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客观评价体系因素释义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客观评价体系因素释义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在客观评价体系中暂不用考虑,采用无差别计算法。这些古建筑会营造出一种与古集镇村落的历史、文化、宗教有关的特殊氛围,这种特殊氛围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领域。现行的评价体系规定历史建筑的规模评分标准为名镇5000平方米;名村2500平方米。借鉴现行的评价体系,村和镇的街道总长度在200米以上。借鉴现行的评价体系的评分标准,名镇5公顷以上。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客观评价体系因素释义

1.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物质文化遗产是由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历史建筑、历史街区、村镇的自然环境与景观组成。每个集镇村落物质遗产方面的特色具体表现在民居、寺庙、宗祠、桥梁、古树、街道节点空间及其分布的特征、建筑风格、街道形成的肌理等元素上。为了分类评价和保护,根据每个历史建筑在构成集镇村落价值上的重要性,可以把各类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历史街区(街道)、自然环境与景观四大部分。

(1)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文物保护单位一般是历史名镇名村内最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某些历史名镇名村的文物保护单位多于1个,这个指标只算数量,按数量确定分数。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在客观评价体系中暂不用考虑,采用无差别计算法。通常在世界遗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文物保护单位集中在同一集镇村落中的数量多于5个属于比较多的情况。

(2)历史建筑。历史建筑包括古塔、古桥、驿站、城墙、牌坊、门楼、古井、300年以上的古树、宅院、府邸、祠堂、书院等。可根据历史建筑的数量及其规模的大小评价历史名镇名村等级。不同种类历史建筑的权重不同,可分成以下几类:

①可反映古集镇村落风貌的古塔、古桥、驿站数量。古塔、古桥和驿站虽然一般不用于居住和生活,但与居民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古建筑会营造出一种与古集镇村落的历史、文化、宗教有关的特殊氛围,这种特殊氛围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领域。古塔、古桥和驿站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构筑物共同构成了古村镇的风貌,它们的保存情况反映了整个村镇外观形态保存的完整性,数量越多,该地历史风景原貌保持的越完整。

②古塔、古桥、驿站规模大小。这几类建筑的面积不大,因此以其他数量指标划分等级。古塔一般以高度划分等级;古桥一般以长度划分大小等级;驿站一般以周长划分等级。

③城墙、牌坊、门楼数量。城墙:计算入内的城墙至少应超过原有城墙长度的四分之一。牌坊:又名牌楼,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应该全部计算入内。门楼:门楼是一户人家贫富的象征,所谓“门第等次”即为此意,故名门豪宅的门楼建筑特别考究。

④古井、300年以上的古树数量。可参考现行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通常300年以上的古树方可纳入计算范围内。

⑤宅院、府邸、祠堂、书院数量。

⑥宅院、府邸、祠堂、书院规模大小。现行的评价体系规定历史建筑的规模评分标准为名镇5000平方米;名村2500平方米。

(3)历史街区。历史街区是反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风貌的主要片区,其独特之处不同于单个历史建筑。如何延续这些传统的街巷空间,保持原有的城市形态和肌理,从而保持原有的城市特色和风貌,是保护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①保存完好的街道数量。借鉴现行的评价体系,历史街道必须是保存相对完整的、长度在80米以上的历史街道。

②保存完好的街道总长度。借鉴现行的评价体系,村和镇的街道总长度在200米以上。规定的附加条件为:两侧或一侧有建筑的街巷(河道),历史建筑比例应为60%以上;对所有历史街巷(包括两侧均无建筑的街巷、河道),其路面(河岸)保持传统材料及铺砌方式的比例均应在75%以上。

③历史街区规模大小。借鉴现行的评价体系的评分标准,名镇5公顷以上。

④核心保护区大小。核心保护区是名镇名村划定的重点保护区,是历史建筑比较集中的地段。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许多旧建筑会被拆除,为了保护历史名镇名村现存的历史建筑,需要在集镇村落中历史建筑比较集中的地带划定核心保护区,使该区域的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得以保存下来。

