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养卒救赵王,燕将囚之,厮养卒为公说燕,攻占数十座城,自立赵王

养卒救赵王,燕将囚之,厮养卒为公说燕,攻占数十座城,自立赵王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一名炊事兵前往燕军,说服燕将放回了赵王。燕将囚之,欲与分赵地半,乃归王。有厮养卒谢其舍中曰③:“吾为公说燕,与赵王载归。”武臣率军攻占了数十座城,自立为赵王,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燕将自以为问题的答案太明显,所以脱口而出,而炊事兵的回答和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炊事兵没有把张耳、陈余和赵王看作一伙儿的。张耳、陈余表面是在救赵王,内心却是想燕军杀死赵王。

养卒救赵王,燕将囚之,厮养卒为公说燕,攻占数十座城,自立赵王

【题解】

赵王被燕军囚禁,派使者交涉,都被杀死,张耳、陈余十分担心,但无计可施。结果,一名炊事兵前往燕军,说服燕将放回了赵王。

【原文】

韩广至燕,燕人因立广为燕王。赵王乃与张耳、陈余北略地燕界。赵王间出,为燕军所得。燕将囚之,欲与分赵地半,乃归王。使者往,燕辄杀之以求地。张耳、陈余患之。有厮养卒谢其舍中曰:“吾为公说燕,与赵王载归。”舍中皆笑曰:“使者往十余辈,辄死,若何以能得王?”乃走燕壁。燕将见之,问燕将曰:“知臣何欲?”燕将曰:“若欲得赵王耳。”曰:“君知张耳、陈余何如人也?”燕将曰:“贤人也。”曰:“知其志何欲?”曰:“欲得其王耳。”赵养卒乃笑曰:“君未知此两人所欲也。夫武臣、张耳、陈余杖马箠下赵数十城,此亦各欲南面而王,岂欲为卿相终己邪?夫臣与主岂可同日而道哉,顾其势初定,未敢参分而王,且以少长先立武臣为王,以持赵心。今赵地已服,此两人亦欲分赵而王,时未可耳。今君乃囚赵王。此两人名为求赵王,实欲燕杀之,此两人分赵自立。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灭燕易矣。”燕将以为然,乃归赵王,养卒为御而归。(《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第二十九》卷八十九,第3109页)

【注释】

①略:掠夺。②间出:空闲时私自外出。③厮养卒:裴骃《〈史记〉集解》引韦昭曰:“析薪为厮,炊烹为养。”大致相当于炊事兵。④若:你。⑤燕壁:燕军军营的墙壁。⑥马箠(chuí):马鞭。⑦参:通“三”。⑧持:维持稳定。⑨易:看轻。⑩左提右挈:相互扶持,左右辅佐。⑪御:驾车。

【品读】

张耳、陈余都是大梁人,陈余比张耳年轻,所以就像对待父辈一样对张耳,两人成了“刎颈交”,也就是生死之交。秦灭魏国后,重金悬赏捉拿二人,他们逃到了陈(在今河南省东部)。陈涉起兵反抗暴秦,经过陈,张耳和陈余去拜见陈涉,陈涉早闻他们的大名,见到他们很高兴。陈涉自立为王后,陈余请求派他率军向北攻占赵地,陈涉同意,但武臣为将军,张耳、陈余为校尉,率领三千人去攻占赵地。武臣率军攻占了数十座城,自立为赵王,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陈涉知道后,大怒,但为了借助他们的兵力,也只能同意,并派使者祝贺,令赵王派兵向关中进军,而张耳、陈余认为,武臣为王,并非陈涉愿意看到的,一旦灭掉秦国,他就会攻打赵国,所以不能出兵。于是赵王接受他们的建议,派韩广攻取燕地,李良攻取常山,张黡攻取上党。(www.daowen.com)

