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宁波市江北区委史志办公室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江北地区解放60周年。60年来,江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共克时艰,从迅速恢复战争创伤,到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迅速把一个落后的旧江北建设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新江北。60年的巨大变化,60年的辉煌成就,一幅政治进步、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呈现在人们面前。抚今追昔,我们在分享今天幸福的同时,不能不回顾当年迎接江北解放的峥蛛岁月,缅怀那些为江北解放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烈。
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辉煌胜利,浙东地区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已成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但是,他们并不甘心失败,继续集结军队、设立据点、修筑工事,企图作垂死挣扎,特别是在蒋介石“隐退”奉化溪口后,更是调集大军对三北慈镇地区进行清剿。三北慈镇地区笼罩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面对国民党失败前的垂死挣扎,三北慈镇地区党组织并没有因为敌人已是秋后的蚂蚱而麻痹轻敌,而是根据四明工委2月14日的反清剿、反封锁的紧急指示,对困难作出了充分的估计,对反清剿、反封锁斗争进行了精心的准备,采取了几条应对时局的有力措施:首先号召三北地区各级党组织和武装部队要为夺取最后胜利而斗争。慈镇县[1]工委要求各区党组织和武工队为保卫革命根据地和保卫群众切身利益,要发扬在困难面前再坚持一下的忍劲渡过难关,要有为革命作艰苦斗争的思想准备。他们白天隐蔽,夜里出来做群众工作,袭击敌人据点,扰乱敌人后方。有时化整为零,穿越封锁线,机动灵活地跳跃在山区平原河网之间。武工队根据抗战时期破袭战的经验,在重点对敌人交通和通讯设备进行破坏的同时,还以“捉迷藏”战术与敌人周旋。
三北慈镇地区革命武装在避开国民党大部队清剿的同时,紧紧抓住小股敌人的活动进行打击。3月1日,慈镇县工委副书记杨展大率慈镇县大队及东区武工队在黄沙闸活动,得到国民党镇海县自卫队李斌中队到张家村清剿的情报,立即主动出击,将该部击溃,缴获步枪1支,击伤其数人。国民党龙山自卫中队和守驻澥浦的国民党保警队闻讯前来增援,与慈镇县大队和东区武工队激战2个小时,为了避免与国民党更多的援军作战,杨展大率部主动撤出黄沙闸。战斗中,县大队队员王挺牺牲,孙永山、李贵浩、任志永负伤;3月上旬,杨展大率慈镇县大队和姚东区武工队袭击了匡堰文武殿国民党据点,击伤哨兵1人。次日,国民党当局畏惧该据点被革命武装攻占,便命令驻据点的部队撤出了。慈镇县工委立即发动白石尖等村的民兵,带着麻袋、萝筐打开了匡堰林家祠堂粮仓,开仓济贫,并把据点烧毁;3月中旬,国民党逍林区自卫队长伍长伙带队到山区进行武装征粮。慈镇县大队得到情报后,在姚东区武工队的配合下,在桥头万番龙背山南的隔山庵设下埋伏,当日下午3时,伍长伙带领队伍钻进了我军预设的伏击区,慈镇县大队和姚东区武工队立即开火,伍长伙被当场击毙,其残部慌忙溃逃。此次战斗毙敌4人、俘敌11人,缴获步枪20余支、短枪2支及部分弹约;4月7日傍晚6时,中区武工队在三浦乡柴家发现国民党“长江部队”3名士兵乘船去龙山,便沿河进行拦击,毙敌1人,俘敌1人,缴获步枪1支,子弹90发,手榴弹1个及其他物资。
至此,国民党军队这次篦梳式的清剿彻底被粉碎,也标志着国民党在三北地区军事上的彻底失败。虽然,国民党驻三北的兵力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但其军心已动摇,绝大部分官兵都在考虑自己的后路,三北地区党组织实际上已掌握了军事上的主动权,事实上已宣告黎明前的黑暗将要被冲破,三北大地已显露出人民解放胜利的曙光。
1949年春,慈镇县慈东区积极开辟革命新区,东区11个乡镇已连成一片,基本形成游击根据地,敌占区逐步缩小,只有国民党驻军固守几个孤立的集镇和据点,如洪塘镇、庄桥镇、费市镇和骆驼镇。地方武工队、民运工作队进行公开和隐蔽相结合的斗争,在广泛发动下,通过开展各项政治斗争,相继成立各级群众组织,如打猎队、穷人翻身会、农会小组妇女会、民兵、弟兄会、贫雇农小组、儿童团,沿山地区基础好的村还建立了民兵游击小组。
此时,慈镇县已建立东区工委,辖庄桥、庄市两区,其国民党的乡、保基层组织基本上为我方所控制,国民党的基层政权只能在据点内活动。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慈镇县的广大群众信心百倍地迎接人民革命胜利的到来。春节后,东区民运干部组织文工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宣传解放战争胜利的形势,群众情绪高涨,欢天喜地准备迎解放。