(4)自然环境与景观。由于岁月的洗礼、文化的浸润,自然环境与景观也构成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不可或缺的文化内涵的组成部分。

①拥有保存完好的古园林数量。北方的园林大多数规模宏大,岭南园林小巧玲珑。古园林的数量、面积要设置最低限,规模太小的不容易显示其价值。通常设置1500平方米为最低限度,面积在此数值以上并保存完整的古园林方可计算入内。广东省最小的名园余荫山房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却是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保存完好的古园林的规模大小。古园林的规模大小要兼顾南北方园林的特点,通过对比皇家园林和岭南园林的规模差异来衡量规模等级的划分。中国园林的规模大小相差甚远,为了兼顾南北古园林的特点,通常评价体系规定不小于1500平方米。

2.非物质文化遗产

(1)历史影响。

名人或者重大历史事件数量。现有的评价体系如此定义名人和历史事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推动全国、区域(省域或相当范围内)、本地(市、县域范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过重要作用。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分别按照不同的区域来划定等级。

②历史序列空间和名人故居的数量。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往往不只是一个地点,而是一连串的历史空间或场所,这些场所应该按事件的发生顺序依次保护下来,这就是历史序列空间。历史序列空间可列入文化空间的保护范围内。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应该全面。同一时期内,有可能出现多个名人,此时他们的故居都应该得到保护,而不应顾此失彼。

③建筑物的历史年代。建筑物的历史年代越久远越有价值。虽然不少古集镇村落的历史年代比现存的建筑物的年代久远得多,但难以考证,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价中,只考虑现存历史建筑的年代,现存历史建筑的年代越久远越珍稀。

(2)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

①传统方言、民间音乐、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的数量。方言不仅是富有地域特色的语言,还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方言,也就保护了地方文化。国家语委已经在苏州正式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以抢救保存各地的方言。这次启动有声数据库建设,就是为了赶在方言急剧衰变之前,全面调查采集国内方言的基本状况和原始数据,并进行科学整理、加工和有效保存。

民间音乐又称民间歌谣、民俗音乐、民间短篇诗歌等,简称民谣、民歌、民乐或民曲。国际民间音乐协会(IFMC)对其的定义为“经过口传过程发展起来的普罗大众音乐”,也就是该音乐的散布过程,纯粹是由演奏者或音乐接收者记录教习并亲自相传所得的过程。

戏曲属于民间音乐及表演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与其他民间艺术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它比一般的民间艺术有更强的综合性、不固定性、地域性、变化性。戏曲是用于人们情感、娱乐的,因此随着地方的不同而变化,又因时代不同而变化。戏曲的传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传统,作为文化遗产,戏曲是一种不断发展、不断积累的文化遗产。

民间舞蹈是产生和流传于民间、风格鲜明、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它反映了人民的劳动、斗争、交际和爱情生活。

杂技又称“杂戏”,是古代娱乐形式之一种,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

②传统医药、民俗、传统节日的保护数量。中医,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广义上包括中国汉族的汉医学、日本的汉方医学、朝鲜半岛的东医学以及中国大陆境内的藏医、蒙医、维医、朝医、彝医、壮医、苗医、傣医等民族医学。狭义则专指汉医学。中医在集镇村落中的使用更为广泛,原因是农村或者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城镇的中医多为祖传,而且是作为一门记忆代代相传下来的。历史文化集镇村落中至今还活跃着不少中医医师

民俗是指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含义非常广,具体表现在人们的生活习惯上。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近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例如结婚时,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能反映这一点,如有些地方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

传统节日也是民俗的一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相当重要的一环。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多彩画卷,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国传统节日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恰恰是这种历史悠久性,使得传统节日能够历久弥新,深入人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的居住密度日增,居民的节庆氛围也变淡,一般情况下村镇的节日庆典活动保存得相对完整,更有传统特色。

③民间文学、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美食、服饰的保护数量。手工艺是指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

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一种用语言以及兼用表演的艺术。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和优点是多方面的,与广大人民群众是分不开的,而这一切又来源于历史村镇,因此诗歌是历史村镇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美术是指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

