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安十三年:是否阻碍历史进程?

建安十三年:是否阻碍历史进程?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曹操意外失利,统一进程受阻。有人据此认为赤壁之战“开了历史的倒车”,甚至认为刘备和孙权及周瑜、鲁肃、诸葛亮等人是“历史的罪人”。孙权和刘备抗击曹操,目的不是阻挠国家统一,而是为自己争取统一天下的资格。如果孙权和刘备打败曹操后安于割据,各自成立新的政权与北方政权分立,并将这种局面持续下去,那么他们的确阻挡了历史的进程,是造成国家分裂的罪人。

建安十三年:是否阻碍历史进程?

建安十三年(208),统一了北方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这一战如果顺利,天下基本可实现统一。从当时各派实力对比看,曹操完成天下统一的胜算更大。在曹军进入荆州前夕,荆州牧刘表病死,继任的儿子刘琮投降,曹操在统一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紧接着,曹操占据了大部分荆州。但是,刘备很顽强,孙权也很有魄力,他们联手与曹操打了一仗。曹操意外失利,统一进程受阻。赤壁之战就这样落下了帷幕,曹操在战前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荆州,实力倍增,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面对惊慌出逃的刘备及实力不足的孙权,曹操完全有必胜的把握。本来这一仗不难打,比官渡之战好打,比征河北好打,比北征乌桓也好打。但是,在官渡赢了,在河北赢了,在乌桓人那里也赢了,曹操唯独在这里输了。

有人针对曹军的战败,反思了曹操在战略上的失误。赤壁之前发动北征乌桓之战看起来是有问题的,相较于荆州和江东,乌桓虽有威胁,但还不是那么急迫。曹操打败乌桓,平定了北方,在战术上取得了成功,在战略上却陷入了被动。北征归来后不得不仓促发起南征,间接造成了赤壁战败的结果。有人还将曹操赤壁战败的原因归于轻敌。南征荆州,开局相当顺利,几乎兵不血刃,在此情况下应稳扎稳打,而不应该仓促地由江陵东征。还有人将曹操战败的原因归于疫病,归于没有识破黄盖的诈降计和那些大火。曹操本人也对此次战败进行过反思。不过,他得出的结论与众不同,认为郭嘉死得太早是自己赤壁战败的最重要原因。《三国志·郭嘉传》记载:

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有人认为这是曹操为掩饰失败而找的托词,但对曹操而言,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郭嘉在时,曹操很少犯重大失误,一方面是因为郭嘉有超人的智慧,一次次神奇的预言,一次次事后都得到验证;另一方面是因为郭嘉与曹操之间有着亲密无间的关系,遇到重大问题,郭嘉都能毫无保留、没有顾忌地指出,不会出现贾诩那种“欲言又止”的情况。在曹操看来,如果郭嘉还活着,一定能看出很多问题,也一定会及时指出,而自己也一定会像以前那样去接受。如果不急于进兵,如果识破了敌人的诈降计,如果事先对火攻有所防备,那结果将完全不同。只是,历史只记录结果而不看重假设。赤壁之战成为一个转折点,一路势如破竹、攻城略地的曹操集团不得不放下扩张的脚步,以更大的耐心与对手纠缠,这个时间还要很长很长。历史错过了这次有望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之战成为曹操心中永远的伤痛。

在赤壁之战中,孙权和刘备结成联盟,周瑜鲁肃诸葛亮等人具体实施,将曹操打败,曹操不得不退回北方,统一天下的进程不得不停顿下来。有人据此认为赤壁之战“开了历史的倒车”,甚至认为刘备和孙权及周瑜、鲁肃、诸葛亮等人是“历史的罪人”。其实,不能这样看,因为当时天下有实力的军事集团不止曹操一个,这个时候仍然处在群雄混战的阶段。既然群雄逐鹿,那么谁都有统一天下的资格和机会。孙权和刘备抗击曹操,目的不是阻挠国家统一,而是为自己争取统一天下的资格。大家都不反对统一,只是由谁来统一还需要通过竞争来解决。如果孙权和刘备打败曹操后安于割据,各自成立新的政权与北方政权分立,并将这种局面持续下去,那么他们的确阻挡了历史的进程,是造成国家分裂的罪人。但事实是,无论刘备、孙权,还是周瑜、诸葛亮,他们都不承认国家的分裂是最终结果,他们都在为实现国家统一而努力。(www.daowen.com)

赤壁之战前,刘备曾被朝廷任命为镇东将军、左将军,此后很长时间里他都以左将军的头衔号召支持者并管理属下军民。后来,刘备西进益州,占领成都,其管理军事的机构还是左将军府,这表明他一直以汉室臣子自居。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战胜了老对手曹操,控制的地盘横跨荆州、益州,论实力已反超孙权。有人劝刘备自立称帝,刘备却选择自立为汉中王。按东汉制度,王是爵位的一种,刘备虽称王但仍尊汉室,仍然视国家为统一体。

赤壁之战结束十二年后,曹操去世。曹操的儿子曹丕通过禅让的方式结束了汉朝统治,建立曹魏政权。这对刘备和孙权来说马上就面临一个新问题。刘备的汉中王、孙权的车骑将军都在汉室旗下,汉朝不存在了,意味着他们的官爵也不在了,该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理顺未来的关系呢?在这方面,孙权和刘备的做法不同。孙权选择向曹魏称臣,接受曹丕所封的吴王,而刘备则宣布称帝,在成都建立政权。刘备称帝的目的不是分裂国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了“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是“惧汉阼将湮于地”,所以他强调自己称帝是“即皇帝位”,而非开国皇帝登基,他的国号仍是汉,目的是将东汉政权在成都延续下去。向曹魏称臣的孙权不久也与曹魏闹翻,双方刀兵相见,孙权无法再用吴王的封号管理属下。黄武八年(229),孙权也称帝,改元黄龙。孙权在发布的文告中说“汉氏已绝祀于天,皇帝位虚,郊祀无主”,所以自己才“不得不受”。

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他们建立新政权都有“不得不受”的一面,他们都不认为鼎立割据是国家的最终状态,统一天下仍是他们的奋斗目标。考虑到曹魏十分强大,蜀汉和孙吴决定再次联手消灭曹魏,为此双方建立了正式的同盟关系。孙权称帝数月后,蜀汉和孙吴即在武昌设坛盟誓,发布的盟书称“戮力一心,同讨魏贼”,誓言“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无论是蜀汉、孙吴、曹魏,还是取代了曹魏的西晋政权,虽承认国家被分裂的事实,但都不承认永远分裂下去的结果。受客观条件所限,蜀汉和孙吴联手消灭曹魏的目标未能达成,但都为之做出了巨大努力。蜀汉方面,诸葛亮五伐中原,他的继任者姜维更十一次北伐。孙吴方面也一次次由襄阳、合肥方向出击,在配合蜀汉北伐的同时试图在统一之战中寻求突破。

回顾汉末三国的历史,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那些斗智斗勇的故事,而是战乱中的人们心中那种坚定不移的家国情怀。在最容易产生分裂的年代,统一反而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这种“分久必合”的坚定信念成为当时许多人奋斗牺牲的精神支柱。站在这个角度看赤壁之战,可以看出其仍只是汉末群雄兼并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此时天下的形势仍未明朗,国家统一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