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过长江,23日,占领国民党首府南京。同日,浙东临委指示:“要在10天或半个月内,以突击精神完成整理内部,学习政策,加强纪律性。”区内不脱产基层干部、党员和群众开始认真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约法八章》并进行宣传教育;与此同时,四明工委城工部即组织小分队开展城市调查,并派人同城区“燧火社”主要负责人王礼芳联系,部署他们搜集情报、递送和张贴传单标语等工作。5月2日,浙东临委指示,钱铭歧主要掌握城市工作,策动城市上层各实力派等筹建应变组织,以维持大军入城前的秩序。随后,钱铭歧通过关系,准备秘密约见金臻庠,因金无法脱身,后经钱铭歧同意约见宁波城区上层代表人士沈曼卿,向沈布置有关任务。沈曼卿回城后,向金臻庠作了汇报,并立即联络工商界的一些知名人士,成立应变组织,动员和组织义勇警察、消防人员维持社会秩序,保护市政设施,为使城市完整地回到宁波人民手中作了努力。
随着人民解放军胜利渡过长江以来,浙东地区各级党组织迅速把工作重点转到迎接城市解放上来,中共浙东临委城工委调查科、四明工委城工部、鄞慈县工委和慈镇县工委,都通过各自渠道,涌向四明中心城市——宁波(鄞县)城区,开展城市调查,布置城市党员和进步学生张贴《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约法八章》等文告。向城区国民党军政人员、民族工商业者和各界知名人士投寄传单和劝告信,宣传解放战争的胜利形势和共产党的政策,希望他们认清形势,深明大义,保护好城市;发动工人、店员和学生建立纠察队、护厂队等组织,搞好站岗、放哨,组织巡逻,防止国民党特务和歹徒的破坏活动,积极做好护厂、护店、护校和保护城市设施工作。宁波城区学生在四明工委城工部统一部署下,积极参加对城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系统调查,以做好接管城市的准备工作。同时,宁波城区还有大批学生奔赴四明山游击区,参加入城干部训练班,学习党的政策和入城纪律等有关文件。
在此期间,慈镇县迎接解放,做好接管城市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1949年2月下旬,慈镇县工委在姚东区召开了由各区工委书记参加的县工委扩大会议,四明工委组织部长薛驹出席会议,传达上级党组织指示精神。会议决定充分发动群众,开展以反清剿、反抽丁等为内容的群众运动,配合南下大军早日解放浙东。会后,慈镇县工委立即举办了民运工作干部训练班,参加训练班的干部有40余人,为开展群众运动培养了一批骨干。(www.daowen.com)
4月15日,浙东临委、浙东行政公署、浙东第二游击纵队政治部联合发布了《为迎接胜利告浙东各界人士书》,号召浙东工人、学生、各界人士行动起来,为保护工厂、矿山、交通、学校,为争取最后的胜利而斗争。为了响应这一号召,4月下旬,慈镇县工委直属澥浦支部派党员胡允和深入到宁波城里与三一中学党小组联系,秘密刻印告浙东各界人士书和解放军的约法八章等宣传品,并张贴到宁波市区和慈溪、镇海县城里。鸣鹤、师桥、丈亭、东埠头、方家河头的群众团体也在本地张贴了大量的宣传品。在张贴宣传品时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蜀山汽车站的站长、司机把宣传品贴在汽车上,汽车开到宁波等地就把宣传工作做到那里。为了让更多的群众看到宣传品的内容,汽车开到人员集中之处,司机故意把汽车开得很慢。有的群众还把宣传品送到国民党政府机关里和上层人士的手中,使国民党摇摇欲坠的政府,陷入了革命舆论的汪洋大海之中。
5月1日,谭震林、王建安、姬鹏飞致电浙东临委,指出解放大军已向浙东进军,要求浙东临委保护好交通、通讯设备,严格城市纪律,协助解放大军歼灭浙东境内的敢于顽抗的国民党部队,解决好解放大军所需的粮草、民工等问题。5日,四明工委根据浙东临委的指示,在余姚大岚山召开了四明工委扩大会议,传达了上级党的指示精神,慈镇县工委代理书记杨展大出席会议。5月上旬,慈镇县工委在戚家大山召开了县工委扩大会议,部署了迎接大军、接管县城、支前等工作,并对这些工作进行了分工,杨展大负责举办接管县城干部培训班,沈宏康负责支援前线工作,陆子奇负责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做好接管县城的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解放大军的粮食供应,四明特办先后两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赶紧准备粮食,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1日,四明工委发出了成立各级支前办事处的紧急通知。慈镇县工委根据这些指示于21日在慈东横溪十字路(东区)成立了慈镇县支前办事处,沈宏康兼主任,虞剑虹为副主任,下设民工管理、总务、供应3个处。各区也相应建立了支前办事处,马思方、岑龙虎、许梅生、沈一波、宓文海、孙永山、范雪伦、徐策等分别担任各区支前办主任。
