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它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书法是中国美学的重要图腾。林语堂说:“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艺术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5]
作为早期文字的甲骨文和象形字,以及稍后的大篆(籀文)、小篆,已具有对称、均衡的特点,以及用笔(刀)、结字、章法的一些规律性因素。在线条的组织,笔画的起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的意义。后人所谓参差错落、穿插避让、朝揖呼应、天覆地载等汉字书写原则,在甲骨文上已经大体具备。
秦代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李斯的小篆,笔画均匀,圆浑遒健,沉着舒展,蕴含着雄强浑厚之气。汉代隶书结体方正,具有充实、丰满和劲利之美。秦汉时期,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都已相继出现,奠定了后代书体的基础。
唐怀素《自叙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魏晋时期,书法迎来了它的成熟期。出现了“书圣”王羲之。他的书法自由潇洒,或宛如游龙,或翩若惊鸿,正是个人审美意识寄托于字体、笔意、结构、走势的结果。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之子王献之,更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自由精神,将行书发展为今草。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一笔书”为书法史一大贡献。草书一旦成为世风,书法便由实用为主转为艺术为主了。
隋唐的书法艺术是中国书法史上盛况空前的时代,擅书之人层出不穷。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史称“初唐四杰”。他们的书作具有典型的晋隋风骨,但又各具情态。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极大地推动了初唐时期书法创作的繁荣。颜真卿、柳公权书作法度森严,神完气足,但又各有特色,人称“颜筋柳骨”,具有典型的唐楷风范,其影响深远。张旭、怀素是狂草大师,书作笔意奔放,气势连绵,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艺术境界。
宋元书法家转向以书法抒发个人的情感意趣,强调书法创作的个性化和独创性。出现了“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頫等名家。宋朝书法尚意,重哲理性、书卷气、风格化、意境表现。“宋四家”力图在表现自己书法风貌的同时,凸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使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并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元朝书坛的核心人物是赵孟頫,他的书法“温润闲雅”“秀研飘逸”,他所创立的楷书“赵体”与唐楷之“欧体”“颜体”“柳体”并称“四体”,成为后代临摹的主要书体。(www.daowen.com)
由于明代书、画家集于一身的现象较前代更为突出,以及作品的样式日趋成熟,故而明代书法“尚姿”的风气更浓。明代后期徐渭、董其昌、黄道周、张瑞图、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人的书法,在书法艺术的个性化、书法作品形式感上,都有十分可贵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清代书法分为帖学与碑学两大发展时期。晚明的帖学进一步光大发扬,书法家们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力图表现出新面貌,或以淡墨书写,或改变章法结构等。另一方面,金石出土日渐增多,士大夫从热衷于尺牍转而从事金石考据之学。学碑才渐渐成为清朝书坛的发展主流。当时的书家纷纷用碑意写字作画,达到了尽性尽理、璀璨夺目的境地。
【注释】
[1]浙江省文管会等:《河姆渡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浙江省文管会等:《河姆渡遗址第二次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0年第5期。吴玉贤:《河姆渡原始艺术》,《文物》1982年第7期。
[2]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5页。
[3]龚书铎总主编,王育济等著:《中国文化发展史》宋元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261页。
[4]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282、284页。
[5]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28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