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安十三年:刘备在长坂脱险之谜

建安十三年:刘备在长坂脱险之谜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很狼狈,尽管付出了惨痛损失,但不管怎么说,刘备在赵云、张飞等人的拼死保护下暂时脱险了,给刘备帮了忙的还有长坂附近茂密的树林。长坂如何脱险,成了一个谜。任何事实都不能只用幸运做解释,结合刘备南下的一路表现,再结合刘备过往的经历,似乎能找到解释脱险之谜的答案。

尽管很狼狈,尽管付出了惨痛损失,但不管怎么说,刘备赵云张飞等人的拼死保护下暂时脱险了,给刘备帮了忙的还有长坂附近茂密的树林。不过,这里面仍然有疑问:刘备以及张飞、赵云这些久经战阵的人杀出重围可以理解,但诸葛亮、孙乾、简雍、麋芳、麋竺这些文士也悉数顺利脱险,无一损失,这就让人称奇了,毕竟长坂是一处死地。长坂如何脱险,成了一个谜。任何事实都不能只用幸运做解释,结合刘备南下的一路表现,再结合刘备过往的经历,似乎能找到解释脱险之谜的答案。

要说清这个问题,还要回顾八年前的一场战斗。在这场战斗中,曹操和刘备也都是参加者。那是建安五年(200),这一年最重要的事件是官渡之战。序战阶段,在官渡防线前沿的延津发生了一场战斗,曹军这边是由曹操亲自指挥的。战前,袁绍手下的将领颜良进攻白马,曹操派兵为白马解围。战斗中,关羽斩杀颜良,袁军大败。曹操虽然解了白马之围,但知道袁绍的大军随后还会杀向这里,曹操决定从白马撤军。白马在黄河以南,袁绍的指挥部设在黄河北岸的黎阳。袁绍听到颜良阵亡的消息,既痛又怒,立即下令主力渡过黄河,直扑白马,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袁绍的重要谋士沮授反对这么做,认为不应再考虑白马,而应先拿下白马以西的战略要地延津,凭借那里的渡口优势,将主力源源不断地运过黄河,之后巩固延津,使其作为一个战略支撑点,进可直取许县,退可从容撤回黄河以北。沮授的这个建议是正确的,面对实力并不弱的曹操,应该采取稳扎稳打的办法,而不要被对手所激怒。

然而,袁绍没有接受沮授的建议,他一向轻视曹操,被曹操上来劈头一个“下马威”,弄得很没有面子,抱着在哪里跌倒就一定要在哪里爬起来的想法,袁绍执意进攻白马。《三国志·袁绍传》记载,沮授无奈,站在黄河边上叹息说:“悠悠黄河,吾其不反乎!”沮授以身体原因请辞,袁绍很生气,立即批准,把沮授所部交由另一个谋士郭图统率。对袁绍的这种执着与任性,曹操是比较了解的,他们是多年的好朋友,曹操料定袁绍会命令主力来进攻白马。

曹操下令白马军民全部随军撤离,向哪个方向撤退却颇费思量。白马在兖州刺史部东郡,沿黄河向东不远就是另一处军事要地濮阳,此时还在曹军手中,再往东就是曹操在兖州刺史部的中心城市鄄城。防守鄄城的程昱手下只有七百人,鉴于这边的防守很薄弱,曹操不可能向东撤退。但也不能轻易撤往南边的官渡,那样就太被动了。于是,曹操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沿黄河向西撤,并且带上白马的所有辎重和百姓。沿黄河向西就是沮授提到的延津,曹操向这里撤退,有点儿出乎袁绍的意料。袁绍此时应弃曹操于不顾,直接向南进攻,这里才是中心战场。但袁绍急于找到曹操本人打一仗,以找回失去的面子,于是命令已渡过黄河的主力部队,一部分由郭图率领攻占并驻守被曹操刚刚放弃的白马,一部分由文丑、刘备率领,顺着曹军撤退的方向追击。

文丑、刘备率部追到延津以南,在这里遇到了曹操亲自率领的部队。此时,袁军的兵力大约有六千人,而《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军“骑不满六百”,形势十分危急。但是,看到袁军杀来,曹操反而不慌不忙,下令扎营。曹操让人登上高处侦察。不一会儿,侦察兵报告说敌兵来了,有五六百人,曹操没有动,让继续侦察。过了一会儿,侦察兵又报告说骑兵更多了,步兵不计其数,曹操仍不着急,只是说了声“勿复白”,意思是知道了,不用再报告了。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曹操没有下令撤退,反而下达了一个更奇怪的命令,他让大家出营,解鞍下马,同时把从白马带来的辎重都摆在道路上。随行的将领们认为敌人骑兵多,不如退到营寨里坚守,等待援军的到来。面对众人的疑问,曹操把目光移向谋士荀攸。荀攸会意,微微一笑说:“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荀攸认为可以用小利引诱敌人上当。但众将听完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鱼饵”在哪里,难道是散落在路上的那些辎重?不过,众人看到曹操、荀攸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也就不再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敌兵快到跟前了,众将都认为该上马了,曹操仍然不慌不忙,对众将说:“未也!”又过了一会儿,敌人的骑兵越来越多,看到路上的辎重,一部分人开始忙着清理这些战利品。曹操对大家说:“可矣!”曹军全部上马,纵兵杀出,袁军没有防备,大败。此战中,袁绍的另一位重要将领文丑被杀,没有战死的袁军士兵全部成为俘虏。颜良、文丑都是名将,短短几天内被曹军打败并杀死,极大地鼓舞了曹军士气。《三国志·武帝纪》记载:“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延津之战较好地体现了《孙子兵法》所说“因利而制权”的思想,曹操注《孙子兵法》时特别留意这一点,相继做出“避其所长”“待其衰懈”“以利劳之”等注解。在曹操看来,面对实力更强大的对手,硬拼不是正确的作战方法,应该分析敌我态势,找到敌人的漏洞,通过谋略让敌人的弱点充分暴露,以弥补我方之不足,之后再“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取得最终胜利。

