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纳入旅游规划和开发等涉及旅游发展重大事宜的决策和执行体系中,古集镇村落原住民群体自愿民主地介入当地旅游发展过程中,关注并满足居民自身发展需求,不但有利于增强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原生态性,居民通过参与旅游业从中获取经济效益,为自觉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提供经济动力,也有利于居民对本土文化价值科学认识和重新评价,从而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使旅游负面影响最小化,推动古村落和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特定文化环境中,充分强调历史文化遗存的持有者的参与及其利益表达,推动文化遗产旅游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相关非政府组织(NGO)、民间机构和志愿者等也以适合方式介入保护工作,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身份认同,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预期效果,并得以长久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和古集镇村落在城市化过程中加快衰落的背景下,滋生并发展于民间的原住民主体性、文化自觉和民间力量的热情是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力量,故而要真正调动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整个文化遗产聚落参与的积极性,使历史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地方文化传统是维系地方文化生态的重要力量,是地方社会良性运行的精神保障,古集镇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能缺失传统记忆,这就要求恢复和重建地方文化传统。地方文化及生活传统的重建既保留传统底色,又具有现代新鲜元素,要符合地方文化生态法则与历史地脉的内在逻辑。这种重建既要接续地方历史传统、找到地方历史文化源头与发展逻辑,也要重视当代地方文化生态环境,使重建的地方文化传统具有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适应性与延展性。地方文化及社会传统的重建应遵循文化与社会宽容原则,秉承文化共享和社会和谐的精神,推动文化及社会空间的恢复与发展。(www.daowen.com)
在古集镇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及社会重建过程中,文化景观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着文化传递、文化空间和文化表达,以及由此形成的认同感和历史感的重要功能。文化景观产生与传承的时间性和历史性、不断演化的传衍性和流动性、存在于特定文化空间的生态性,以及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对已经破碎的地方文化传统重建起到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