传统手工艺指具有高度技巧性和艺术性的手工,如挑花、刺绣、牙雕、木雕砖雕石雕等。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美食更是名扬世界。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是由文字和语言记述而传衍的,饮食文化自然也在其中。而这些饮食习惯和习俗在历史悠久的集镇村落保存相对完整。

服饰是真实反映居民审美观的创造物,它的风格以及产生、发展、演变都直接受制于社会审美观的总体环境。

④文化空间的数量。“文化空间”代表国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间最直接的纽带。将“文化空间”保护思路引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中,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场所的保护。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文化空间”的分类归纳,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文化空间”更清晰明了,有利于促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www.daowen.com)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文化空间”根据内涵来分类,有以下几种:

古老的人类聚居地。这些古老的人类聚居地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文化,很多人类的非物质文化就是从这些古老的聚居地发源、发展进而传播到广大地域,这些“文化空间”的保存对人类非物质文化的研究至关重要。古老的聚居地大多地势偏僻,拥有独特的地形地貌,加上受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较少,朴素的民风得以保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宗教或有重大影响力的组织集会的独特礼仪及其场所。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歇马村中,这类文化空间比较突出。歇马村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在明、清两代,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的学子考取封建功名的有670多人,歇马村因此成为有名的“举人村”。至今村里尚存有7间祠堂、200多块举人石碑、清朝皇帝的圣旨石碑、八大旗杆夹等文物和古迹,仿佛还在诉说着“举人村”在封建科举时代的辉煌。该村的“开笔礼”流传至今,每年新学年伊始,村民们都会带着新上学的小孩前来此处举办“开笔礼”,以此激励他们树立远大志向,通过努力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国家做贡献。所谓“开笔”,就是开始学做人,学写文章,仪式主要由拜(敬拜孔子像)、授(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祝福语)等内容组成。过程中有拜师礼、歌唱、宣誓,等等,孩子们还有专门的服饰——“博士服”,这一切足以表达村民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孩子们的期望。

古典诗歌、口述文化、戏曲、音乐等艺术的发源地及其表演空间。此类艺术都有其产生及生存的特定空间,或称为特定的舞台。这些舞台经过岁月洗礼,流传至今成为古迹,成为受保护的“文化空间”。真正目的是要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原创的物质空间。广东省广州市的番禺区沙湾镇的留耕堂、宝墨园、三善古庙群这些“文化空间”中流传着沙湾镇居民的宗族文化、游园文化、园艺文化、飘色和醒狮等丰富的民俗文化。至今在每年重要的节日里,沙湾镇的飘色和醒狮游艺艺术在镇上的“文化空间”热热闹闹地举行,为村镇增添不少生命力与活力。

有重大影响力的广场、街道节点。这类型的广场和街道节点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街区研究的重点,这些广场往往是历代聚居在附近的民众进行公共活动如商业活动、宗教活动、集会活动、宗族活动等的场所。历史文化村镇中有些广场至今仍然延续了原有功能,供群众进行绘画、音乐、杂技、表演、美食、商业买卖等活动,凝聚了古集镇村落多年的历史文化精髓。

传统手工艺、服饰生产地及其生存空间。传统街道的“文化空间”主要价值不仅在组成街道两旁的历史建筑,还在于街道的功能,其功能决定了该街道的风貌。如东莞市的石龙镇近代就是以多条传统手工艺街道而闻名,清代的石龙商业发展非常兴旺,商业繁荣带动了手工业等其他行业的发展,形成了竹器街、面街、棉花街、弹花街、打石街、打锁街、皮糖街、猪糠街、风炉街、豆腐巷、蒜头街、果栏街、线香街等产品专卖街,这些街道因其功能不一样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貌。至今流传下来的历史街道形成一道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景线,应作为“文化空间”进行保护。

集中表现传统农业、手工业生活模式的场所。这类场所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非常丰富。如客家围屋门前的半月塘、晒台等,其中半月塘的设计蕴含了中国传统古典哲学的深刻含义:风水学上说屋前有水,且大门朝向吉利方位,则屋内主人富贵兴旺,同时池塘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功能;另外一层深意是牢记“月圆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告诫子孙为人处世的哲理

