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于大尺度山水格局的保护实践

基于大尺度山水格局的保护实践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荫城镇的整体格局保护为例。因此脱离了更大尺度山水格局的保护,古镇的保护就不能算是完整的,这就决定了荫城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必须着眼于更大的保护范围。

基于大尺度山水格局的保护实践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体格局的保护和延续性发展首先应尊重集镇村落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山林水网、地形地貌,以保持集镇村落特有的山水空间关系。

以荫城镇的整体格局保护为例。

荫城镇隶属长治市上党区,地处上党盆地南缘,位于长治、壶关、高平、陵川四县市交界处,北距长治市主城区30千米,距区政府驻地15千米,是上党区东南部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是上党地区四大古镇之一。镇域面积68平方千米,辖39个行政村,总人口5万。2013年,镇区建成区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2.2万,其中常住人口1.2万,流动人口1万。2019年1月,荫城镇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在对荫城镇域自然山水格局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应从宏观层面上保护古镇“三山鼎峙,三水环流”的山水城镇格局。延续和突出由雄山至古镇至五龙山、浮山之间凹谷地带所形成的南北轴线,保留北部山谷前开敞的农田用地,控制河流边界形成绿地开敞空间,新城建设延续南北轴线及古镇肌理,自北至南形成“山谷—田野—河流—新城—古镇—雄山”的格局。

一方面荫城新镇区在古镇以北另行发展,合理调整了新、老镇区的功能和用地关系,从总体布局上为保护山水城镇格局创造了先决条件。依托南北轴线发展,使得新镇区的建设能够延续古代人居建设所形成的古镇与周边自然山水环境所形成的良好秩序,使得新镇古镇有机联系、自然生长、统一于宏观的山水格局,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古集镇。另一方面将自然与人文统筹考虑,将各类历史文化要素串联在南北山水轴线之上,形成自然、人文相统一的整体。

1.基于山水镇村格局景观层次的保护

整体景观层次是山水集镇格局在景观上所形成的特色。荫城古镇依据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差异,形成了山、城、水、绿地、田等丰富的景观层次。古镇所依靠的雄山,构成古镇整体景观的背景,雄山的山脊轮廓构成的背景天际线是整个城镇中最具特色的景观层次。应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以防止新建建筑对自然山脊轮廓线的遮挡。其次是由古镇建筑群体所形成的第二层次的景观风貌。整个古镇顺应山势,由高到低,起伏变化,自然生长,重要建筑及标志物居高临下、点缀其中。应保护山地地形,维持古镇现状建筑高度,保持建筑群体与环境的协调一致。第三层次是由北河所构成的介于新老镇区之间的水体空间,应禁止该区域范围内的建设,结合绿地,形成整体景观层次中重要的开敞空间。第四层次是新区建设中以强化南北轴线、控制南北景观视廊预留的绿地开敞空间,应严格控制绿地内部建设活动,沿绿地两侧形成新镇区的核心空间。最后的前景是保留的农田景观,不仅可有效控制北部新区建设活动向五龙山、浮山无限蔓延,还可增加景观层次的丰富度。

2.基于山水镇村格局建筑高度的控制

通过控制建筑高度,保护古镇自然山水格局,维持主要视线通廊以及整体景观层次。结合土地使用规划的具体内容,将荫城镇除去道路、广场、绿地、农田外的区域划分为4个高度限制级别,即小于或等于18米区域、15米区域、9米区域以及6米区域。

南部古镇高度控制以维持原状为主,整体不超过9米。以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为重点控制对象,严格保持其原有建筑高度,局部新建建筑需与传统建筑高度相协调,增加广场等开敞空间的建设。

在北部新区建设中,保护和延续古镇与南部雄山以及与北部五龙山、浮山之间形成的视线通廊。重点控制以古镇中心为原点向北部山体120度及60度夹角范围内的区域。北部靠近山体区域建设高度不得超过9米。控制从南部雄山、古镇、新镇一直到北部山谷的南北轴线上的建筑高度,视线通廊内以街巷、绿地、广场、农田等开敞空间为主,新镇区为控制视线通廊而预留的绿地两侧可适当增加建筑高度,不超过15米,以强化南北轴线的同时也保证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视线通廊,使得自荫城古镇能北望浮山、五龙山,南望雄山,山川之气尽收眼底。其他交通干道两侧等不影响山水整体格局的区域,建筑高度可适当提高,不超过15~18米。

3.基于山水镇村格局保护范围的扩大

保护范围的扩大就是从整体山水城镇格局保护的角度,将山水环境以及历史城镇与山水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扩大到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予以整体考虑,从而划定超越遗产本体的保护范围,采取整体性的保护措施。

