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分为文物保护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级别。
(2)历史建筑。在主观评价体系中,评价因素主要集中在历史建筑构成集镇村落历史风貌的价值和可改造利用的价值。
①建筑风格的典型性。我国国土辽阔、地域差异大,各地建筑风格差异较大,如北京的典型民居四合院、安徽的徽派民居、江苏的水乡民居、云南的一颗印、广东的客家围屋、广东的骑楼等。因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建筑的风格典型性应结合地域性评价。
②建筑细部构件的工艺价值。建筑的细部工艺是体现建筑价值的关键所在,越是精致的建筑越有保护价值。专家在评价某类型建筑细部工艺价值时应将当地受保护的同类型建筑作为参照物,进行建筑细部的比较。
③建筑的完好程度。建筑的保存现状与建筑的价值有直接联系,我国的建筑构件以及围护结构非常讲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柱梁上的雕刻一般是我国传统木雕艺术的精品,彩画也出自古代著名匠人之手。如果原有的这些构件损坏或被盗,历史建筑的价值将会降低。
④建筑的安全性。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改造利用过程中,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结构的安全性决定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的难度。安全性好的民居、宗祠等历史建筑只需要稍事修缮便可再利用。如果安全性一般,即使加大投资,历史建筑也不适合作为荷载太大的功能建筑,只适合参观。安全性不好的历史建筑只能修缮,延迟倒塌的时间,具有特殊价值的历史建筑可按照其原样重建。
⑤空间的可改造再利用性。这个指标是从空间大小的角度去衡量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性。空间宏大、通风、采光良好的历史建筑可改造再利用性比较高,适合改造成多种类型的建筑使用,如办公楼、展览馆、居住空间等;相对来说,建筑空间比较狭小、通风采光不好的历史建筑,能改造再利用的空间就比较小。
历史建筑中大部分是低层建筑,但南北的尺度却不一样,空间的可改造再利用性就有较大的差异。如珠三角的历史文化村镇的宗祠空间尺度一般比较大,通风采光良好,改造再利用性比较好。例如沙湾镇的何氏大宗祠(留耕堂),该建筑物现用作寺庙,常年香火不断,出外谋生的华侨或者港澳人士每隔几年会在此地聚会,朝拜祖先,祈求事业的顺利、生活的美满。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也有建筑空间较小、通风采光都不太好的民居,这些民居难以进行新功能的再利用。名人故居就属于此类,根据保护措施的要求,只能修旧如旧,一般改成名人博物馆,孙中山故居和叶挺故居都属此类。
⑥建造技术水平(包括建筑构件的接合精细程度,排水、消防、防盗、通风系统的先进性等)。该指标是指历史建筑的排水系统及结构系统的技术先进与否、施工水平精致与否。古代的建筑技术是现代建筑技术的基础,古代建筑也是古代建筑技术的物质载体,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如大旗头村中的防盗和排水设施就颇为先进。防盗措施非常严密,用厚厚的麻条石作墙,外面再贴上青砖,中间还嵌入铜板,小巧的铁窗、瓦片下面放上木柱,木柱之间连拳头都伸不进去,而且石板街的一端是封闭的,另一端修有门楼,遇到匪患,门楼上的铁闸一落,整个村就变成了防守坚固的大院。这个村的排水设施也堪称一流,由于该村地基较高,天井、巷道、广场均以条石铺砌,村内雨水、污水由天井、金钱眼(一种类似铜钱造型的漏泄设施)流落暗渠,从广场的出水口汇集到村前的池塘,再流到很远的河道。据村里人说,大旗头村兴建已过百年,即便是暴雨季节,村里也没发生过水浸街道的状况。
⑦材料应用的典型性。建筑材料应用宜“就地取材”,这样可节约运费、减少损耗、节约投资,是古往今来推崇的选材原则。怎样充分发挥当地建材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仍然是今天重要的研究课题。东莞市盛产红砂岩,这种建材不但在建筑中应用,在装饰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东莞市的南社村和塘尾村里的历史建筑主要以红砂岩、青砖、木头为建筑材料,而且工匠们把三种材料搭配得非常巧妙,充分发挥三种材料的艺术审美价值。红砂岩的运用在此地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3)历史街区。历史街区在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构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构成历史街巷的评价因子有以下5个:
①街道节点的适用性。街道节点是直线性街道适当放大的有特殊意义的空间,表现形式有园林、桥梁、各种功能的广场、古树及其形成的空间等。街道节点在古集镇村落街道中的设置对整个街道的空间组织有重要作用,街道节点的适用性对衡量一条古街道的丰富性、舒适程度来说很重要。
②街道空间布局的丰富性。街道空间布局是指街道的空间收放、转折、开合等变化,以及街巷的空间比例关系和街道空间的曲直形态。
街道的收放与转折是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街道的收放与转折变化是多种多样的。人们穿街走巷,虽然只是简单的线性运动,但中国传统的街道却用一个近似于二维的空间给人丰富的空间体会。街道的开合设计也是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设计的艺术特征之一。“开”是为了打破过于完整所带来的呆板,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合”是为了保证人们对空间形态感受的完整性。中国传统村镇的街道空间以合为主,空间限定极为严密。这恰恰表征出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设计的伦理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省特性。
空间比例。传统的街巷空间尺度和比例可以用巷的宽度与围合它的建筑高度的比值来描述。芦原义信认为,当街道的宽度与两侧建筑的高度比值为1.5~2.0是比较合理的比例关系,空间尺度比较亲切。