以上类型的“文化空间”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提供一条崭新思路。由于“文化空间”的保护这个理念比较新颖,目前在国际上比较流行,能提出这样的概念的名镇名村比较少。

⑤核心区原住民的居住人数百分比。原住民是指在本地居住三代以上的本地居民,是当地历史文化习俗“活”的物质载体,人口流动必然会造成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文化的流失。这个“活”的载体会随着经济发展而频繁地流动,不少地方的古集镇村落出现大量外来人口,本地居民又大量迁出,这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文化传承和延续会带来不利影响。经验告诉我们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原住民的人口占比越大,当地的民俗文化保存得越完整。

3.保护措施

(1)保护修复。

①对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进行登记建档并实行挂牌保护的百分比。对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实行挂牌保护,以起到宣传和警示作用,使开发商和居民、游客知道这是受到保护的建筑,既能使人们了解历史遗产,又能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同时使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免遭破坏甚至拆除。

②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已经动工修复的百分比。该指标是衡量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对历史建筑保护措施实施力度大小的指标。该百分比越高代表制定的保护措施的可操作性越强,也代表该古集镇村落的保护力度越大。

③已经修复的建筑建立公示栏的百分比。公示栏是一切保护工作公示制度的表现形式之一,其目的是要推进公众参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离不开原住民,要促进公众参与,就要使原住民有主人翁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公示栏的基本信息有:保护修复的项目名称、位置、资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改造利用的单位、开发商、责任单位、修复的内容、反馈意见及截止信息等。

(2)社会经济措施。

①国家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基金占保护资金的百分比。国家的保护基金包括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专项保护基金、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基金及其他形式的基金。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专项资金是中央设立的专门用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确有长期保护价值的重点历史街区及文物的保护规划、维修、整治的专项资金。

“十五”期间,由国家计委、财政部在1997年联合设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基金”,计划“对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重要历史街区保护给予资金的补助”,“其目的是以国家资金的重点投入,带动地方、集体、个人的多渠道资金配合”。2002年以后,由国家计委承担此后5年内每年1500万元的专项保护基金划拨任务。2006年,国家发改委与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开展了“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安排工作。这项工作有两个特点:一是国家的投入力度增大,充分说明国家在国力增强的同时,加大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扶持力度;二是这次资金扶持的范围扩大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并对保护项目的投资实施过程提出了监督措施。

国家其他形式的基金并非专项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但地方可根据基金申请条件进行申请,符合条件的可以申报这些基金用于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些基金往往和国家政策挂钩,是根据国家政策的发展计划设置的,短期资助或者一次性资助的比较多见。

②地方财政预算占保护资金的百分比。现阶段,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虽然已经开拓了其他途径筹集资金,但政府拨款仍然是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街区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财政税收获得的资金,通过法定程序进行再分配,财政收入中的部分资金被投入用于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中。此类资金根据当地政府的年度计划,按照实际项目的规模和整治内容,由地方财政划拨,主要用于街区道路、广场、历史建筑、桥梁、传统园林、街道设施等整治项目以及其他多种费用,包括设计费、拆迁补偿费和奖励等。

国家文物法规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要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内,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资金,长此以往给政府预算带来沉重的压力。政府拨款资金有限,许多亟待维修的文物得不到及时维修,一些该施行科学保护措施的文物得不到有效保护,也影响了对它的使用。若要缓和这一矛盾,从社会多渠道筹集资金是解决当代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资金问题的唯一途径。

③社会基金占保护资金的百分比。社会基金指的是社会上的民间组织筹集的保护资金。有学者曾经提出,保护文化遗产不只是政府的责任,民间资本介入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中国权威文物专家罗哲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举双手支持民间资本、社会力量介入文物保护,不能让政府大包全揽,而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前提下,积极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文物维修管理和使用。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文化公益事业。历史文化遗产是全社会的,保护它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企业和公民的一份责任。”