自然山水环境不仅是古集镇村落的景观背景,而且影响着古集镇村落的整体格局、空间形态和景观风貌。荫城历史文化名镇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古镇与周边山体、河流、田野结为一体,并与古镇的选址、建筑布局、街巷走向等紧密联系,构成完整的古镇人居图景。因此脱离了更大尺度山水格局的保护,古镇的保护就不能算是完整的,这就决定了荫城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必须着眼于更大的保护范围。从荫城古镇、新镇及周边山水环境进行整体考虑和研究,划定七类分区,包括山体景观控制区、水体景观控制区、绿化控制带、风貌协调区、建设控制地、核心保护区、历史文化街区。

(1)划定山体景观控制区。为保护荫城镇与浮山、五龙山之间的良好视线关系,在新区北部设置山体景观控制区。该区不得进行大规模建设,区内以农田为主,适度进行低强度开发建设,总容积率不得超过0.3,以保证荫城与北部山脉之间的山水空间构架。

(2)划定水体景观控制区。保护包括荫城河、北河、大峪河在内的三条河流。在该区域内应对水体进行综合整治,严禁排放污水、倾倒垃圾等活动;保护岸线走向及形态;保护水体两侧植被和动植物的生态环境;控制滨水绿化景观,对滨水的建设用地进行规划设计和控制引导;根据历史信息,恢复历史水系,保护水体原有空间尺度和走向。

(3)划定绿化控制带。为控制南部雄山山体自然边界,界定荫城古镇核心保护区,起到过渡、缓冲作用,塑造富有层次的整体景观构架,沿古镇与雄山边界设置一条宽约50米的城南绿化控制带。绿化控制带内应禁止任何建设行为,并种植树木以形成林区。

为控制北部五龙山、浮山山体自然边界,控制新区开发向山体蔓延,沿新区与山体边界设置绿化控制带。荫城古镇目前受到长陵省道的影响,镇区向北发展的动力相对较大,这对于荫城山水城镇格局的保护极为不利,虽然目前这一情况并不严重,但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划定绿化控制地带,进行空间管制,控制城镇发展方向,保护自然山水边界,维护荫城古镇轮廓。

优化荫城镇与荫城河、北河、大峪河三条河流的滨水空间关系,设置沿河绿化控制带,除必要的滨水休闲游乐设施外,不得进行其他建设活动。历史文化遗产周边的入侵式开发,不仅会影响其景观效果,而且会威胁到其生存。因此绿化控制带的划定对于保护规划管理相对落后的小城镇来说,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保护措施。(www.daowen.com)

(4)划定风貌协调区。风貌协调区总面积202.3公顷。该区的建设行为须尊重古镇的传统风貌,建筑形式、尺度、风格应反映荫城的地域特色。荫城古镇风貌协调区包括荫城城北新区及城东新区。风貌协调区内不得进行高密度开发,建筑高度应遵照高度控制规划的相关内容,形式宜反映地区特色,确定灰色、白色为区内建筑主色调,区内已建成的红色屋顶房屋可不用改造。

(5)划定建设控制地。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约27.7公顷。荫城历史文化建设控制区指复兴街以南、雄山以北的荫城旧城区。应严格控制历史文化建设控制区的建设行为,区内建筑的整治须严格按照建筑整治规划的内容执行。新建建筑高度须严格参照建筑高度规划的相关内容。新建建筑的色彩须以黑色、灰色、白色作为主色调。材料以砖石为主,建议以青砖作为建筑材料,或者使用砖石贴面亦可。建筑屋顶以坡屋顶为主,平顶亦可。建筑形式严禁采用欧美风格。

(6)划定核心保护区。荫城镇核心保护区即荫城古镇区和荫城镇以西桑梓古村落所构成的整体区域。该区的一切建设行为应以保护和尊重古镇历史风貌为原则,不得进行大规模建设。荫城古镇规模相对较小,而重点保护地段的文化遗产、历史建筑分布繁密,历史街道传统风貌鲜明、边界完整,这些是构成荫城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核心,应进行整体保护。通过划定荫城核心保护区,加强荫城古镇的保护力度,以便于工作的开展。

(7)划定历史文化街区。荫城镇历史文化街区是以老东街、大云路为核心,历史建筑及传统院落分布较为集中、历史风貌鲜明的区域。总面积19.9公顷。重点保护历史文化街区自明、清形成的商贸氛围,主要包括老东街、大云路沿街建筑,近现代形成的公共建筑群,包括原供销社、职工俱乐部、荫城影剧院等,以及宗教建筑,包括三圣堂、眼光奶奶庙、大云寺等。通过对节点、群域以及标志的全方位保护,建立风貌协调统一、地域风格鲜明、历史价值丰厚的荫城历史文化街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整治策略须严格按照建筑整治规划的相关内容执行,并在规划期限内,将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现代不协调建筑全部进行拆除或改造。

