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史记》品读:毛遂自荐的转折时刻

《史记》品读:毛遂自荐的转折时刻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此时,毛遂出场,他上前,向平原君自荐,希望凑足二十人之数。同行的其他十九人都暗笑毛遂。试想,如果毛遂不自荐,他可能就永远被埋没在几千人的宾客队伍之中,没有脱颖而出的机会。毛遂几乎是在质问平原君了。楚王自恃大国,看到毛遂如此无礼,自然不高兴,呵斥也就是必然的。

【题解】

秦军兵围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想与楚国联盟以解邯郸之围。平原君准备从宾客中选出二十位文武兼备的人和他一同去,但只选出十九位。这时毛遂自荐,凑足人数,二十人和平原君同赴楚国。最终,毛遂出色的表现使得赵国成功地和楚国订立了盟约。

【原文】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卷七十六,第2862~2864页)

【注释】

①合从:联合。②文:和平的方式。③索:寻找。④自赞:自荐。⑤备员:充数。⑥颖:此指锥子尖。⑦比:及,等到。⑧历阶:一步一层台阶。根据当时礼制,上台阶时,一只脚上到台阶后,还要另一只脚也到这层台阶,然后再上高一层。如果一步一层台阶就是失礼的表现,毛遂看事情紧急,就顾不得那么多,直接“历阶而上”。⑨舍人:战国及汉初王公贵人私门之官。⑩臣:使……臣服。⑪当:抵挡。⑫鄢郢:春秋楚文王定都于郢,惠王之初曾迁都于鄢,仍号郢。因以“鄢郢”指楚都。⑬夷陵:楚先王的坆墓,在今湖北省宜昌市东南。⑭社稷:此指国家。⑮录录:通“碌碌”,平庸无能。⑯相士:观察人才。⑰九鼎大吕:古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大吕,周庙大钟。

【品读】

长平之战,赵国大败,秦军兵围都城邯郸,情势非常危急,赵王派平原君赵胜出外求救,想与楚国联合。平原君准备从宾客中选出文武兼备的二十人和他一起去。这次出使楚国,意义重大,关系着赵国的生死存亡,因此人员选拔很关键。赵胜在数千宾客中仅选出了十九位,还差一位。此时,毛遂出场,他上前,向平原君自荐,希望凑足二十人之数。平原君对毛遂应该没什么印象,就问道:“您在我门下多少年了?”毛遂答道:“三年。”平原君又说:“贤能的才士处于世间,就好像锥子在布袋中一样,锥子尖会马上显现出来。您在我这里已经三年了,但左右的人从没称赞和谈论过您,我也没听说过,这说明先生没有过人之处,您不能跟我去,您还是留下吧。”平原君对毛遂很尊重,开口必称先生,然而平原君说的话中连用四个否定词“未有、未有、无、不”,可见毛遂的才能并不被平原君认可。毛遂接着平原君的比喻,回答说:“我是今天才请求处在布袋中的,假如使我早就在布袋中,不仅是锥子尖露出来,整个锥子头都会出来。”最终平原君还是答应毛遂和他一起去。同行的其他十九人都暗笑毛遂。(www.daowen.com)

毛遂的处境是大部分人的常态,因为绝大部分人不是天才而是普通人,在一个集体中,如果没有特殊的机缘,即使是才能出众,也不见得就会被人发现和重视,以至于一些本来可能有所成就的人最终却一事无成。而所谓机缘,不是天上掉馅饼砸在了谁的头上,这是需要自己本身具备较好的条件,并且敢于去争取才可能得到的,毛遂就是这样一个人。试想,如果毛遂不自荐,他可能就永远被埋没在几千人的宾客队伍之中,没有脱颖而出的机会。正因为毛遂抓住了机会,才会有后面彪炳史册的功绩,这不仅是他人生的转折点,更是为赵国转危为安做出了贡献。