传统街巷空间的界面具有两大特点:连续性和曲折性。连续的界面是使街巷具有可识别性和意象性的重要因素,街巷和水巷中连续的高低错落的建筑形成的界面使得空间得以完整地界定。街巷界面的形态更主要取决于建筑的形态及布局。传统的建筑布局是以进落式为主,易形成连续的界面。而当前流行的小区建设方式——行列式的建筑布局则完全破坏了原有的组织方式和邻里关系,在布局模式、尺度等方面破坏了城市建筑环境的视觉连续性。所以在街坊改造过程中可以沿用传统街巷概念,通过各种建筑手段达到进落式布局所形成的界面。
③建筑群整体风貌的完好性及原真性。该项指标是指历史街区两边的历史建筑群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国家现行的评价体系中有相关的描述:历史街巷的长度不能低于80米,长度过短则不能反映古村镇街巷空间序列的变化及传统历史建筑原始风貌的规模,同时历史街道必须保存比较完整,传统景观也应连续,不应出现建筑风格不协调的建筑。
④街道肌理的可识别性。所谓“街道肌理”,是由具有传统尺度感的街巷网络和传统尺度感的街坊建筑形成的统一的、可识别性强的形式。历史集镇村落的肌理主要由街坊形成,街巷及院落是古村镇肌理的基本组织单元;反之古集镇村落的肌理依赖于街巷空间与院落空间而存在,要保持古集镇村落的肌理,就要延续街巷的空间形式。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街道肌理。如重庆是“山城”,重庆市中心是围绕山建设而成的,设计街道、布置建筑,形成独有的建筑。又如苏州的周庄和乌镇则是借助江南平原特有的水乡环境的特征,来铺路造桥、修街造房,建筑物沿河而建,朝向随着河流流向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丰富多变的街道空间。
⑤街道景观元素布置的适宜性。连续性是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设计的重要思想,连续性并不是指所有的界面形式都是连续的,而是通过暗示把整个空间联系起来。这种暗示可以是两边的建筑立面为单调统一的元素,如门、窗、相似的建筑构件等,也可以是地面铺装,或者是如古树、盆栽、小绿化景观、小桥、亭台楼阁等景观元素。街道绿化又被艺术家称为“柔性界面”,柔性界面也是对个人空间的一种私有性的界定符号。它既能增强个体空间的个性化、景观化和标识性,又起到了延展个体空间的作用。这些景观元素在历史街巷被广泛应用,增添了历史街巷的趣味性。树木植被可以使得建筑界面更柔和,增加自然的活力。例如大树经常出现在界面转折处,一方面柔和了转折,一方面起到挡景和增加景观层次的作用。柔性界面往往与建筑实体界面形成相辅相成的整体。我们可以从这个方面去衡量历史文化村镇街道景观元素的适宜性。
(4)自然环境与文化景观。自然环境与文化景观有以下几个评价因子:
①历史文化集镇村落周围自然风景的审美价值。集镇村落周边自然环境的景色与集镇村落是个整体,自然风景是集镇村落的“绿叶”,正是这片“绿叶”孕育着古集镇村落这朵“红花”。
②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处理措施的科学性。该指标是指古集镇村落周围自然环境的生态环境状况,周围的山体、水域、植被、土壤是否受到破坏。该指标也是用来衡量当地政府对古集镇村落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标准。现代城市发展迅速,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古集镇村落受到的破坏相对来说较小,但是造成环境质量整体下降是不可否认的事实。(www.daowen.com)
③古集镇村落文化景观的和谐性。中国古集镇村落最有特色的文化景观就是“风水”。中国传统文化集镇村落的格局是依据自然的地势、地貌、山川河流等自然环境而设计的,源于一种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设计思想,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融合的设计理念,这就是“风水”的思想体现。仿生象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而这些仿生象物的空间格局成为中国历史集镇村落最有特点的文化景观。
仿生象物的营造意匠可以分成四类:一是法人的意匠;二是仿生法动物的意匠,如凤凰、龟、蛇等;三是仿生法植物的意匠;四是象物的意匠。
具有特殊空间格局的历史文化集镇村落在我国有很多,如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白沙村的龟形村堡——逆水流龟寨。它建于明朝崇祯年间,既是村子又是堡垒,有双重功能。其形状像一只伏在水中的巨龟,头朝向小溪的上游,所以叫“逆水流龟”。村墙四角都建有小楼堡,取形于龟的四足。北面有座高出护墙的堡垒楼,取形于龟头。南面有出入的通道大门,门额为红沙石刻匾,高书“里闾保聚”四个大字。门外是吊桥,如龟尾,现在已改为水泥桥了。村中有条南北走向的直巷,宽2米,巷两旁并列4条横巷,宽1.5米。村内有72座房屋,统一格局,井井有条,便于防卫。寨内排水渠,水井设置合理,生活设施完善。龟是古代四大灵兽之一,长寿,有很强的生命力;龟壳有很强的防御能力,因此龟形的城和建筑物给人心理上的安全感。村庄的空间布局仿效龟形布局,也缘于此。又如湖北沔阳州城池为螃蟹形,筑城以蟹为意匠,寓意着横行不怕侵犯;还与水乡有关,螃蟹为水生动物,在水乡泽国可以安生。又如我国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的历史文化名村大旗头村的建筑、池塘、广场、文昌塔的布局寓意着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纸、笔、墨、砚。文昌塔为“笔”,与塔下的两方石、村前草坪和广场组成“笔墨纸砚”风水格局,寄托着村民“读书做官,出人头地”的愿望。又如广东省恩平市圣堂镇的歇马村独特的“马”型风水格局。从地势来讲,歇马村前临锦江,后枕三嶂,先人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格局建设成村,整个村场呈扇形分布,上宽下窄,后高前低,以雄马赋形,有“马头”“马中”“马尾”,配以“马肋骨”“马肚”“马胃”“马肺”等。“马尾”处的两块大石象征雄马生殖器。整条村“只见水入不见水出”,“歇马村”之名也是得自于此——似一匹站立的马在饮水休憩。这样的格局让村民引以为荣。
