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史记》品读: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问题

《史记》品读: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问题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扁鹊多次提醒,可齐桓侯固执己见,最后因病入骨髓,不治而亡。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果然,五天之后,桓侯生病,派人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走,桓侯不治身亡。在现代社会,医患关系十分紧张,部分医生医德不佳,不能充分为病人考虑,而病人对医生不信任,有时抵抗情绪明显,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犹如看病,不能等到病入骨髓时才想到就医。

《史记》品读: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问题

【题解】

扁鹊医术非常高明。他经过齐国,初见齐桓侯时,已看出他在皮肤和肌肉之间有病,但齐桓侯自以为是,不信扁鹊。扁鹊多次提醒,可齐桓侯固执己见,最后因病入骨髓,不治而亡。

【原文】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卷一百五,第3360页)

【注释】

①客之:把扁鹊当客人接待。②腠理:指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③寡人:古代君主的谦称。④退走:退出来跑开。⑤汤熨: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用热水熨帖患处以散寒止痛。⑥针石:用金属做的针和石头做的针刺入一定的穴位治病,指针灸。⑦酒醪:汁滓混合的酒。后泛指酒。⑧司命:神名,掌管生命的神。⑨无请:不再请求。

【品读】

扁鹊,姓秦,名越人,扁鹊是人们因为他医术高超而给予的尊称。他年轻时在别人家的客馆里做主管,有位客人长桑君到客馆来,扁鹊觉得此人不同凡响,经常很恭敬地接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般人。如此来来往往,一晃就是十多年。有一天,长桑君找到扁鹊,偷偷告诉扁鹊,他有秘方,因为年纪大了,想把秘方传给扁鹊,希望不要泄露出去。扁鹊答应了,于是长桑君从怀里拿出一种药,要扁鹊用草木上的露水送服,三十天后就能洞察事物了。然后又取出其他秘方,全部给了扁鹊。之后,长桑君就突然消失不见了。扁鹊按照长桑君的吩咐,服药三十天,结果他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所以他看病时可以看到五脏内所有的病症,只是以诊脉为名罢了。

扁鹊获得医术的过程或许是个传说,至于他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的技能,也是夸张的说法,但不论传说是否夸张,说明扁鹊的医术的确高明,堪称神医。

扁鹊经过齐国,齐桓侯把他当客人招待。扁鹊入朝去拜见,对桓侯说:“您在皮肤和肌肉之间有小病,不治疗将会加深。”桓侯很肯定地回答:“我没病。”齐桓侯自作聪明,以为扁鹊说他有病,是想拿没病的人来显示自己治病的本事,从而在他这里得到好处,显然他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过了五天,扁鹊再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到了血脉,不治疗会加深,桓侯很固执,坚持自己没病。又过五天,扁鹊见到桓侯,发现病已在肠胃,但桓侯还是不治。又过五天,扁鹊去拜见桓侯,远远望见他就退出来跑掉了。桓侯疑惑不解,派人去问扁鹊原因。原来是桓侯的病已经进入骨髓,此时即使是掌管人命的神仙也无能为力,所以他没必要再去劝桓侯治病了,意思是桓侯离死期不远了。果然,五天之后,桓侯生病,派人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走,桓侯不治身亡。(www.daowen.com)

《史记》中的这一段和《韩非子·喻老》所记基本相同,但齐桓侯在《韩非子》中是蔡桓公(侯)。后人推测,扁鹊所见应该是战国时期齐桓公田午。韩非引述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不是为了证明扁鹊的医术高明,而是借此事阐释《老子》第六十三章,说明任何大事都起源于小事,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在问题的初始阶段就尽量解决,不要拖延到无可挽回时才处理。

扁鹊与齐桓侯的关系最直接的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齐桓侯最后的死亡,不是因为讳疾忌医,而在于他对医生不信任,不认为自己得了病,假如最初他听从扁鹊的意见,就不会死了。在现代社会,医患关系十分紧张,部分医生医德不佳,不能充分为病人考虑,而病人对医生不信任,有时抵抗情绪明显,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出现这种局面,医患双方都应该反思。

此外,这则故事提醒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自作聪明,固执己见,当听到不同意见时,要学会反省,勇于面对。

扁鹊后来到秦国去,秦国太医知道扁鹊的医术胜过自己,因而心中嫉恨,派人刺杀了扁鹊。所以司马迁最后说:“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故扁鹊以其伎见殃……”

古代有一种思想,是把“治病”与“治国”相比,《国语·晋语》中记载了秦国名医医和的一句话:“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意思是最上等的医生医治国家之病,次一等的医生才给人看病,这本来就是医生的职责。唐太宗李世民也认为“治国如治病”,刚痊愈的时候,还要仔细护理,不能放纵,否则病再复发,就无药可救了(《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三)。唐太宗时期,唐朝初建,虽然海内安定,但距隋末天下大乱之时并不遥远,李世民和众多大臣都是亲身经历者。在他们眼里,初建的大唐帝国犹如大病初愈的病人,正需要好好休养生息,皇帝和大臣都要尽心竭力治国安邦,决不可有一丝马虎。魏征非常赞赏唐太宗的态度,说:“天下安定,并不是我最高兴的,最高兴的是陛下能够居安思危。”

无论是医和、唐太宗,还是范仲淹,他们都把国家类比为人的身体,人会生病,国家也会出现问题,君主和大臣要善于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犹如看病,不能等到病入骨髓时才想到就医。

【扩展阅读】

导言:《史记》在扁鹊见齐桓侯后,有一段议论,但不确定是来自扁鹊还是司马迁所撰,其中提出了“六不治”原则: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早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卷一百五,第21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