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由地域社会结构、经济形态、宗教信仰、传统民俗等决定,在历史上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并在此地域及以后的历史发展中遗传并积淀下来。“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造就一方社会。”差异性是地域文化的基础,动态性是地域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资源风水、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中原文化、三秦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根据1998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域文化丛书》,中国可划分为八桂文化、八闽文化、巴蜀文化、草原文化、陈楚文化、滇云文化、关东文化、徽州文化、江西文化、荆楚文化、两淮文化、岭南文化、陇右文化、齐鲁文化、黔贵文化、青藏文化、琼州文化、三晋文化、三秦文化、吴越文化、西域文化、燕赵文化、中州文化等地域文化区。
“我们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创造了我们。”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影响下,古集镇村落的格局与风貌也必然存在差异,如在以徽商文化、宗族文化、新安理学文化等为代表的徽州文化影响下的西递、宏村等古村落往往以祠堂为中心,注重村落水口的处理,布局完整有序,民居多以天井为中心形成内向院落,粉墙黛瓦,建筑精于雕镂装饰。在以海洋妈祖文化、八闽方言、八闽戏曲等为代表的八闽文化影响下的闽南客家塔下村、田螺坑村,则以土楼、吊脚楼依山就势,形成村落布局,往往缺乏村落的中心,宗祠布置在土楼内部,甚至有些一栋土楼就是一个村落。而在以皮影戏、黄土窑洞等为代表的三晋文化影响下的陕西杨家沟村,则以窑洞为主要居住方式,甚至形成了“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的地窨院村落。地域文化对传统村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筑风貌、文化理念、村庄布局、宗族文化等方面。
如湖洲村就鲜明地体现了庐陵地域文化。庐陵历史悠久,出了很多文化名人,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江西赣文化的重要支系。其精髓是“文章节义”,内容丰富,表现本地域的山水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科举文化、名人文化和民俗风情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湖洲古村自开基建村以来长期处于庐陵辖区之内,深受庐陵文化的浸染。
1.体现庐陵建筑特色
湖洲古村内的民居体现庐陵建筑特色。古庐陵地区的建筑,多半青砖灰瓦,鲜有白灰粉刷,显得较为古朴厚重,与周边自然山水融为一体,显得乡土朴素,古村落里的断壁残垣,彰显了古朴的质感。同时湖洲古村内至今保存有大量“土坯结构”的特色鲜明的乡土建筑,其风貌与古村质朴的环境相得益彰,是庐陵地域性文化的体现。(www.daowen.com)
2.体现庐陵“文章节义”的耕读文化
在文化理念上,湖洲村民尊崇耕读传家和文章节义,在辛勤劳动时不忘文学修养和内心的修炼,重科举、畅文学,文人著述繁茂。如习氏始祖习有毅,北宋时期官至吉州刺史。习嘉言,明水乐年间参与编修《宣德实录》《通鉴直解》。习振翎,清乾隆年间官至山西省布政使,著有《公余集》等。
3.体现庐陵宗族文化传承
古庐陵地区的村落历史久远,远祖自汉唐北民南迁、宋元以后士族定居,立足建村、同姓聚居,热衷于编修族谱、修建宗祠。如南阳邓氏(安福、吉水县)、江陵梁氏(渼陂)、渤海欧阳氏(钓源)、西河堂毛氏(吉水县八都镇)。他们聚族而居,崇文重教,兴办书院,极大促进了庐陵教育的发展、文风的兴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