2.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中被物化为恒定的形式,表现为历史的、静止的、不可再生的物质载体。反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之一,不能脱离非物质文化遗产。割裂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之间的关系,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原有的物质载体,而保存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也随之失去灵魂。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之一。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和传承都与特定的环境密切联系,因环境而生,因环境而发展,因环境而变化,因环境而衰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就是必须依托人本身而存在,并通过语言、动作和特定的空间来传播和延续,它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靠人传承下来。如果从事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很有可能失传,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人”这个载体就显得尤其重要。而人又离不开其活动场所。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最原始、最真实的“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解读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钥匙。任何一个历史文物建筑、任何一个历史文化集镇村落或者历史地段的存在意义都在于它曾经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建筑、历史文化集镇村落或者历史地段记忆了我国不同时代的空间组织科技、建筑科技、建材科技、结构科技、朴素的生态科技、民俗文化和传统审美情趣,同时还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因此,历史文物建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之一,其精神蕴涵深邃,并且已远离它的生态环境,而必须依靠文字、电影、录像、图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去感受和解读,否则是很难把历史文物建筑的价值全部激活和传递的。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物建筑保护中有重要地位,反之,历史文物建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场所。
(1)历史影响。
①历史事件对当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影响的大小程度。以重大历史事件和名人而闻名的集镇村落,历史事件就显得格外重要。这里的历史建筑、历史场所能更好地提供原创的历史场景,令参观者印象更深刻,同时提供给研究者最原始的资料,减少历史信息的损失。如中山市的翠亨村以孙中山先生的故乡而闻名。此地除了保留孙中山先生的故居外,还保留了其他几位与孙中山先生同时期的革命名人的故居。参观翠亨村可以更详细地了解当地的历史事件和名人事迹。中山博物馆毗邻中山故居,周围历史场景也同时被保护起来了。故居周围的民居、祠堂被改造成小型展览馆、小卖部、休闲娱乐场所等,小型展示馆中主要展示孙中山当年用过的物品,并重现当年在重要节日里进行的庆典活动中使用的物品、所在的场景、食物等,令当地人重温昔日节日的热闹气氛,同时也让参观者了解当地习俗。深圳市的大鹏镇也是以重大历史事件和名人闻名的。“宋有杨家将,清有赖家帮”高度概括了大鹏镇的历史。700多年的抵御外侮、爱国抗敌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独一无二的大鹏山歌,秀美清丽的海湾风光,共同构成了大鹏镇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
②名人故居的原真性。名人故居是历史文化集镇村落的特殊坐标,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它作为文化符号,对于集镇村落的历史传承意义非凡。历史文化学者早就呼吁,保护名人故居是文化持续发展中的一个急迫任务,应明确列入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保护名人故居不单要保护故居本身,为了避免故居成为“孤岛”,还应保护故居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只有这样,名人当年的生活场景才能比较真实完整地呈现出来。
(2)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级。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世界级、国家级、省(自治区)级、市(州)级和县级5个等级。可以将10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其构成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风貌的权重划分为3个指标。①传统方言、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的保护等级;②传统医药、民俗、传统节日的保护等级;③民间文学、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美食、服饰的保护等级。
(3)生活延续。该项指标是指村镇的居民延续传统生活习俗的情况。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会给传统的习俗带来冲击,很多传统习俗和生活用具被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所取代。现代集镇村落的生活设施多种多样,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空调、热水器等电器更是进入了千家万户,我们可以从居民生活设施的现代化程度一窥他们对传统生活习俗的延续情况:现代化水平高的,传统生活延续得少。除了生活设施的现代化,古集镇村落的人文氛围和居民的价值观等都受西方的影响,这反映在居民的穿着打扮、语言、爱好等方面。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看出居民的文化和价值观受影响程度的高低,受影响程度越大,传统的文化保留越少,评价分数越低。
