女们买了新衣服,陈宝贵夫妇也舍不得穿。虽然自己生活节俭,但是别人遇到困难,他们总是慷慨解囊。沈彦岭的妻子患病多年,2014年因癌症去世,生活困难,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成为危房,陈宝贵担心沈彦岭住在那里不安全,主动提出借钱给沈彦岭,帮他盖房。

冰灯

背着山珍野味出山外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尽管大雪封山,但是松岭人已经开始顶风冒雪,往地里运送肥料,他们期盼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生活越来越美好。雪后的松岭,不仅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也让勤劳的松岭人有了更多施展自己的天地。一盏盏精心制作的冰灯、雪灯,贴上松岭人巧手剪出的雄鸡、耕牛,把这个雪后的山村装点得更加美丽。

(本集编导:杨华 摄像:郑磊 郑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