4.基于整体山水镇村格局用地布局保护与调整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用地布局的保护与整治应以小规模渐进式进行,对核心保护区范围内用地应严格保护和控制,并适当增加绿地、社会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用地,以改善集镇村落人居环境;对影响名镇名村传统风貌的用地应进行必要调整;对用地需求较大的集镇村落,应开辟新镇区,避免对古镇空间形态的破坏,并从用地布局上处理好新、老镇区的相互关系。

荫城镇采用新、老镇区分开发展的模式。新镇区在荫城古镇北部另辟用地,荫城镇的总体用地布局在满足未来城镇发展需求的同时,还将城镇整体山水艺术格局纳入考虑。规划将桑梓古村落纳入镇区统一布局,形成“四心、六点、三区、两带、两轴”的空间格局。“四心”指老镇公共中心、北部新镇公共中心、东部文化中心、行政中心。“六点”指根据各个居住组团形成的片区公共活动中心。“三区”指镇区北部的现代商业服务区、东部文化休闲区、镇区南部古镇保护区。“两轴”指将古镇南北轴线向北延伸,延轴线布局荫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带,形成北部新镇区的公共中心;将古镇东西轴线向东延伸,形成镇东传统文化休闲街区。对古镇保护区进行用地调整,将大云路、老东街两侧的部分用地改为商业用地,营造老城传统商业街,结合绿化控制地带适当增加绿地,古镇其余用地仍作为居住用地。山体景观控制区、水体景观控制区以及绿化控制地带在用地上结合绿地进行规划控制。

通过用地布局的保护与整治,延续了荫城镇与五龙山、浮山的空间关系,控制城镇向北增长,营造出背依雄山,面朝五龙山、浮山,三山环绕,北河、荫城河、大峪河三河环流,绿荫包围的山水城镇格局。

5.基于历史空间地区性的整体保护

荫城古镇格局的保护和延续是指保护能够体现荫城镇的起源和生长,体现产业、文化特色作用机制下所形成的空间关系,并结合城镇当今的发展要求,对历史空间关系进行延续和创造,将城镇中历史和现代的部分相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6.重要历史轴线的保护和延续

轴线的建立是地域文化与人文信仰在物质空间层面的重要体现。轴线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周边自然要素、历史遗迹、重要标志物等相关联,从而构成具有秩序感的空间。

荫城古镇主轴线的确立以超出古镇范围的更大尺度的雄山与浮山、五龙山间山谷地带为主要依据,在古镇内部形成了以大云路为依托的贯通南北的重要自然人文轴线,南部大云寺、古镇中心广场、北部入口广场等各主要公共空间在该轴线上展开,是荫城古镇整体空间格局的重要依据。以老东街为依托形成荫城古镇的商业文化轴线,由古镇中心广场向东展开,串联着三圣堂、全神庙、眼光奶奶庙等重要的人文空间。

将古镇南北轴线向北延伸,延轴线布局荫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带,形成北部新镇区的公共中心。依托整个南北轴线,形成“大云寺—古镇中心广场—古镇北入口广场—滨河绿地开敞空间—新镇区中央绿地—北部农田景观”的空间序列。将古镇东西轴线向东发展,形成文化休闲服务区,与原古镇形成一个整体,增强荫城镇旅游服务水平,同时确保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发展。

7.街巷格局的保护和延续

街巷格局承载了古镇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构成了古镇的基本骨架。荫城古镇的街巷格局主要形成于明清及民国时期,大部分街巷保留着历史的名称,包含着历史文化信息。大云路、老东街等都是荫城古镇重要的历史街巷,其街巷走向顺应山地地形,旧时的商铺寺庙祠堂等重要历史空间都沿街而设,形成丰富的景观特色。

结合街巷空间保护和延续,结合步行街道体系构建古镇空间文化网络。通过疏通、织补、延续等方式,保护荫城古镇在历史上形成的街巷格局,有组织地、系统地串联起古镇中的各个历史建筑、公共空间及文化景致,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价值。未来整个古镇区域作为步行区,以大云路、东街、西街、老东街作为内部主要步行路,进行交通管制,有条件地限制机动车进入。柴家巷、红庙路、当铺讫廊、后窑路、牛坡等部分街巷作为步行次干路,其余赤家巷、后讫廊、东讫廊、西讫廊、西庵坡等小巷作为步行支路,限制机动车通行。主要步行路连接作为镇区交通主干道的复兴街,并沿复兴街南侧靠近古镇区入口广场附近设置集中停车场,整个古镇区步行体系通过复兴街与镇区整体道路交通体系相衔接。

文化网络的建立以及步行为主的交通组织方式,不仅有利于古镇历史街巷的整体保护,解决了传统街巷空间尺度与现代交通空间需求之间的冲突,还营造出慢行、宜居的古镇生活氛围,为居民提供日常步行休息的文化空间,未来还可与古镇旅游的线路设计相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