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且主流信仰文化空间和民间信仰文化空间都应予以同等重视,以保护荫城古镇信仰文化多样性的特色。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文化不是历史城镇中形而上的非物质遗产要素,而是推动历史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对于城市、社会而言,绝不仅仅是过去的成就,它更是未来的指引和参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应关注其非物质文化与物质空间载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机制,挖掘村镇空间发展与形态演变所遵循的文化脉络,使文化真正成为推动历史文化村镇发展的内在动力。

1.文化与空间的协同保护与发展

文化是一个宽泛而复杂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讲,文化所涉及的范畴既包括知识、信仰、艺术等与智力、审美相关的内容,又包括与道德法律、风俗等与社会关系相关的内容”。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文化作为村镇发展的内部动力是自然、社会、人长期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当前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对于村镇的文化内涵认识不够充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样存在着“防御式”的静态保护。一方面将文化内涵与历史文化空间割裂开来,将文化信息视为目标对象冻结保存。这样使得历史文化的保护缺乏物质空间载体,只能是虚无的“空中楼阁”,难以被人所感知,更难以被长久地传承和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只会随着时间的演替而逐渐衰落。另一方面以单一的商业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历史文化的展示,无法使其适应城镇现代职能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融入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中。以商业旅游为导向的保护模式若缺乏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深刻挖掘而采取简单粗暴的保护开发机制,则是一种对原生历史文脉的干预,会导致历史城镇原有空间格局、街巷肌理、地标建筑等丧失其内在价值与意义。

因此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中应树立地区人居视野下的整体观和动态观,对村镇的文化内因进行深刻挖掘与解读,理清文化内涵与物质空间在城镇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将其作为推动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未来历史文化村镇空间规划设计中加以发扬和传承,实现历史文化内涵与其相应历史文化空间的协同保护与发展。

应在对荫城历史文化名镇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概括为人居文化、职能文化、精神文化三类,并将不同文化内涵同与其相结合的不同类型的物质空间对象视为整体,进行“活化性”地继承,形成适应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机制。

2.人居文化和山水格局的保护与传承

荫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在大尺度的山水城镇格局保护之上而展开的,规划本身即是对山水文化的继承,而除了对整体山水格局的保护、控制,还应在荫城镇未来空间规划中加以延续并对其文化内涵进一步诠释。例如在荫城镇北部新区公共中心的城市设计当中,就延续和强化了荫城古镇贯通南北的山水轴线,在核心节点空间设计雄山阁等标志建筑,以对山水轴线赋予更多的人文内涵。

此外,在荫城镇宗族文化影响下聚族而居的居住空间模式在目前城镇人口、社会结构的快速发展变化中已不存在。但对其宗族文化的传承并不意味着违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变化下所形成的居住模式,而是应基于荫城古镇中能够反映这一文化的空间载体,如刘家祠堂、李家祠堂等,对其宗族文化影响下的一系列历史名人、优秀传统美德以及其宗族在荫城历史发展上的重要贡献与作用等加以展示、传播和发扬。

同时人居文化传承还应注重对现存的原住居民与原生社会环境进行保护,只有留住了在这里世代居住的人们,才能促成古镇居民人居意识的形成以及对人居环境的主动保护,做到人居文化真正的活态传承。(www.daowen.com)

3.职能文化和空间功能的更新与创造

对于职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物质空间层面应重点保护荫城镇以铁业制造功能为核心的生产空间和以商业贸易功能为核心的街巷空间及重要的商贸活动场所,以及铁匠铺、作坊、商铺、行店、会馆等重要的职能文化地标。如今荫城镇的铁业生产、贸易职能已不复存在,对承载这些文化的物质空间也应进行重新省视,赋予其新的功能,如将一些铁艺作坊等改建为荫城以铁文化为主题的民俗博物馆,兼具文化大院及旅游展示的功能。而对于一些非物质的围绕铁文化而出现的人文活动,如荫城铁货会,也应将其与具体的空间相结合并加以传承,在举办一年一度铁货会的西庵庙进行集会空间、观演空间和游览线路的设计。还应注重文化的展示、传播,深入挖掘关于荫城铁业、潞商等的传说、动人事迹;保存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形成的传统制造技艺、检测技术;发扬潞商经营活动中秉承的良好商业美德等。

此外,还应进一步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探寻荫城镇的职能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引导其主要职能与当前发展需求接轨。加强培养荫城围绕铁文化的非物质文化产业,建设荫城手工艺品制作和展示中心。推动根植于当地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走出荫城、走出山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发展,使相关的职能空间随职能文化的演替而更新。

4.精神文化和场所地标的营造与复兴

对于精神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应保护和修复能够反映当地信仰文化的建筑遗迹和空间场所,如眼光奶奶庙、大云寺等;对有条件予以恢复的重要的历史遗迹在详细进行考古的基础上在原址进行重建,如石佛寺、铁佛寺、玉皇观等。而且主流信仰文化空间和民间信仰文化空间都应予以同等重视,以保护荫城古镇信仰文化多样性的特色。

对于围绕近现代公共建筑形成的公共生活空间应对其建筑本体予以保护和复兴,对其所承载的文化活动应予以丰富和发展,以适应居民现代文化生活的需求。结合荫城镇中心广场的环境改造和设计以及围绕广场的建筑群的保护和修复,形成荫城镇新的地标空间。

对于艺术文化中的建筑艺术应进行全面、系统地普查和收集,加强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建、构筑物的保护和修缮,挖掘其文化内涵和意义,并在当地建筑建造的过程中加以发展性的运用。

在非物质文化展示、传播层面,应将传统信仰文化仪式、民俗活动体验、地方戏曲表演等与其相应的历史文化遗产对象、特色人文空间相结合,以此带动相关社会活动的开展,以实现对承载精神文化的物质空间遗产进行活化保护。

此外,对于荫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应抓紧普查整理,运用文字、影像等多媒体方式进行记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寻访了解相关历史的老人,收集口头流传的历史资料,并将其编写成文字资料,建立档案;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采用竞赛、挂牌等多种方法,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传承机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流传中发展;传承地名、街巷、公共建筑、传统院落等的历史名称,新建道路、重要公共建筑的命名应考虑当地历史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