尽管如此,在延津之战中,曹操仅以区区六百人能一举打败六千人,并斩敌方主将于阵前,仍是令人惊叹的。仅就《三国志·武帝纪》记载看,此战的关键是曹操以辎重为诱饵先使敌军大乱,然后再趁乱出击取胜。不过,这里存在不小的疑问,因为即便使用了计谋,但改变不了敌我兵力悬殊的基本面,即使敌兵开始有些慌乱,但对一支训练有素的劲旅而言,临阵应变是基本能力,他们很快便可以组织起有效反击,到那时兵力的多少才是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袁军是追击而来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也许六千人并不是它的全部,曹军的六百人退到营寨里打败敌人的几次进攻尚可理解;而将敌兵全歼,并将没有打死的敌兵全部俘虏就不可思议了。辎重虽然是“鱼饵”,但“鱼”的块头实在太大而“鱼竿”太小,“鱼”即便吞上了“饵”,也未必能把它钓起来。那么,曹操在这场延津之战中取胜的关键点在哪里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注意史书中的一个细节,它记载在《三国志·武帝纪》中:(www.daowen.com)

遂解白马围,徙其民,循河而西。绍于是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

白马是一座县城,正常情况下应该有几千至几万人,曹操既解白马之围,转移时为何“徙其民”呢?再加上刚刚缴获的辎重,这些都是脱险的障碍,深谙兵法的曹操为什么刻意把百姓和辎重都带上呢?如果把这些问题联系在一起考虑,似乎可以看出曹操撤向延津并非临时决定的权宜之计,而是事先精心构思的一个计划。曹操向延津撤退的路上应该有时间进行兵力部署,调集周围的部队向预设战场机动。随着附近曹军的纷纷赶到,当曹军趁袁军抢夺辎重突然发起进攻时所投入的兵力已经不是那六百人了,而要多得多。如果短时间内能全歼袁军,人数至少也要得与袁军相当。

《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曹操为这句话作注时进一步指出:“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曹操在延津之战中取胜,其实依靠的就是通过智谋将敌人调动起来。当然了,曹操此计也有很大风险,那就是袁绍变得聪明起来,他不向西边的延津追击,而直接进军南边的官渡。但曹操对袁绍太了解了,他们自青年时代便相识、相惜,如今又在战场上相见,曹操知道袁绍首战挫败后急于报复的心理,所以他本人只带六百人当诱饵,把袁军主力吸引到延津一带,然后集中兵力迅速将其歼灭。

如果双方一上来就正面对峙,展开实力比拼,曹操无疑不占优势,但曹操把交战的地点顺利引向了对自己有利的延津,而充当诱饵的不仅是那些刻意带着并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的辎重,还有曹操本人。对袁绍来说,如果大决战刚开始就能把曹操打死或活捉,无疑充满了极大诱惑,所以袁绍不顾反对执意向延津进兵,从而一头钻进了曹操预设的伏击圈。

即便如此,曹操仍然不放心,把老百姓也带上。可以想象,当文丑、刘备率领的袁军赶到延津时,看到的不仅是大批辎重,更有成千上万混杂于其中的老百姓,场面十分混乱,一时无从下手。袁军再彪悍,也不能见到老百姓就杀,曹军将士甚至可以混进老百姓里,穿上老百姓的衣服,让袁军防不胜防。史书为什么没有做全面记载呢?因为它不便回答随军行进的老百姓在此战中的作用,所以炮制出六百人全歼近六千人、又临阵斩杀名将文丑的神话。在冷兵器时代,没有特定的战场环境,随随便便就想“以一打十”,而且是全歼,是不可能的。

作为延津之战袁军方面的指挥官之一,刘备亲眼看见了战斗的全过程,那成千上万的百姓势必给刘备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此次南下江陵,陆续有十多万百姓追随自己,刘备并没有觉得他们会成为负担,而是把他们看成危难关头帮助自己脱身的秘密武器。可以想象一下长坂当时的情形:五千多“虎豹骑”杀到,但一下子都傻了眼,因为他们看到的不是刘备手下的军士,而是山坡、树林间到处都是人群,阵势十分壮观。曹操和“虎豹骑”没有残暴到连老百姓也要见一个杀一个的程度,所以“虎豹骑”固然凶猛,也不敢纵马乱冲,刘备、诸葛亮等人才得以脱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