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儒家思想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其核心是宗法和等级制度,认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都存在着等级森严的人伦关系,即宗法礼制。宗法礼制是以血缘为纽带、以等级为核心、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思想体系和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关系、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住居、城市营建制度的基础。如《考工记·匠人》中写道:“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由此可见,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根据城邑等级不同也有等级之分。宗法礼制在古集镇村落的营建中,主要表现在集镇村落空间布局和建筑的建造上。
1.村落空间布局的等级化
宗族关系在古代礼俗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人口众多的家族,宗祠可分为总祠、家祠,如分支再多,便在支祠下面设分祠。因此总祠的位置往往被首先考虑,即“君子营建宫室,宗庙为先,诚以祖宗发源之地,支派皆源于兹”。整个村落也多以总祠为发展重心,家祠围绕总祠外围分布,各支系族人则以家祠为中心居住,空间等级明显,空间布局在宗法礼制的影响下变得秩序井然。如世界文化遗产安徽宏村,以里门总祠为核心,家祠、分祠分布外围;另外汪氏族人大都在村落的中西部居住,占据河流上游位置,而村内的万、吴、韩等宗族则集中在村落的东侧居住,村落分区及各宗族在村落内的地位一目了然。又如湖洲古村是习氏聚居的宗族性村落,在村庄的内部空间布局与结构上,以宗祠为村庄发展的重心,向外拓展,构成了“主祠—支祠—家祠”的系统性布局结构。其中,习氏大宗祠位于古村东南角、沂江北岸,视野开阔。
从公共建筑及村落空间网格可以看出,村落内民居、支祠、书院等建筑基本与大宗祠朝向一致,且大宗祠与天府庙、常乐庵组成相对独立的空间,与两片集中的居住片区保持一定距离,凸显了习氏大宗祠在村落空间中的等级和地位,祠堂是“祭祖的圣坛,族人聚会的场所和执法的公庭,被视为关乎宗族命脉之所在,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www.daowen.com)
2.建筑布局体现伦理秩序
宗法礼制在建筑上主要体现在建筑布局、等级、样式上。我国古代将人分为“士、农、工、商”4个等次,与社会地位相对应的,其所居住的宅邸也有等级划分。宗祠、庙宇等公共建筑往往是村落等级最高的建筑,其体量最大、高度最高,装饰也最为丰富;次之为退隐官员的住宅(多为族中大户),“八字门楼”也成为“士人”之宅的代表,装饰丰富;再次则为普通民居,较为朴素。如湖洲村内,习氏大宗祠为等级最高的建筑,次之为花门楼、榜堂,再次之为普通民居。在建筑布局上,《礼记·曲礼下》记载:“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君子虽贫,不粥祭器;虽寒,不衣祭服;为宫室,不斩于丘木。大夫、士去国,祭器不逾竟。大夫寓祭器于大夫,士寓祭器于士。”以北京四合院形式为最典型,内仆住“倒座”,宅主人住正房居中,晚辈住两侧厢房,杂役住后院。家庭的长幼尊卑秩序在建筑的布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