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工况设置及观测点位置

工况设置及观测点位置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15观测点位置示意计算工况的设置见表4.1。同时,为考察组合风速下桥位处风场变化规律,结合桥位处的地形特点,设置了4种不同来流风速下的计算工况,分别是工况7—工况11。工况13为非定常计算分析,该工况模拟分析了一天中桥址区温度和风速的变化情况。表4.1工况列表续表注:1.风向如图4.16所示。

工况设置及观测点位置

为考察风速和温度沿河谷的变化规律,在有限元模型中沿河谷从北至南设置了11个数据观测点。这11个数据观测点均位于河谷中央,海拔高度和大桥桥面高度一致,即海拔高度为1 608 m。数据观测点的具体布置如图4.15(a)所示的P1—P11。为研究主梁不同位置处的风特性变化规律,沿大桥主梁纵向等间距设置9个数据观测点(见图4.15(b))。同时,为分析桥址区风速沿高度方向的变化规律,在主梁1/4跨、2/4跨和3/4跨处布置风剖面数据观测点,风剖面观测点中距离主梁较近处的观测点较密,风剖面最高观测点距离地面达2 500 m,风剖面观测点布置如图4.15(b)所示。

图4.15 观测点位置示意

计算工况的设置见表4.1。为分析不考虑热力效应时桥址区的风特性,设置仅考虑来流风速为50 m/s的计算工况1。为了研究山体温度梯度太阳辐射、空气密度梯度及温度梯度等热力效应对风场的影响,设置了来流风速为0.0 m/s的工况2—工况6共5种计算工况。同时,为考察组合风速下桥位处风场变化规律,结合桥位处的地形特点,设置了4种不同来流风速下的计算工况,分别是工况7—工况11。这几个计算工况重点考察不同来流风速下桥位处的风速和温度变化情况,并且将这几个计算工况的结果与不考虑热力效应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工况11和工况12为考察不同来流风向下流场的变化情况。工况13为非定常计算分析,该工况模拟分析了一天中桥址区温度和风速的变化情况。

表4.1 工况列表(www.daowen.com)

续表

注:1.风向如图4.16所示。
2.表中定常计算时的太阳辐射,山体温度等气象参数均采用2013年6月20日16:00的数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