平原君一行人到达了楚国,与楚王和大臣商议订立盟约,但从太阳出来一直谈到中午也没有最终定下来。十九人就让毛遂上,毛遂没有推辞,手握着剑,一步一阶地快速走上去,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两句话就能决定,今天从日出说到日中还没有决断,这是为什么?”毛遂几乎是在质问平原君了。楚王问平原君:“这位客人是做什么的?”平原君说是他的家臣。楚王一听,大声呵斥了毛遂。因为毛遂历阶而上已经是不合礼的,上来后又直接质问平原君,其实也是在质问楚王。楚王自恃大国,看到毛遂如此无礼,自然不高兴,呵斥也就是必然的。毛遂听到呵斥后不但毫无退让之意,还“按剑而前”,气势逼人,说话掷地有声。他首先指出,楚王当平原君的面呵斥他,是仗着楚国人多势众,可谓一语中的。然而,就算楚国人多势众,可是在十步之内,楚王的命却在他的手上。短短几句话就灭了楚王的嚣张气焰。“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一句又把无礼指向了楚王。继而以汤和文王为例,说明称王天下不是依靠士卒众多,而是能掌握时势发扬威力。楚国现在的情形是地方五千里,军队数百万,可以说拥有成就霸业的资本。但结果却被秦国的白起率领几万人连续三次打败,第一次攻取了都城,第二次焚烧了楚国先王墓地所在的夷陵,第三次侮辱了楚王的祖先。如此的失败致使秦国和楚国有百世的仇怨,赵国都感到羞耻,可楚王却不觉得羞愧。毛遂的话针针见血,直刺楚王的痛处,三败之说足以让楚王无地自容。一番话让赵、楚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本来平原君到楚国是临危受命,希望与楚联合抗秦,并请楚国发兵解邯郸之围,也就说是有求于人,因此对话中是处于劣势的。楚国则相反,以大国自居,有在上者的傲慢。毛遂使楚王的傲慢瞬间崩溃,从楚国的耻辱中指出楚国也不是秦国的敌手,必须和赵国联合。所以毛遂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把人助己变成了己助人。再补上一句“吾君在前,叱者何也?”就显得义正词严,不容辩驳。司马迁对当时场景的描绘极其生动,仔细品读,人物的形象神态甚至语气都能感受到,如今读来,依旧如在目前。

楚王听完,变得很谦卑了,连声应答,认可了毛遂所说,对毛遂也改口称“先生”。如此一来,双方订立盟约也就水到渠成。订立盟约有一定的仪式,楚王、平原君、毛遂歃血结盟,毛遂左手拿着盛血的铜盘,右手招呼另外十九个人,让他们在堂下歃血,还说:“各位碌碌无为,都是依靠别人,坐享其成的人。”这段的结尾和上段形成了对比。当毛遂自荐时,十九人都在暗地里嘲笑他,当现在因毛遂才得以成功订立盟约时,毛遂对他们还以颜色,从其动作“招”到语言都带有轻蔑的意味。

平原君回到赵国,反思了他对人才观察的不足,充分肯定了毛遂的贡献,以毛遂为上客。之后,楚国派春申君率军救赵,魏国信陵君也前往救赵,但邯郸已经非常危急,平原君采取李同的建议,把自己的家财全部赐给了士兵,得到死士三千人,李同率领三千死士与秦军大战,秦军后退三十里,恰好楚、魏的救兵也赶到了,秦军只好撤退,邯郸终于转危为安。

【扩展阅读】

导言:像毛遂这样的才士在春秋战国时代有很多,他们凭借个人的智慧与辩才为所在国家取得利益,其力量有时还超过军队,即平原君所谓的:“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唐雎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秦灭魏后,又想以“易地”的名义吞并安陵,安陵君不答应,但秦国强大,一旦起兵攻打,安陵根本不是对手,于是就派唐雎出使秦国,唐雎不辱使命,保住了安陵。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战国策·魏策四》卷二十五,四部丛刊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