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乡愁记-记住乡愁 第2季

乡愁记-记住乡愁 第2季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郭亮村坐落于满是崇山峻岭、悬崖绝壁的南太行山区,这座古朴、俊秀的小山村里,古往今来,生活着一群“愚公”,他们的脸上饱含着刚毅和坚强,脊梁上镌刻着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故事。据辉县县志记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郭亮曾在此驻扎,村庄因此得名“郭亮村”。当年的郭亮村,劳动力不足90 人。作为龙的传人,郭亮村的人们继承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乡愁记-记住乡愁  第2季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曹操的一首《苦寒行》,形象而真实地描述了太行山的巍峨险峻。郭亮村坐落于满是崇山峻岭、悬崖绝壁的南太行山区,这座古朴、俊秀的小山村里,古往今来,生活着一群“愚公”,他们的脸上饱含着刚毅和坚强,脊梁上镌刻着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故事。

据辉县县志记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郭亮曾在此驻扎,村庄因此得名“郭亮村”。明清时期,大批的郭亮村先人为躲避战乱迁居到这里,在险峻的绝壁边缘,用一块块石头、一张张石板,建起了一百多座独具风格的太行石屋,成为奇特的“崖上人家”。郭亮村,也因此被称为“绝壁上的村庄”。几百年来,人们居险守峻,在将近1200米的山崖上过着遗世独立的生活。他们像猴子一样,沿着石阶,抓着树木,拉着藤条,手脚并用,攀援上下。

为了方便与外界的沟通,20世纪70年代,郭亮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他们要在百米高的绝壁上开凿出一条通往山外的隧道公路。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没有现代化的施工工具,郭亮人就凭自己的一双手,发誓要打通这条“绝壁天路”。10年修不成,就干20年,这辈人老了,下辈人接着干。当年的郭亮村,劳动力不足90 人。村里强壮的青年人,自发组成了“十三壮士”突击队。在1972年“二月二龙抬头”那天,炸响了第一声开山炮。男女老幼依靠最原始的技术和工具,手工凿洞修路。没有钱买工具,买炸药,他们就变卖家产换物资。开凿隧道不仅存在资金问题,还有不少艰难险阻等待着他们,在闷气的石洞里,时刻面临着塌方的危险,但为了改变命运,造福后人,他们没有退却。“宁叫塌死也不叫吓死”,打通出路是他们当时惟一的信念。从1972年到1977年,用了5年的时间,一条长达1250米、宽6米、高4米、有35 个天窗的绝壁长廊“郭亮洞”终于打通了,郭亮人终于联通了外面的世界,从此结束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后来有人统计,打通“郭亮洞”一共清理了2.4万方石渣,仅制作钢钎等工具就耗费了12 吨钢材,用坏铁锤2000多个。今天,这条被誉为“世界上最险要的十条路”之一、“全球最奇特的18 条公路”之一、“世界第九大奇迹”的“郭亮洞”,像一首写在万丈红绫上的诗篇,向世人讲述着郭亮人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故事。

愚公移山”传承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郭亮村地处偏远,为防止盗匪侵扰,历史上郭亮村人一直有习武强身、保卫家园的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现在村里人已不再习武,但是争强好胜的性格却像血脉一样代代传递,男人们敢于迎难而上、敢想敢干,女人们也同样不甘落后,勤劳坚韧。在开凿郭亮洞时,村里的女人们也自发组成突击队,手持铁锤钢钎,干着和男人一样的力气活儿。直到今天,郭亮村的女人们仍然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着未来的生活。

绝壁天路

开凿郭亮洞时的工人队伍(www.daowen.com)

2012年,41岁的王春莲发现,贫瘠的山地无法支撑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生活,像村里大多数媳妇一样,她也开始摸索着经营起了山村农家乐。王春莲的父亲王怀堂,不仅是当年开凿郭亮洞“十三壮士”之一,还是惟一的土专家、设计师、测量员,也是惟一把生命献给郭亮洞的人。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王春莲,16岁初中毕业辍学到了新乡,开始打工卖水果的生活。有人劝她从此离开郭亮村,在新乡市成家。王春莲却说,郭亮再穷也是家,她要回去,和家乡人一起自力更生,改变生活。

前几年,农家乐的房子盖起来了,硬件设施的费用还不够,丈夫就去煤窑打工,王春莲到山上摘果子,在村头卖干果;饭菜不可口,她就去给别人打工,做帮手学做菜;客源不好,她就一大早到“郭亮洞”入口去给游客义务当导游,王春莲这种勤劳自立的干劲感动了许多游客,纷纷到她家来食宿。

作为龙的传人,郭亮村的人们继承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你听,险峻的绝壁上又传来《愚公移山》的读书声,它还在被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学子们诵读着。郭亮村,正是这篇文章在新时代最好的注解,它以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巍巍太行山上书写着无数的传奇,在岁月更迭之间,也书写着郭亮人自信、幸福的笑容。

(本集编导:董伦峰 陈建斌 董萌 摄像:李长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