由于三北慈镇地区以产棉为主,5月份又是粮食青黄不接之时,加上国民党滥发货币造成的粮价飞涨,三北地区的粮食供应本来已经十分紧张,而解放大军人数众多,粮食的需求量大,这是摆在慈镇县工委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为了解决这一特殊时期的粮食问题,慈镇县工委决定采取向慈镇人民借粮的办法来筹备军粮。慈镇县办专门发出通告,号召全县各界人民深明大义,踊跃借助。慈镇县支前办事处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把征借粮食的重点定在东区的庄桥、庄市等地。因东区是平原地区,土地肥沃,盛产粮食,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并把支前办事处从横溪十字路迁到离宁波较近、交通方便的原庄桥区骆驼桥办公。慈镇县支前办事处迁到骆驼后,还专门从各地抽调了40多名干部,组成了征借粮食工作队,积极开展工作。当时的主要任务有三项:第一,与解放大军取得联系,主要向二十二军后勤部粮秣科的干部了解他们所需的物资;第二,布置各区支前办事处迅速开展征借粮食、柴草工作,组织副食品慰劳解放大军;第三,组织好交通工具,把所有的粮草和慰问品送到解放大军处。通过几天紧张的工作,在慈镇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慈镇县、区两级支前办顺利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任务,共征借到粮食50多万公斤,募集到300多头猪和大量的鸡鸭鱼等慰劳品,并联系到宁波通运汽车公司的车辆,由沈宏康等人带队将粮食和慰问品送到解放军驻地,有力地支援了解放军向宁波方向进军。
江北城区,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党在青年学生中的外围组织“燧火社”,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革命活动。如组织阅读革命书报,定期进行时事学习讨论;秘密收听陕北新华广播,在学生中进行宣传,是年春,浙东中学、宁波高级工业学校、宁波商校等学校有不少学生离开学校,奔向四明山游击根据地参加革命,留下的学生,继续为迎接宁波解放而奔忙,收听广播、刻蜡纸、油印、翻印地下党的宣传资料。趁着黑夜学生们把翻印好的宣传资料分头张贴到市区各个角落。同时,还探听敌情,调查社会情况,向工商界、社会知名人士投寄宣传战争形势和党的政策的资料、信件等,这一系列工作多数都是参加“燧火社”的青年学生完成的,“燧火社”为迎接宁波解放,配合解放大军顺利向宁波进军做了不少工作。
在解放余姚后,24日晨,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军第六十六师沿铁路旧基以北三七市、二六市、文溪向宁波东北疾进,切断了甬江航道,其先头部队一九七团及师侦察连在三七市附近与负隅顽抗的国民党慈溪县自卫总队第一中队接火,敌中队长当场毙命,全中队被俘缴械。紧接着六十六师挺进到骆驼桥,又歼灭一个警戒连,俘敌100余人;与此同时,六十五师沿铁路旧基向慈溪疾进,其一九五团在慈溪东山、西山与敌六六三团三营及国民党地方武装遭遇,经过激战,敌1个连被迫缴械。是日上午9时,解放大军进占慈城镇,慈溪解放,慈城各界人士组织欢迎队伍,手举横幅、红旗,沿途燃放鞭炮,热烈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慈溪县城。同日,慈镇县工委副书记杨展大率县大队30余人和城市工作队40余人配合南下解放军干部接管了国民党慈溪县党部、县政府、县警察局和医院、学校、慈溪县银行等单位。不久,各区工委也根据上级指示,迅速配合解放军开展接管工作。
解放军六十五师一九五团解放慈城后,继续向宁波城区方向疾进,5月24日下午3时许,抵达甬江北岸(今江北老城区),至此,江北现区境城乡全部解放。六十四师进入宁波江北城区时,已近深夜11时,为了不打扰民宅,均露宿在沿街道马路两旁,市民早晨发现大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无不为之感动。
江北解放时,由于浙东临委和四明工委事先做了大量工作,使地方上层人士了解共产党的政策,拥护和接受保护城市的方针。工人、职员、学生等热烈响应党的护厂护校的号召,支持共产党、欢迎解放军入城。因此,城市各项设施基本未遭破坏,且人心安定,秩序井然。电力公司、四明电话公司照常供电、通话,商店按时营业,工厂照常生产。25日上午,江北地区1000余名中学生抬着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巨幅画像,满怀激情高唱《我们的队伍来了》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等歌曲,列队到市中心中山路欢迎人民解放军。26日,慈镇县工委支前办送慰劳品慰劳解放军,慰劳品花色繁多,有猪肉、鱼类、鸡、黄酒、年糕、馒头、布鞋等等,足足装满了7辆大卡车,由江北岸鄞慈镇通运公司汽车送到宁波市区解放军驻地。
江北城乡全境解放后,1949年6月中旬,境内中共慈溪县委成立,杨展大任副书记(代书记),同月,慈溪县人民政府成立,刘春泉任副县长(代县长),1950年1月任县长;1950年6月初,中共宁波市江北区委成立,区委由王学正、刘玉山、谭永刚、刘金杰4人组成,王学正任书记。
经过20多年的浴血奋战,有着反帝、反封建传统的江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彻底结束了国民党在江北地区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昂首阔步走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谱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程丽珍 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