3.保护措施
(1)保护机制。
①保护管理办法的完备性。保护办法是对当地的保护修复措施、保护的义务、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保护工作的领导管理部门、保护管理范围、保护管理的方针和原则、保护资金、保护管理的重点文物单位等作出的限制性规定。地方性保护管理条例是结合地方的工作特色和地方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更切合实际,能给地方政府和保护机构的保护工作提供更多的指导和限定,有效推动地方保护工作的进行,同时更有效地保证地方的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云南丽江的保护管理办法是个很好的借鉴。早在1994年6月,经过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颁布。条例除对以上几大部分作出宏观规定外,还具体到对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民族特色的大研古城实行重点保护,维护其原有的总体布局、形式、风格和风貌。
②保护的专门机构和人员配备的完备性。这项指标反映地方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上的机构设立及人员配备情况。名镇名村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配备专业人员,用于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如制定保护规划和保护政策、监督保护措施的执行、负责协调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工作。
(2)保护编制。
①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情况。保护规划是指导名镇名村开展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性文件,主要内容包括保护规划范围的划定、建筑与环境整治、社区生活保持、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保护规划的编制应进一步完善,实施情况也应包含在评价体系中,避免一些历史村镇的保护规划仅仅成为评选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纸面文件。
②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和谐性及可操作性。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都是对城市集镇村落发展所做的长远规划。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属于专项规划。保护规划一旦通过审批,与城市规划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保护规划是否与城市规划相统一是衡量保护规划科学性的标准之一。
(3)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在公共事务中日益受到重视,它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观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几个评价因子:
①民间保护组织的建立及其作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通常有自发的民间保护组织,他们所起作用大小不一样,组织形式不一样,集体活动频率也不一样,共同点就是他们的目的都是保护当地的历史建筑。民间保护组织有着政府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可能替代政府,民间保护组织应以政府方针政策为先导,协助政府做好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工作。
②居民参与保护措施的决策力度。这个指标反映公众参与决策权的大小。公众参与只有转化为权力状态存在,才能发挥实质作用,才能真正体现民主。为了避免公众参与流于形式,政府对公众下放更多决策权是关键。法国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对于如何发挥公众参与作用有丰富经验。法国的“国家遗产日”活动自开办以来,每年都取得巨大成功,这离不开各地协会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逐渐下放决策权给民间组织,使其发展壮大,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进一步贡献力量。
③乡规民约及其作用。乡规民约是存在于中国乡土社会的一种介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民间行为。乡规民约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能超越国家大法。但它是建立在村镇中传统的等级管理观念上的,其思维取向是乡土居民。在乡村,乡规民约对村民有强有力的约束,有利于村镇居民的自我管理,规范村镇居民的行为和观念,有利于教化村民,有利于推动村镇保护工作。
④居民的好客度和自豪感。首先应当唤起居民对中国文化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自己所属集镇村落文化的自豪感,才能使居民更加关心集镇村落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每个村镇都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如风俗、礼仪、饮食、建筑、服饰等,这些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只有加强对自身村镇文化的自豪感,才能使居民更加自觉参加到保护工作中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