韩广到燕地后,被燕人立为燕王。这估计是张耳、陈余没想到的,所以他们与赵王率军向北进攻燕地的边界。此时,天下大乱,占有一方土地者都想自立为王,韩广和武臣都一样。赵王私自外出,但遇到了燕军,被抓了,燕军以此要挟,想分走赵的一半领土。派往燕军的使者全被杀了,他们只要求割地,没有谈判的机会。张耳、陈余一筹莫展,没有好的办法。可就在另一处,一个炊事兵扬言他能说服燕军,与赵王一同驾车回来。毫无疑问,他被其他人无情地嘲笑,因为去的使者有十多批,都是有去无回,一个小小的炊事兵怎么可能迎回赵王?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他果真去了燕军,见到燕将,问了三个问题,第一、第三个问题都指向赵王,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燕军如何评价张耳、陈余的,最终的指向和其他两个问题相同。燕将自以为问题的答案太明显,所以脱口而出,而炊事兵的回答和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炊事兵没有把张耳、陈余和赵王看作一伙儿的。相反,他们实际上是相互对立的,他分析的出发点是个人私欲:武臣、张耳、陈余本来同为臣子,他们都有称王的野心,谁也不愿意终身只做卿相,主与臣之间的差异不可同日而语,之所以他们没有三分为王,是考虑到局势刚刚稳定,暂且让年长的武臣为王。现在赵地已经顺服,张耳、陈余正打算分赵地称王,结果燕军恰在此时囚禁赵王,反而无形之中帮了他们的忙。张耳、陈余表面是在救赵王,内心却是想燕军杀死赵王。如果真的这样,对燕军大为不利,因为一个赵王都轻视燕,何况两位贤能的赵王互相扶持,再以杀王的罪过为借口,肯定会灭燕的。燕将听完他的话后,觉得有道理,放了赵王,炊事兵就驾车载着赵王一起回去了。炊事兵很机智,说话有技巧,他使自己站在燕军的立场考虑问题,也就是所谓“换位思考”,把双方敌对的意识取消,燕军在心理上就更容易接受他的意见,继而晓以利害,说明如果不放赵王的严重后果。

整个说法看似有理,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存在不少问题。首先三人都要称王只是猜测,其次是假设张耳、陈余称王会比武臣更难对付并且他们一定会互相扶持。这些都只是一个炊事兵的推测,而燕将却相信了,关键在于炊事兵的话符合燕将的心理预设,所以他没有去想三人都称王不仅不会增加赵的实力,反而可能使赵的力量分散,三王或张耳、陈余之间说不定还会起矛盾,等等。当时的形势是燕的实力不如赵,对于赵有畏惧的心理,再者张耳、陈余是有名的贤士,也给了燕军不小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听说燕军囚禁赵王实际是在帮张耳、陈余,赵不仅不会被削弱,还可能更强,燕将出于自身利益,也就只能放了赵王。

历史是由人物和事件构成的,史书中记载的多是一些大人物,特别是中国的正史,被认为是帝王将相的家史,因此,应该明白历史记载不等于历史本身。当然,历史记载是通向历史的必经之路,舍去记载,我们将一无所知。这个炊事兵是幸运的,他以聪明智慧让自己进入历史,尽管后人并不知道他的姓名,在《史记》中的其他地方也没有再提及他,估计后来没有其他作为。司马迁在《张耳陈余列传》中记载这件事,目的是为了突出二人的贤能,“其宾客厮役,莫非天下俊杰”,主公就可想而知了。但也说明即使是再贤明的人,也有办不到的事,而一些身份低微、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则会在关键时刻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扩展阅读】

导言:很多英雄人物并没有高贵的出身,都是从小人物开始一步步建功立业的。关羽在《三国演义》中是位大英雄,而他温酒斩华雄时,还只是一个马弓手。所以,当他提出要应战华雄时,就被袁绍大声呵斥,幸亏得到曹操的支持,关羽才有机会一显身手。

温酒斩华雄

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44~4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