目前,国家最大的文物保护基金会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它创立于1990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并由国家文物局主管的社团法人、公募性基金组织。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致力于中国文物保护事业。其宗旨是筹措文物保护基金、资助文物保护项目、传承优秀民族传统、弘扬悠久历史文化,为社会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境内外个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捐赠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资金来源中占据重要地位,保护资金数量逐年攀升。社会各界为公益事业竞相捐赠无疑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值得大力提倡。部分具有远见的企业家在直接追求商业利润的同时,也有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做出贡献、发展公益事业的愿望,他们自身或其代表企业作出的捐赠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

④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收益占保护资金的百分比。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包括手工业、传统餐饮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娱乐行业等。发展旅游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利用当地文化遗产资源取得经济回报的最主要途径。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消费,旅游者在参观旅游期间,在当地的消费涉及饮食、住宿、交通、购物、娱乐、游览等六方面。这些消费带动整个地区的消费经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吸引国际游客以增加外汇收入;同时为景区的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完善当地基础设施,促进与外界文化交流,发展当地历史文化。毋庸置疑,利用文物资源的确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带动其他相关经济的发展。

发展旅游所得的利益按一定的再分配制度分配下去,其中参与分配的有政府部门、旅游景区投资者、社区居民三大部分。政府获得利益源于其对景区的综合治理和社会民事、民政事务管理做出贡献。旅游投资者通过景区的住宿、饮食、消费品、景区服务等经营活动获得利益。居民可得到相应的土地使用补偿、分红以及参与旅游事业的收入,同时可以行使景区决策参与权。

传统手工业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业的现代价值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精神和文化的价值:古人智慧和创造力的见证;民族精神的体现;文化认同和文化多样性的基石。另一方面是学术和经济的价值:作为技术研究的科学价值,作为社会财富创造要素的经济价值。手工艺品仍然是旅客旅游购物的首选,手工业在现代机械化生产的社会中仍然有着活跃的市场,手工艺品由于其独特的艺术性,仍然深得各地游客的青睐。因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独有的传统手工艺,可望在新建设中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手工艺品在旅游业中的贡献可以是多渠道的,除了出售产品,还可以设立让旅客亲手制作手工艺品的小型作坊,实践证明,这些小作坊非常受游客欢迎,能够创造很好的经济效益。销售产品与经营小型作坊,既可创造经济价值,又可向外地游客宣传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传统的餐饮业也是地域性的行业,国内各地区风俗、习惯、民族等差异较大,饮食文化极其丰富多彩。因此游客在当地旅游,免不了要品尝当地美食。传统餐饮业与旅游业息息相关。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娱乐活动行业,比如说四川的变脸、滚灯,北京的京剧,陕西的皮影戏等,这些极具地域性的表演事业深得中外旅客的喜爱,既可以创造财富,又可宣传我国传统文化。

以上行业都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旅游业和历史建筑改造利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文物保护资金正向多行业筹款的渠道转变,以上相关行业的收益都可以对历史村镇做出贡献。

⑤历史建筑改造利用的投资占保护资金的百分比。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有限,大多数是可改造利用的历史建筑。对这部分可改造再利用的建筑一般投资改造,提高其建筑安全、室内环境、室外环境等方面的质量,从而以提高房租达到盈利的目的。历史文化建筑投资改造的资金来源有好几种:房产所有人的个人资金、房屋产权所属的房管局和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开发商投资资金、拍卖和招标、政府投资资金、租金。

需要改造的历史街区或者历史建筑,投资方式会根据产权拥有情况不同而不一样。对于公房,政府对保留公房的修缮按产权人出45%、政府出55%的比例进行补贴,修缮后适当提高房租,这一措施在经济发达的地方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房产掌握在私人手上的房子,一般由开发商或者产权所有人投资,改造后也可提高房租,达到既盈利又能保护历史建筑的目的。对涉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房地产开发行为,由街区主管部门进行严格控制和对其附加一些有利于保护的交换条件,这样可以为街区的保护争取到部分资金。只要这种方法运用合理、适度,并有一定的政策依据,不失为一种可借鉴的资金筹措方式。

以招标和拍卖的方式筹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资金,是市场经济中对保护资金筹措方式的一种尝试。早在2005年,葑湄草堂以5600万元的价格敲响苏州古宅上市第一拍,之后朱家园别墅、翁同龢故居小南园、东山镇崇本堂和同德堂相继进入拍卖程序,然而这些努力均以失败告终。有“姑苏城外第一宅”之称的山塘雕花楼2009年7月13日下午被拍卖,一家名为中翔起重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的苏州民营企业以2900万元的价格拍得这座文物。2000年,山塘雕花楼这座老宅失火,有一半化为废墟,在文物保护单位修缮资金仍不充裕的情况下,政府根本无力修复老宅。民营企业家周炳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买下老宅,并斥巨资复建。主人请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题词,他挥毫写下了“山塘雕花楼”五个大字,如今镶嵌在这座古宅大门的门楣上。文物拍卖一直是个敏感话题,每次筹拍时都会遇到不可移动文物能否买卖的质疑,此次雕花楼成功拍卖对于古建筑的社会化保护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因此转让与拍卖这个途径还是可以尝试的,只要监督工作做得到位,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另外一些优秀历史建筑已被确定为旅游观光的景点,其名称有名人故居、某某会址、昔日园林或者花园、历史文化街道等,这些公有优秀历史建筑往往通过出售门票、销售纪念品等方式获得一定的收益。在满足其自身经营、维护、修缮的需求之余,政府可以将其部分收益投入到其他公有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因为这些建筑的所有权属性为公有,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国有,政府有权代表国家在扣除必要成本后,将其纯收益用于同类型公共事业。

出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非旨在获得经济上的增值回报,而是保护和延续人类文明成果。虽然寻求投资回报不是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初衷和目的,但是历史建筑再利用带来的收益的确可以解决部分保护资金短缺的问题。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一般区位条件较好,保护整治后,集镇村落整体环境将得到很大的改善,必然会抬升其所在地段和周边地区的土地价格。因此在不违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原则和目标的基础上,利用市场经济法则和手段,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周边地区进行适度的商业、旅游、房地产开发,争取部分资金来平衡先前的投入,弥补严重短缺的保护资金,达到历史文化集镇村落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这一方式是值得进行试验和深入研究的。

4.资金回报的途径

(1)社会效益提升带来的间接收入。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所包含的各类价值,是使其发挥重大社会效益的基础。文物一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三个方面的价值。具体到每一件文物,不一定都具有三个方面的价值,但至少要具有其中某一方面的价值。普鲁金将古建筑的价值系统做了以下的分类:历史的价值、城市规划的价值、建筑美学的价值、艺术情绪的价值、科学修复的价值和功能的价值,并认为价值的数量及形态也可能随建筑所存在的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就是保护这些价值的总和,这些价值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转化为经济价值,并随着整治后集镇村落环境的改善和历史风貌的保存带动其他产业发展,间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如旅游收入、会议收入、主题节庆收入、商业收入,等等。这些增加的财政收入反过来可以提供更多的保护资金。

(2)租金和税收的回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治保护使其环境得以改善,从而带动房屋租金的上涨,这是必然的结果。如何恰当地利用租金获得的收益,各地在名镇名村保护实施过程中都有一些尝试。

(3)房屋买卖与适度开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整治带来了土地的增值和社会效益的提升,政府进行适当的房屋交易,在保护区周边进行适度的房地产开发,将有利于保护资金投入的产出,此类方式目前已有探索和实践。历史文化集镇村落整治后,住宅类型历史建筑可以作为商品房出售或拍卖,有两种方式:一为出售或拍卖原房屋,由买主按保护要求整治;二为由政府出资整治住宅后再出售或拍卖,这样可能取得更高的收益。但需要注意控制出售数量和提出附加条件,制约买主要按保护要求使用、维护房屋,同时还要赋予政府强制购买权,当买主在使用中其行为严重违反原有建筑的保护要求时政府有强制回购的权力,以保护建筑免遭破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